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挂职干部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以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建设为背景。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官场小说,是一部切入视角独特,关注当下现实生活,以官场与土地、权力与人性、婚姻与情爱、颠覆与平衡、榨取与付出为较量内容的长篇小说,细腻展示了各阶层人物在利益与责任、背叛与信任等方面的内心冲突和道德意识,置多重矛盾与纠缠中解读人物的政治命运和生活质量,爱恨沉浮皆与泪水为伴。

内容推荐

一家国有资产数亿的大型石油企业,在西部承建一条千余公里长的水庙输油管线,途经三省九市三十八个县。作为这家大型企业的主管部门——北京集团公司下派了两名后备局级干部肖明川和郭梓沁来到水庙管线挂职锻炼,两个人的入职角色都是承包地段的土地协调员。

肖明川和郭梓沁是正处级干部,在北京时,两个人虽说同在一个办公大楼里,但彼此并不熟悉。不过肖明川从一开始就感觉到了压力,担心自己会成为郭梓沁仕途上的“陪练”。郭梓沁的家庭有背景,他老爸曾经做过部级领导,京城内外都有“自己人”,这从郭梓沁当年由地方调入集团公司后的三五年发展上,就能看出关系的重要和厉害。离京赴任途中,郭梓沁独自绕道去了挂职那个省的省城,探望了一个在职的副省长,把父亲的一封亲笔信交到了副省长手中。副省长是他父亲的老朋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就在郭梓沁在水庙管线上刚进入角色的时候,后院起火了,已有外遇的妻子姚千仪,要他马上回来办手续。姚千仪是个性情女人,做着一家跨国公司的中方代理,过着中产阶级的优裕生活,因郭梓沁在生育上有先天性不足,所以她一直未能生育。郭梓沁无奈只得匆匆忙忙返回北京处理家事。姚千仪在心计上远不如丈夫郭梓沁,加之他们的婚姻早已成了死亡婚姻,郭梓沁没费多大事,就把闹事的姚千仪摆平了。返回前郭梓沁意外靠上了水庙管线项目部副总经理、土地协调领导小组组长韩学仁的大女儿,并在进一步接触中,为韩的大女儿去了一块心病,就是利用现成的关系,解决了韩大女儿的女儿的工作,这也是当初韩学仁欠大女儿的地方,由此郭梓沁抄近道贴上了老谋深算的韩学仁,为其日后在韩学仁那里得到多多关照埋下了伏笔。

在接下来与肖明川的同台竞技中,郭梓沁一路走红,在专车使用、招待费开支等一系列细小事宜上,开始了步步挤兑肖明川。他二人负责的协调地段,都在洪上县境内,郭梓沁仰仗着自己与韩学仁的特殊关系,巧立系列名目,从韩学仁手里弄来了60万元的土地二次补偿资金。有了这笔钱撑腰,郭梓沁在工作上就踢打开了,加之昔日得了那位副省长的关照后,他又先后交上了光阳市市委白书记和所在的洪上县县委书记任国田。而埋头苦干的肖明川,在土地协调工作中,由于没有地方关系和项目部的后续补偿资金支持,全凭一张嘴和责任心去对付地方官员和管道沿线被征用土地后再来找后账的农民,大小麻烦不断,有时人身安全也无法保障。有一次,肖明川被索赔的农民私自扣留,长时间关在土窑洞里。在工作上四处不敌郭梓沁的肖明川,倒是走了桃花运,结识了四仙镇卫生院院长詹弥,并与其发生了肉体接触。

郭梓沁凭借他的钻营能力和经济实力,在地方与企业之间,已经织出了一张角色人物之间的利益关系网,上下打点,一路走运,就算是遇到辖区内出现古墓时遇到村民哄抢、协调地段上的施工队里出了人命案子等棘手事件,他也能从容面对,左右周旋。这样一来,肖明川在土地协调工作中,处处遭人算计,每一步都走得别别扭扭,最终被郭梓沁不动声色地挤出了洪上县,被项目部抽调回去做了物资供应协调员,过去他在洪上县管辖的协调地段合并到了郭梓沁的手上。肖明川前脚一走,郭梓沁后脚就在韩学仁的暗中支持下,以发起人的身份,在千余公里长的管道线上,搞了一场村村同步放一场电影的送温暖活动,此举动静很大,各路媒体关注,剪彩那天,省、市、县相关部门领导,以及水庙管线项目部主要领导都光临了现场,郭梓沁收到了预期的造势效果。

