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遗忘(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李洱,1966年生于河南济源。长篇小说《花腔》入围第六届“茅盾文学奖”。曾获首届“21世纪鼎钧双年文学奖”,第三、四届“大家文学奖”(荣誉奖),第十届“庄重文文学奖”等多种重要文学奖项。

《遗忘》收录《遗忘》《午后的诗学》《国道》三部作品。

内容推荐

《遗忘》收录《遗忘》《午后的诗学》《国道》三部作品。其中,《遗忘》是一部小长篇,也是作者(李洱)本人最喜欢的一部小说。这部获得2002年“大家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体现了李洱创作所追求的比较完美的形式和内容。他将“嫦娥奔月”的故事写进知识分子的生活里,现代的侯后毅、冯蒙(我)、嫦娥、罗宓、曲平等人,在这里找到了某种与远古人类体验相通的地方。

《遗忘》语言诙谐,颇具冷幽默,先锋的写作手法呈现人内心深处的秘密。

目录

遗忘

午后的诗学

国道

试读章节

本事

她的故事家喻户晓。她一开始呆在天上,后来跟着男人下来了,也就是下凡。后来,她又回到了天上。准确地说,是飞上了月亮。

这一下你知道了,她就是嫦娥。她有很多名字,嫦娥、恒娥、嫦羲、尚仪、常仪、玉兔、月精……此外,还有若干难听的名字,比如癞蛤蟆、豁嘴兔,等等。现在,她又下凡了。

好多人都为她写过诗,各个朝代都有。写得最好的是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统计材料表明,给她写过诗的人数不胜数。却没有一个人去描述她的长相,这并不是因为她长得丑,大家才不好意思去写,而是因为她长得太靓了。从古到今,所有的靓妹当中,只有她享有这种荣誉:不需要诗人多费笔墨,大家就知道她长得很美。顺便说一下,以前没有人具体地写到她的美,现在就更不可能写了。因为现在是丑的时代,诗人们的任务就是写丑。至于以后,哎,快别提了。众所周知,以后的时代叫做后丑时代。

命题作文

我现在为侯后毅工作,写的是命题作文。侯后毅是大历史学家,也是我的导师。他交代我,要把嫦娥下凡记载下来。他还说,既然到少数民族聚居区收集历史遗存,可以叫田野考察,那么写嫦娥下凡,不妨就叫做实事考察,意思是实事求是。他的话我不能不听,因为他是我的导师,我的博士帽就攥在他的手心里。按理说,我去年就应该拿到博士文凭,可我的博士论文《嫦娥奔月》至今没能通过答辩,而侯后毅就是答辩委员会的主任。据我所知,别的委员都倾向于让我蒙混过关,只有侯后毅不同意。他说,对他的学生应该高标准严要求,只有改得让他基本满意,他才会把博士帽戴到我的头上。

我把写嫦娥的文字给侯后毅看了,侯后毅说:“你写的是个鸟,既没有说明时间、地点,也没有说明原因,还没有注释。”按照他的指示,我赶紧补充了时间、地点:这一天是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农历庚辰年,下凡地点为汉州市。至于她回来的原因,侯还没有告诉我。所以,我又加上了一句话:没有人知道她回来有何贵干。至于注释,我说:我受你教育多年,当然会写注释。说明一下,我现在写的就是注释,不过,我不打算让他看到这条注释。

病人膏肓

从某种意义上说,嫦娥下凡和当年的奔月一样,都应该算是天大的事。所以,我应该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记得尽量详细一点儿。二○○○年十二月十九日中午,我正在修改论文,罗宓打来了电话,说侯后毅想见我一面。我以为侯后毅已经处于弥留之际,想死之前在我的论文上签上他的大名,就坐上出租车往他家里赶。

