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德国文化遗产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德国,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摧毁至柏林围墙倒塌,以及东、西德在几年内完成统一,在在展现这个国家与子民的意志力,赢得世人普遍的正面评价。

德国至今有三十一座遗迹受到联合国文教基金会人类遗迹协会的青睐,列入瑰宝之林,充分展现文化的丰富,让我们透过作者精彩的摄影作品和省思的文字,近距离地欣赏这个古老国度里的文化遗产,重新认识这个自瓦砾中再度站起来的国家,并且更珍惜自身的文化,朝向更宏观的未来迈步前进。

内容推荐

中世纪以来,德语以及德意志罗马帝国就已经存在,但直到十九世纪末,德意志帝国成立后才建立现代民主国家。继《走进一座大教堂》、《法国文化遗产之旅》之后,作者以《德国文化遗产之旅》为“欧洲三部曲”划下完美的句号。本书选定几处文化遗迹,试图为复杂的日耳曼历史勾勒出清晰的轮廓。

目录

德国地图 德国瑰宝清单

作者序

前言

亚琛及科隆大教堂

特里尔

维尔茨堡主教宫

布吕尔宫殿

吕贝克

忘忧宫

施派尔大教堂

班贝格

奎德林堡

戈斯拉尔

魏玛

后记

试读章节

艺术无国界

在一篇短短的文章里,我实在不愿意像教科书般引经据典地描绘每一处细节。身为中国人,我却相当敬仰这些德国的天才大师们,他们能在混沌不清的历史洪流中,以自己的才情,配合着当时的艺术潮流,为后世人刻画出如此清晰动人的作品。

说好只准拍摄三小时的工作,却被我延伸至六个钟头。为了把握时间,我连中饭都省略了。黄昏时,当我和导游又饿又累地瘫在宫前喷水池旁,内心仍为眼前所见而感到激动,无法平息。我仍记得,为了增强曝光,工作人员破例为我拉开室内厚重的窗帘,将光线引进房间后,巴洛克、洛可可繁复又不失高雅的装饰,绚烂得令人不敢直视。能与主教官内伟大的艺术精品如此亲密地接触,内心岂是感激或荣幸堪以形容?

我不禁想起早晨对维尔茨堡宫主讲的话:“我尊敬你维护遗迹的苦心,但艺术是属于全人类的,我相信营建主教宫的前人,肯定会欢欣地对异国子民开放,以亲近欣赏它的风彩,进而体会文化艺术的美好!”难缠的宫主这时将行政官印一盖,我就如神游太虚梦境般。而那经由艺术洗礼的美好感觉,此刻却仍震慑我心,教我无法自已,久久难以回神。

维尔茨堡观光局新上任的媒体经理,是位道地的乡下姑娘,她在我抵达后的某个周日傍晚与我约在旅馆大厅见面。受限于天气,我趁着仅有的阳光工作,当约会时间逼近时,我不情愿地放下工作,气喘吁吁地对她说:“新闻资料给我,晚饭就免了!”没想到她回答:“你总是要吃饭啊!”当时身着短裤的我再问:“我需要换衣服吗?”这位美女竟不讲话,只是不安地看着地板。“我十分钟内换好衣服就下来……”

维尔茨堡的传统美食与美酒真是人间极品,微醺中,我觉得若只是为了工作而错过这个约会,日后,我将不会原谅自己。

用完餐,她陪我前往主教宫前拍夜景,在极有情调的古迹巷道中,我不知如何报答她,便献殷勤地唱了《窈窕淑女》里的一首情歌。当我陶醉地展喉高歌时,这位美女竟害羞地从我身边像触了高压电般跳开,她吓坏地说:“天啊!我们德国人绝对不会在街上高歌,明天全城都会因为一位东方人为我唱情歌而在背后指指点点。”街灯与美酒的迷蒙,让我隔着街一路尾随她,继续唱:“我不在乎路人对我的观看,因为我就在这条你住的街道上……”真是恰巧又有趣。