屡屡受挫的肖明川,接手新的工作后,尽管情绪有些低落,但他并没有放弃努力,很快就从阴影里走了出来,并在四处奔波过程中,萌生了一个为昔日当土地协调员时管辖内的一个贫穷村子打水井、装电灯募捐工程款的念头。肖明川是从一村又一村里摸爬滚打出来的,他对贫困地区的农民,已经有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生存理解。然而当募捐款接近十万这个数额时,肖明川意外得到信息,说是他又被人涮了,他给募捐的那个村子,这会儿已经开始打井装灯了,县委书记任国田借给村子里一笔钱,将来他募捐到的钱要还给县里,也就是说他的募捐款,到时与村子里的水电无一点关系。

随着郭梓沁与县委书记任国田私人关系的逐步深化,郭梓沁在得到任国田各种利益关照的同时,也为任国田日后县返市积极走动。任国田早先是光阳市水利局局长,后来成了市委白书记与市长争斗的牺牲品,市长败阵离开后,任国田被白书记下放到了洪上县。郭梓沁把任国田带到了白书记家里,见面礼是贵重的出土文物陶罐。在接近女色方面,任国田胜于郭梓沁,这也是他任国田注定要倒霉的一个原因。任国田在洪上县发展了一个小情人,后来考虑到政治前途问题,任国田就把这个小情人拐弯抹角地送给了昔日以煤起家的本地富豪胡老板。胡老板也是靠着任国田的扶持,把煤生意由小做大的,吞掉了国有煤矿当上了股份公司的头号股东,县里一些职能部门的头头脑脑,在胡的公司里都有股份,至于说任国田,入的是干股,就是权力股,到时干分红利。然而,不曾想有一天胡的煤矿出了透顶事故,死亡二十余人,为了逃避法律责任,胡对上虚报了死亡数字,结果被人告发,引来媒体深究,事态一下子扩大,省市方面派来了联合调查小组。等到煤矿事件平息后,任国田虽说没有承担什么法律责任,但仕途却是终结了,被调回光阳市等待重新安排,而白书记后来依然是光阳市的白书记,说话依然管事,与郭梓沁仍然有往来,倒是煤矿胡老板至今下落不明。

新岗位上的工作,肖明川干得很费劲,甚至是一再出错,一台价值十几万美元的进口阀门,居然让人偷走了,急得肖明川欲哭无泪,乡里村里四处寻找,结果是四处碰壁,无奈就住到了乡上的一家小旅馆里等乡公安的消息。后来他自己掏腰包把那个阀门买了回来,花自己的钱解了自己的燃眉之急。

官场上,人的命运,往往由不得自己来回把握,有时善恶的积累程度,也会成为一个官人仕途的成败指数。就在郭梓沁挂职锻炼步步顺畅的时候,北京集团公司里的一个贪污腐败、侵吞国有资产案件烧到了他的身上。郭梓沁涉嫌贪污、洗钱、行贿受贿,北京方面秘密行动,让当时刚落脚水庙管线项目部考核两个挂职后备局级干部的集团公司考核领导小组负责人,以北京方面主要领导召见为由,不动声色地把肖明川和郭梓沁带回北京。