侯后毅早已病人膏肓。他患的是前列腺癌,已经卧床多日。通常情况下,我每天都要往他家里跑两趟,早晚各一次。早上去,是想看看他是否已经在晚上死掉;晚上去,是想知道他是否又活了一天。但十二月十九号这一天,奇迹出现了。我发现他竟然坐在餐桌旁边,端着一碗饺子大嚼大咽。桌上还有一碗,侯后毅说,那是给我留的。冬至已经过去了,还吃什么鸟饺子?但他让我吃,我不能不吃。那饺子馅已经发馊了。他问我好吃不好吃,还没等我答话,罗宓就说:“好吃个屁,再放两天就得喂狗了。”罗宓是侯后毅的妻子。她说过这话,又倒过来问我:“喂,你说呢?”她这样问我,分明要挑起事端。我咬了一口饺子,做出了很难下咽的样子。这个动作可以作出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在侯后毅看来,这表明我已经吃饱了,可是因为它好吃,我还想多吃一个;在罗宓看来,它又可以表明那馊玩意儿简直让人恶心。她把自己那份饺子倒了,然后拍拍屁股走了。这时候'侯后毅告诉我,嫦娥又下凡了,而且就在今天。他还说,女人的鼻子比狗都灵。他这里说的鼻子是罗宓的鼻子。他说:“嫦娥一来,她就知道了,而且很生气。”接着,他就交代我,一定要把它记载下来,因为这是历史。导师还说:“你原来的论文可以扔了,应该集中精力把这篇文章写好;这也是一篇论文,写完之后转就可以把博士帽戴到你的头上。”P1-4

序言

“这世代”的愿景:两岸青年文学的通航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初期出生、大致在九十年代以前就已成名的资深中文作家,两岸互有所知的名单可以列出很长一串。近十多年来,台湾地区在大陆较有读者缘的作家几乎都是“五零后”,比如龙应台、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这几年又加入了“七零后”的骆以军;大陆在台湾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则以“五零后”和六十年代初期出生的“六零后”居多。

大量已经跻身文坛主力阵营的“六零后”、“七零后”以及“八零后”的作家们,他们的创作其实构成了最为活跃的文学现场。而令人遗憾的是,对这一最不该被遮蔽的部分,两岸尚欠缺彼此了解一“这世代”,在这里就是特指两岸文学在互相知情的程度极其有限的状况下尚属碎金闪耀阶段的这一部分;“这世代”书系,便是意在实现两岸优秀青年作家及其文学作品的互访和交流。

两岸出版传播体制方式的差异,也许是使得双方作品难以大批量互相引进出版的首要原因。台湾作家大都在某一出版机构下签约,由于不同的作家签约于不同的出版商团,在遴选之后,将他们的著作集中在同一书系的工作,就显得极为繁琐和困难。也正是因为如此,仍有相当优秀的作家暂时无法让大陆读者更多地了解到。大陆作家在发表和出版方面受出版商制约的状况也已出现。

不管怎么说,美好的愿望是共同的,美好的事业总会有美好的真心来推动。

感谢人民教育出版社魏运华副总编辑,重庆出版集团陈建军副总经理,感谢重庆出版集团北京华章同人第一编辑室张好好主任,人民教育出版社大众图书编辑室张华娟主任,以及所有使书系梦想成真的朋友,基于对这一书系的人文意义的充分认知,他们选择了“这世代”并为之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将这九位两岸作家的著作组成的“这世代”书系作为重点选题联合出版,并将五位大陆作家的书引荐给台湾著名出版机构——宝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感谢宝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将五位大陆作家的著作以“这世代·火文学”的名义,同时在宝岛台湾盛装推出。

本书系特邀台湾著名报人、作家吴婉茹女士共同主编,在她的联络协调下,原有台湾作家备选名单中的四人终于与大陆五人一起加盟到“这世代”书系的第一辑,没有她一丝不苟的主持引荐和大力促成,就没有书系架构的完整。

“这世代”书系第一辑九本书的作者是:台湾的郝誉翔、甘耀明、钟文音和纪大伟,大陆的毕飞宇、李洱、魏微、盛可以和徐则臣,均为当今两岸最具实力和影响力的“这世代”标志性作家。

每位作家具有各自的创作个性,而两岸文学心灵的亲近则是不可阻碍的共通性。“这世代”书系的精神价值从筹划之时已经诞生,随着作品的传播,意义定将无限张大。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遗忘(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7249204
开本 32开
页数 214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2
出版时间 2012-08-01
首版时间 2012-08-01
印刷时间 2012-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7
丛书名
印张 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8: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