观光局小姐的矜持和夸张外放的巴洛克形成对比,我相信在巴洛克巅峰时期,这位姑娘应是金碧辉煌场景中一位不起眼的旁观者,绝对不敢乱有自己的主张;而我,在那幽静的巷道中,反而像极了主教官里那些矫情作态、奔放无比的巴洛克雕像。两相对映,不禁莞尔。

P66-67

序言

您可能曾听过有关德国的很多事。例如,德国人一丝不苟、相当负责任的民族性,以及对品质讲求尽善尽美的工作态度等等。

您当然也不会不知道,这个古老的国家在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全国没有一座能通行的桥梁,甚至所有著名大城小镇遭损毁的部分,都得以高达百分之六十甚至百分之百的面积来计算,整个国境几成一片焦土废墟。

那个时期的德国何止悲惨堪以形容?就连战后所兴起的存在主义,其中所弥漫的虚无悲凉,都不及日耳曼境内万分之一的真实情景。然而,这个国家自瓦砾中再度站了起来,甚至在极短的时间内再度获得世人的尊敬,更让人跌破眼镜的是,就在二十世纪末,分隔了近半个世纪的东、西德,在柏林围墙倒塌后,不消几年的时间就统一起来,甚至排除万难地还都柏林,德国的决心与意志力再度令世人刮目相看。

世界各国对德国的态度,带着复杂的情绪,犹如“剪不断、理还乱”的德国历史。虽然中世纪以来,德语以及德意志罗马帝国就已经存在,但直到十九世纪末,德意志帝国成立后才建立现代民主国家。为此,若想以中国大一统的思维来理解德国历史,非但是件吃力的事,而且行不通。还好德国境内留下了不少源自各时期、或已修复的历史文化遗迹,这一座座被联合国文教基金会钦定的文化遗产,为世人保留了来自那个时代清晰的文化面貌。

本书选定几处文化遗迹,试图为复杂的日耳曼历史勾勒出清晰的轮廓。例如:第二章的特里尔古城是德国境内最古老的城市,城中建立于纪元前后的罗马城门、大会堂依然是气势惊人。罗马帝国结束,西欧进入宗教时代,日耳曼境内建立了一座座伟大的宗教建筑,第七章所提到的施派尔大教堂就是全球最伟大的罗马式教堂。而第一章所介绍的科隆大教堂及亚琛大教堂更是漫长世代的佼佼者,前者是德国境内最著名的哥特建筑。也是全球第二大的教堂,而建于八世纪的亚琛大教堂,更是西欧中世纪最伟大的查理曼大帝的皇家加冕教堂。

查理曼大帝逝世后,统一的帝国再度分裂,种种机缘成就了日耳曼另一座名城——奎德林堡的诞生。统御于此的皇帝创立了“日耳曼”的概念,使得这座古城被尊为德国历史的发源地,有关这城市精彩的点点滴滴是我们第九章的主题。

直至十九世纪拿破仑入侵日耳曼之前,德国许多独立的邦国仍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这些具有选举皇帝权力的王子主教一如同时代的选帝侯,在他们的领地内建立了一座座美轮美奂的宫殿。第三章的维尔茨堡主教官、第四章的布吕尔宫殿和第八章的班贝格城,都是这个时期的伟大代表。

在诸侯、大公统御及政教不分的国度中,还有一种被皇帝赐予、拥有行政特权的“自由城”。位于波罗的海海滨、中世纪著名的汉萨同盟首脑城市吕贝克和盛产银矿的戈斯拉尔,分别于第五和第十章介绍。十八世纪,当德国准备进入现代之时,北方强权、后来进而统一德国的普鲁士帝国最伟大的明君腓特烈大帝更在柏林近郊波茨坦为自己留下明艳的记号一忘忧宫,这座深受大众喜爱的鹅黄色建筑和花园,是日耳曼境内最伟大的洛可可建筑,将于第六章登场。而在普鲁士尚未南下时,位于前东德境内的魏玛共和国则是本书的最后一站,这座与德国近代历史有密切关系的城市成为最后一章,应该不只是巧合。德国境内的文化遗产除了内涵丰富,连景观也相当漂亮,读者可透过本书的图片稍加领略。