那一刻,接到被考核信息时,肖明川刚送料到某施工现场,而且他的车子还坏了,情急中不得不与就近的郭梓沁联系,搭他的专车回项目部接受考核。在奔往项目部途中,郭梓沁的专车,在一个干涸的宽沟里莫明其妙地抛了锚,司机修了一阵子没修好,就和郭梓沁去了沟上想办法,而肖明川则因为闹肚子,就蹲在了宽沟里解手。这时天气阴沉,空气潮湿,就在肖明川意识到可能有雨要来的时候,罕见的山洪,就从宽沟上方滚滚而来。站在沟上的郭梓沁,在这人命关天的时刻并没有见死不救,他跳进了宽沟,背起早已伤了脚的肖明川,不顾一切往沟上跑,算是把肖明川从死亡线上扛了回来。转天肖明川和郭梓沁随考核人员赶回北京,车子直接开到了集团公司设在顺义的培训中心,郭梓沁被双归。后来肖明川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不仅走出了困境,还得到了重用,当上了集团公司驻西部办事处筹备领导小组组长,也就是说,等到过渡期结束以后,他在工作以及其他方面要是不出什么差错的话,他就有望当上副局级的办事处主任。转年6月里的一天,肖明川心情异样地回到北京,听法庭对郭梓沁等人的终审宣判。

试读章节

1

装在裤兜里的手机振动了,郭梓沁大腿根儿一麻,侧身掏出手机。进来的这条短信息,是洪上县县委书记任国田发来的,问郭梓沁会开得怎么样了,郭梓沁回复说会还在开,不过不会误事。

今天的郭梓沁,看上去比往日更显利落,这可能与他刚剪了一头寸发有关。不过他的寸发,不是流行的那种勾边切角的板寸,他这头寸发,修饰得圆圆乎乎,多少有些雕塑的味道。此时郭梓沁右手攥着手机,绷紧斜插在桌子底下的两条腿,挺直横亘在桌面上的两只胳膊,使劲儿打了个哈欠。等一阵舒爽气从四肢上散出去,郭梓沁咬着牙根,往后一仰头,刚想把手机掖回裤兜,窗外就响起了密集的爆竹声,紧跟着又炸响了二踢脚,车西市东方宾馆三楼会议室的窗户被震得嗡嗡直颤,正在这里开会的人顿时精神起来,有人欠起屁股,有人抻直脖子,纷纷往窗外看去。

新开张的酒楼,就在宾馆对面,门两旁摆放着花篮,尽显洋洋喜气。

会议室里烟雾弥漫,气味已经不怎么好闻了,好在水庙输油管道工程土地协调工作碰头会,这时终于开到了主持人嘴边上,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土地协调员都坐不住了,就等着抬屁股去填肚子了。

会议主持人是水庙输油管道工程业主——北方石油运输局副局长、水庙输油管道工程项目经理部副总经理兼土地及物资供应协调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韩学仁。

韩学仁年近六十,身子拔直溜了,能给出一副中等身材,秃头顶,长条脸偏瘦,小眼睛,高颧骨,尖下巴颏儿。韩学仁是那种有主心骨的领导,人活得一向有根有叶,知冷知热,平时来了事儿,甭管大小和远近,他都会拿稳心态,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头绪撕扯出来,精心梳理,谨慎打发,功夫下到这份上,舌头在摆弄事时,就显得有章法有余地,乱方寸的苦头,自然也就会少吃一些。

韩学仁扭动着脖子,一眼扫下来,就把诸位拿到了眼底,将各路协调员扔在桌子上的一大堆问题,不慌不忙用舌头挑起来,三卷两拧,就把那些问题里的水分淋出去,着重强调了今后一个时期内土地协调工作中需要重视的几个问题。水庙输油管道工程是国家重点工程,也是振兴西部经济、造福老区人民的阳光工程。水庙输油管线全长一千多公里,途经三省九市三十八个县,工程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第三方监理制、内部质量监督制、主要领导问责制。管线的征地工作,早在管线开工前半年就画上了句号,现在的土地协调小组一干人,主要是干些回头护花的事儿。回头护花是句业内行话,是指由甲方出人出钱,在管线建设期间,协调各乙方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与地方政府,以及沿线农民因土地纠纷而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水庙输油管道工程项目经理部设在车西市,土地和物资供应协调领导小组的总部自然也安在了车西市,几十名土地协调员都有承包地段,这些人如棋子一样,码在了一千多公里长的管线上。

