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著作试图将作者几十年来对书法、篆刻的创作实践做一总结,并从古文字学角度,来审视当代书法篆刻艺术创作的现状与发展,得出“篆书”是书法篆刻的根本,学习其余诸体不能忽略“根本”。
本书对书法、篆刻类高校艺术师生,有书法、篆刻兴趣爱好的群体有的指导、参考功用。
图书 | 刀耕笔耘阐义理(书法篆刻文字学术参悟)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著作试图将作者几十年来对书法、篆刻的创作实践做一总结,并从古文字学角度,来审视当代书法篆刻艺术创作的现状与发展,得出“篆书”是书法篆刻的根本,学习其余诸体不能忽略“根本”。 本书对书法、篆刻类高校艺术师生,有书法、篆刻兴趣爱好的群体有的指导、参考功用。 作者简介 万瑞杰,字祯嵌,1960年生于大连。199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历史专业;1997年获吉林大学历史学硕士学位(书法文献学方向);2007年获安徽大学历史文献学(古文字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大连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书法与篆刻”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书法与篆刻教学与创作工作,致力于古文字研究及古汉字文化的应用。 发表十余篇相关论文;完成三项省市课题;出版两部作品集、一部论文集;篆刻作品十余次入展或发表于权威机构主办的大展和专业报刊;2015年与书法同道在河北石家庄举办“书画印联展”;2016年在营口市博物馆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及古汉字书法展”。 目录 古玺研究状况及其对印学界的启示 古玺书法研究 古玺文书法饰笔初探 民国篆刻家仿古玺的学术性对当代“古玺印式”创作的启示 对当前篆刻篆法的学术思考 20世纪辽宁篆刻述评 试论罗振玉汉白文印及其学人品质 试论综合大学书法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殷商金文书法的修饰美研究 ——兼论殷商金文书法的研究方法 金文宝字构形中的文化因素 浅谈当今篆刻艺术作品的经济价值 砚边絮语 ——略谈唐诗宋词与书法的相辅关系 论优秀书法作品的品相 对当前古体书法创作的一点思考 “墨林星空以文化人” ——书法家于培智先生《殷墟书契艺术集珍·国学启蒙四篇》品评 论篆刻作品中的“深邃”境界 ——兼谈篆刻的“印化”与“印味” “争奇斗艳”话古玺 浅谈秦汉印章的审美品格 映日荷花别样红 ——“西泠八家篆刻”的当下审美价值 甲·甲骨文书法作品 乙·殷周金文临摹与题跋作品 丙·篆刻作品与题跋 丁·2016年书法作品 戊·2018年两周金文题跋作品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刀耕笔耘阐义理(书法篆刻文字学术参悟)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万瑞杰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学苑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75537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6 |
出版时间 | 2018-12-01 |
首版时间 | 2018-12-01 |
印刷时间 | 2018-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94 |
CIP核字 | 2018194183 |
中图分类号 | J2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9.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