光从前言这样的导览,我们就会知道日耳曼历史何其复杂,正因如此,日耳曼境内会产生众多至今仍对世界有深刻影响力的知名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宗教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应是不难理解的。

最后,我特别要强调,此书有许多首次出现在中文书籍中的内容,若有疏漏或不完善的地方,还请行家指正包涵。  在本书付梓前,当我陷入为成本效益感到不值的情绪中,又突如大梦初醒般猛然惊觉:能够身为一位文化传递者,是相当荣幸与可贵的,我应该感谢上帝和那么多好心人给了我这么伟大的机会。

后记

《德国文化遗产之旅》是我在积木文化出版有关欧洲遗迹系列的第三本书。在此之前分别是讲述西欧哥特建筑的《走进一座大教堂》以及有关法国文化瑰宝的《法国文化遗产之旅》。为此,我自恋地把《德国文化遗产之旅》视为“欧洲三部曲”的最后一本。

当然这不会是我欧洲题材的最后著作,而是我已感觉到,若继续经营欧洲专题,在这讲究快、多、炫的网络时代里,非得为自己重新寻找定位与新视野不可。

这三本书先后出版,而我的观念却在急速变化的环境中受到了严格的考验,尤其是这本《德国文化遗产之旅》里有相当的文字是在台湾完成的。说来有点讽刺,我在《走进一座大教堂》的后记提到了经由西方文化的遗迹,更让我对自身文化的肯定与尊敬;在《法国文化遗产之旅》的后记进而提到了有关民族自信心的议题,我甚至为书中某些感想而鸣鸣自得,自以为是。而这本《德国文化遗产之旅》呢?在台湾待了相当时日后,我竟变得无话可讲。

台湾从来没有像这几年如此的沮丧、虚无,尤其是文化生态的丕变教人心寒,明明是来自同一个文化体系,说着同样的语言,读着一样的古籍,甚至有着一样的思维,却在可恶政客及肤浅媒体的运作下,我们竟然像得到慢性病般地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目标的生活环境里?我甚为类似“全民英捡”之类的政策感到不可思议!

当自己所处的文化认知已变得摇摆不定,衍生出庞大的不确定感时,这些超越表面猎奇、深度探访其他文化结晶的书籍,将会失焦而变得没有什么意义,充其量,它们只能成为服务特定阶层的高级旅游指南,美则美矣,却无足轻重!

我曾怀抱着极大的热情,以自己的文化陶成探访这些欧洲遗迹(得感谢父母辛苦一辈子所换来的经济实力帮我铺了这条路),借由西方文化遗迹的丰富来激励我们对自己文化的认识与珍惜。但当我越深入越有心得之时,竟发觉自己的环境越来越不堪——除非我能像大多数人将许多讨人厌、无力感的事情和无用资讯关在门外,自以为是地生活。光是能做到这一点,这种将就却没有目标的日子,应该一样没有乐趣吧?

我出生、成长于台湾最美的城市——台南。当我热切报道欧洲遗迹时,竟发现自己家乡天后宫里面那尊妈祖娘面临变形般的整修,真是令我愤怒。拥有什么样的生活及文化环境,应该由我们自己决定。这本《德国文化遗产之旅》献给可爱的德国朋友,他们自瓦砾中拯救出遗迹,且不遗余力地维修、呵护并推广,着实令我这同样有无数遗迹、泱泱大国的炎黄子孙,无限钦羡。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德国文化遗产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范毅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三联书店
商品编码(ISBN) 9787108029614
开本 16开
页数 20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61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08-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国外游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51.67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28
170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1: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