还有谁要打补丁吗?韩学仁问,转动的目光,把所有的脸都关照了一遍。项目经理部的领导,好管此类会议结束前与会人员的补充发言,或是我还有话要说之类的叫做打补丁。

长在那些脸上的嘴巴,这时都没吐出声来,韩学仁便不失时机地说,都不想打补丁了?那好,中午,我请大家在项目部食堂吃自助餐。

一听说中午要吃自助餐,一两张好事的嘴里就冒出了清汤寡水的嘘声,还有几个协调员凑在一起交头接耳,说自助餐有什么吃头,于是就串通起来嚷嚷,让洪上县的到宾馆对面新开张的酒楼请客。正在抻懒腰的郭梓沁一听这话,就本能地朝坐在那儿发愣的肖明川乜斜了一眼。

人们哄洪上县的请客,说自了就是冲着两个人发力——郭梓沁和肖明川,他俩现在是捆绑的合作伙伴。其实,肖明川刚才感觉到了郭梓沁斜了自己一眼,只是他没有拿目光去呼应。  郭梓沁从肖明川脸上没讨到合作反应,只好转着脖子,表情夸张地说,要说每月给的那点业务招待费,打发地方上的事还伸手不见五指呢,现在又要我和肖处孝敬你们,那好,我们就豁出去了,使劲挤一次牙膏,一人两大碗油泼面,不怕省事的,就来张嘴吧。

郭梓沁嘴上一稀松,立马招惹了那几张起哄的嘴二次围攻。

两碗面就两碗面,苍蝇还是肉呢。

你看看,一块儿坐坐,无非是想跟洪上县两位挂职领导多学点手艺,好把护花工作干好嘛,吃不吃烤乳猪鱼翅,喝不喝茅台五粮液算个啥嘛。

就算从你们那里搞点皮毛来,我们也能保保暖呀。

尿走前,屎走后,油泼拉面造粪冲,挂职领导出手重。嘴上没有把门的人,这就往粪坑边上推人了。

郭梓沁一脸怪笑,用眼角余光再次扫了肖明川一下,肖明川这会儿正在低头摆弄手机。

韩学仁见大家七嘴八舌,哄得要离谱,只得大声说,好,好好,你们就别借题发挥,隔着洪上县掐捏我这把老骨头了,对面,不是有酒楼开张了嘛,稍后我请大家过去吃个新鲜。

不等韩学仁话音落地,一个戴眼镜的协调员眉飞色舞,举起双手说,上下齐努力,共同去征地,征地不喝酒,人家扭头走,回家塔理狗,看你怎么愁。

韩学仁笑呵呵点指了一下戴眼镜的协调员,然后做手势招呼大家离开会议室,起哄的那些人这才收场,拍拍打打,嘻嘻哈哈往门口走。

肖明川的屁股到这时才离开椅子,蓝条格短袖衬衫内,并未发胖的身子一挺直,就把一米八五的高度标出来了,看着比在他周围晃动的脑袋明显高出一块来。此时他两只黯淡的大眼睛,盯着郭梓沁模模糊糊的后脑勺,好像还在回味郭梓沁刚才说过的某些话,某些话被他反复咀嚼后,觉得有股子陉味,心里就犯起了嘀咕,擦边球,又要搞什么鬼名堂?肖明川想,郭梓沁和自己一样,管洪上县的事已经有段时间了,可是他至今也没报过一次招待费,这很叫他费解,搞不明白郭梓沁平时请地方上的人吃吃喝喝玩玩乐乐,以及其他一些乱七八糟的应酬开销,这家伙都是怎么处理的?

