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明万历乐府红珊研究
内容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纪振伦及《乐府红珊》概述
第一节 纪振伦及其著述
一 通俗文学编辑
二 失意文人
第二节 《乐府红珊》的面貌
第三节 《乐府红珊》的发现与研究
一 李家瑞的初见与认识
二 韩南的发现与研究
三 王秋桂的贡献
第二章 《乐府红珊》的性质研究
第一节 《乐府红珊》的选本性质
一 明万历南京的戏曲与陶真
二 陶真对戏曲的影响
三 折子戏选本
四 文人编选
第二节 《乐府红珊》的声腔特征
一 《乐府红珊凡例》与昆腔曲律
二 昆曲的曲调套式
三 滚调的运用
第三节 《乐府红珊》的编选原则及用途
一 精选戏曲散出的编选原则
二 提供家乐选剧的参考
三 提供昆曲曲调套式的范例
第三章 《乐府红珊》的选曲观念与折子戏的功能
第一节 戏曲实用功能与娱乐功能的强化
一 庆贺演剧的娱乐功能
二 娱乐中的雅致追求
第二节 戏曲娱情本质的张扬
一 善抒性情——戏曲之本质特征
二 离别相思——曲之最动情者
三 风情之曲——情之最张扬者
四 抒情之工——戏曲抒情之法
五 文雅清丽与典雅绮丽
第三节 戏曲教化功能的减弱
一 戏曲教化功能的减弱
二 教化类折子戏的功能
第四章 《乐府红珊》类型学研究
第一节 《乐府红珊》类型学研究概述
一 《乐府红珊》类型学研究的基础
二 《乐府红珊》类型学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庆贺类折子戏的类型分析
一 情节的仪式特征
二 群戏的表演范式
三 曲调组合方式示例
第三节 分别类折子戏的类型分析
一 离别之曲
二 对戏的表演范式
三 曲调组合方式示例
第四节 思忆类折子戏的类型分析
一 “闺怨”之曲
二 独戏的表演范式
三 曲调组合方式示例
第五章 《乐府红珊》选剧考释
第一节 孤本戏曲考释
一 《升仙记》
二 《单刀记》
三 《斑衣记》
四 《联芳记》
五 《单骑记》
六 《玉钗记》
七 《丝鞭记》
八 《茶船记》
九 《玉环记》
十 《偷香记》
第二节 佚本戏曲考释
一 《泰和记》
二 《四节记》
三 《四德记》
四 《萃盘记》与《五桂记》
五 《靺鞨记》
六 《金兰记》
七 《玉香记》
八 《红叶记》
九 《渔樵记》
十 《玉鱼记》
十一 《黄袍记》
十二 《合壁记》
十三 《三国志》与《桃园记》
十四 《分钗记》
十五 《题桥记》
第三节 传本戏曲考释
一 折子戏对全本戏的改编
二 昆腔折子戏对其他声腔的改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内容推荐
《乐府红珊》刊行于万历三十年,由文人纪振伦编选,由唐振吾在万历三十年(1602)的南京刊行。与其它万历时期的戏曲散出选本相比,《乐府红珊》是一个特殊的选本,具有其它选本没有的价值,具有演剧研究、曲律研究、创作研究、选曲观念、文献研究等方面的重要价值。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明万历乐府红珊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赵继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19447
开本 16开
页数 25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1
出版时间 2018-01-01
首版时间 2018-01-01
印刷时间 2018-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416
CIP核字 2018004754
中图分类号 I207.37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4: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