在水庙管线上,每一个土地协调员(组),每月都有四千块钱的业务招待费,实报实销,节省不落个人腰包,超支也不添补,咔嚓一刀,就切在了这儿。今天一到车西,肖明川就报了一把票子,算下来赔了五百多。那会儿女出纳员递给他钱时,话有所指地说,肖处长,你怎么回事呀,月月报,月月赔本,你看人家郭处长,一次招待费也没报过。正在点钱的肖明川,心里别扭了一下,干巴巴地笑道,也许郭处长怕麻烦,到时一起报吧。出纳员一吐舌头,笑道,我好像听郭处长说过,挂职期间,他不会在项目部里报一分钱招待费。迈出财会室,肖明川心里依旧不舒服,琢磨着擦边球一直不报招待费,八成是在玩鬼把戏,名声的鬼把戏!哼,他有钱,这家伙不在乎钱,不在乎钱的擦边球,无非是想拿这点招待费搞名堂,这样在日后的挂职鉴定里,他就能给自己制造出一个闪光点。再一种可能,就是他跟乙方哪个施工单位搞明白了,人家把他的花销都包了下来。肖明川的心思在招待费上一拧劲,就本能地联想到了车的事,脸色越发不痛陕了。

水庙线上的土地协调员,或两人或三人都编成了组,一组一辆联络车,只有肖明川和郭梓沁的待遇特殊,这两个集团公司放下来挂职锻炼的后备局级干部都在跑单帮,而且是单独配车。当初给他俩配的车,虽说都是进口的原装车,但档次不一样,一台是4500沙漠王,一台是三菱吉普,这就难为了主管这事的韩学仁,本来都是一个级别的屁股,现在却面临不一样的待遇,这个时候你让谁的屁股发扬风格呢?左思右想实在没辙时,韩学仁只好当着他二人的面,硬着头皮点拨道,这两台车,其实你俩谁发扬风格,我都不好意思让你们的话落到地上。听了韩学仁这句嘴上不着急意思要结果的话,肖明川和郭梓沁还是不把正经话往地上搁,依旧像先前那样,在嘴头上你推我让。郭梓沁换汤不换药地说肖处你个子高,你适合坐沙漠王;肖明川则是穿新鞋走老路,说我身体比你结实,还是你坐沙漠王吧郭处,搞得夹在当中的韩学仁,再一次觉得这时冲哪个笑一下都累腮帮子。其实肖明川和郭梓沁也不想往下磨叽,假如韩学仁这时说,你坐沙漠王,你坐三菱吉普,车的事也就点到了句号上,可是韩学仁偏偏不在这个节骨眼上一锤定音,躲在一边只想当和事佬,弄得两个在嘴上推来让去的挂职干部也只能是往下磨叽,因为初来乍到的他俩,在坐什么车这件事上显得都很谨慎,谁都不想没深没浅一屁股坐到底。后来郭梓沁见韩学仁确实为难,于是就改变了策略,调侃道,韩局长,干脆,我跟肖处游戏一回,抓阄试试手气。说完不等韩学仁开口,也不等肖明川给出一个态度,就找来纸和笔,做好了两个阄,一手攥一个,伸过来让肖明川猜。被动中的肖明川,到这时就不好搪塞了,只能出手。肖明川手气不错,把沙漠王抓到了屁股下。郭梓沁笑道,肖处,该你屁股走运,你屁股想躲,都没地方躲啊。接下来闲聊时,多少有些疑心的肖明川,悄悄把手里的纸条,还原成小纸团,趁他俩不注意,与郭梓沁刚才扔到烟灰缸里的纸团调了包。事后,肖明川打开那个纸团一看,那上面也写着沙漠王,也就是说那会儿不论自己猜郭梓沁哪只手里的纸团,猜到的都会是沙漠王。肖明川就想不明白了,郭梓沁搞这个小动作,究竟要达到什么目地?这个谜团,虽说一时不好解开,可是那种让擦边球在暗处愚弄了一把的窝囊感觉,却是让肖明川尝得苦涩。

在会议室门口,戴眼镜的协调员用肩膀碰了一下肖明川,问道,肖协调,今天回去不?

肖明川躲闪着说,回不回去,中午也不跟你这个酒仙拼酒。

P1-6

后记

生命重返人间

——长篇小说《挂职干部》代后记

毫无疑问,生命重返人间,是指生命离开过人间,而生命离开过人间的界定词语,想来只有死亡二字。我的生命离开过人间,也就是说我的生命曾经死亡过——带着我手头上即将杀青的长篇小说《挂职干部》去过另一个世界。从这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这段路到底有多长,我没有距离概念,只知这是生命的一次意外出轨,无法抗拒。生命重返人间,历险的记忆与神经,思想与情感,在生死极限这个高度上被一股神秘的力量强行做了一次检索,这就使得现在的我,在看一些人和事时,冥冥之中就多出了一只无形的眼,很诡异,或许这就是生命的造化吧。还不仅如此,当再次面对我的《挂职干部》,我心里就有种别样的感激,这别样的感激包容了我的生死轮回,并且被我重返人间的生命滋养得灵透、柔韧、膨胀,它喷发的源头,我想一定就是生命的复活地带,目标指向这本书的责任编辑安然(黎云秀)女士,再一个就是我自己。

短暂的死亡,赋予了我一颗永久珍藏的心,当我用再生的目光去重温这部小说里的某些章节,尤其是责编亲手改动的一些词句和段落,记忆里就会响起无数个有关小说人物命运走向、心理描写、情节设置、细节铺垫、不同身份人物之间的对话腔调等商榷电语,还有我后来多少有些告饶的搪塞,我觉得再改下去真的吃不消了,我已经记不清楚改过多少遍了,但此时感觉这些,亲切依然不说,又多了一层对编辑良知与灵性的解读。一部小说,诞生在作家手中。无疑是作家的创作成果,但发表前如果能在一位心智超然的编辑手里得到完美呵护,那这个作家就是个有福分的作家了。

至于说感激自己,听起来有点做作,有些发嗲,更有卖弄的嫌疑,但我还是要感激一下自己,因为《挂职干部》的结尾,是我重返人间后改写出来的,我生命的再度完整,使这部长篇小说也同样得到了完整的机会。现在有必要说说我暂别人间的大致过程。2006年12月1日上午,我与鲁院师兄、天津作家王松,以及东莞市文联的曾小春、胡海洋、司机小林从东莞市区出发,送评论家雷达先生去深圳宝安机场。后来在返回的广深高速公路上遭遇了车祸,给一辆货车追了尾。事后我听说,我们那辆自重两吨半的别克公务车,生生被项出去六七米远,车屁股给撞没了,肇事车辆的牌照,钢印一样。清清楚楚地盖在了别克车瘪陷的屁股上。当时独自坐在后排座位上的我,在一声可怕的巨响声过后,便将使用了45年的生命,傻呵呵地交给了死神。其他人无一受伤,幸运之命啊。我是在120救护车去往深圳松岗人民医院的路上苏醒过来的。我没有外伤。神智清醒,四肢能动,就是言语费劲,到了嘴边的心里话,死活变不成声音。后来在医院里,当我能顺利开口说语时,王松竟然大男孩儿似的,再一次泣不成声,患难与共的东莞朋友,这时也都为我制造的这一生命奇迹惊喜在脸。

我没有死,我感激自己,因为我的生命在高速公路上挑战了死亡,也浸透了朋友的泪水与关爱,所以我要用从死亡里打捞出来的感动,向我的生命和朋友完成一次刻骨铭心的致敬,也向我爱着的文学,再次迈出不可回收的一步!

于卓

2006年平安夜写于廊坊康乐花园

书评(媒体评论)

这是一部可读性很强的官场小说。但见两个在仕途上竞争的对手,一个是机关算尽,上下其手,一个是勤恳为民,逆水行舟,一时间,波诡云谲,风云莫测,到头来,得势者失了势,失意者反得了志,其中的人生哲学颇耐寻味。作家于卓倘若没有多年在石油战线的摸爬滚打,断然不会有如此洞幽烛微的笔力。

——雷达

官场小说之所以经久不衰,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写出了普通老百姓无法涉足的“高层”领域和别样人生。这部小说讲述两个副厅级后备干部通过短暂的挂职考验从中选拔一个的故事。作者开篇就把两个主人公摆在了矛盾的浪尖上,故事由此展开。

小说写出了人性善恶并存的多面『生与复杂性。

——安然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挂职干部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339513
开本 32开
页数 3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0
出版时间 2007-05-01
首版时间 2007-05-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10
143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2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22: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