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过河入林(精)/海明威文集
内容
作者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海明威(1899~1961),生于美国芝加哥市郊橡胶园小镇,是一名美国记者和作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也被认为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其实改编自一个真实的故事。1935年,一个老渔民告诉海明威自己曾经捕猎到一条大马林鱼,但是后来被鲨鱼吃掉。老渔民的这段传奇经历引起了海明威的兴趣,他决定把老渔民的经历写成小说介绍给读者。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在古巴哈瓦那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结果在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时间。1951年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友人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后记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回到了古巴的居所,
由于在战争中数次受伤和脑震荡,他的健康受到了很大损
害,头痛和耳鸣时常折磨着他,思维和语言也不如以往敏
捷;可是作为一个作家,他最大的愿望仍是写作。一九四
六年在搁笔几年后,他开始创作长篇小说《伊甸园》,但
写作时断时续,显得力不从心,为此,他的情绪一直很消
沉。一九四八年秋天,在身体稍有好转的情况下,他和妻
子玛丽乘船赴意大利旅行,当他们走下热那亚码头时,他
不禁心潮翻涌,难以自已。一九一八年作为红十字会志愿
人员第一次到意大利战场时,他还是个未满十九岁的热血
青年,一九二○年和一九二七年虽然又来过两次,但都是
匆匆往返;眼下美丽的秋天景色使他觉得好像回到了热爱
的故土家园。上岸后,他立即雇了一辆汽车,决心好好看
一看这个国家。往威尼斯驶去的沿途中,他和妻子受到意
大利北部居民的盛情接待,出版商阿尔伯托?蒙达多里告诉
他,自从二战结束以来,他的书在这个国家比其他作家的
书好销,平民百姓和上层社会中的人都爱看他的书。初抵
意大利的这些见闻令海明威的精神为之振奋,稍后的威尼
斯之行更使他心情激动,这个城市的建筑和历史引发了他
无数的感触和遐想,他决定重访三十年前受伤的战场。当
他站在福赛尔塔城外长满芦苇的坡地上时,昔日在意大利
战场经历的种种情景又重现眼前,抚今追昔,百感交集。
从福赛尔塔返回住地后,他便放下手头正在写作的“海洋
小说”,兴致勃勃地写起几个月来在意大利的见闻和感受
。他脑海里充满可供描写的景象和人物,他写信告诉他在
二次大战中结下生死之交的兰厄姆将军,说书中主人公坎
特韦尔上校的形象是依据生活中三个原型塑造的:坎特韦
尔年轻时在战场流血负伤,五十岁时饱经沧桑重游故地的
情景是他本人的经历,而主人公在二战中任美军精锐步兵
团团长奋战沙场的描写,则是兰厄姆将军的写照,此外还
有一些勇猛善战的斯威尼上校的影子。故事的主题和以往
一样,仍是战争、爱情与死亡。
《过河入林》的主要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历经战
争磨难的坎特韦尔上校对于参加两次世界大战的沉痛回忆
和反思,二是上校在威尼斯与心爱的少女和好友会面、打
猎的情景。书中血腥厮杀的战争场面和上校内心对美好爱
情与自由生活的依恋互为映衬,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强烈
憎恨,对人类生存状态的真诚关注。
坎特韦尔上校十八岁时,怀着为正义而战的自信走上
第一次大战的战场;可是不久,战场上血肉横飞的残酷现
实使他在震惊之余,逐渐对战争的意义产生怀疑。当他回
想起这次战争时,曾经有过的自豪感荡然无存,充斥在脑
海中的只有壅塞在运河里的肿胀尸体,还有叮在渗血伤口
上的成群蚊蝇。坎特韦尔的这种感受实际上是作者的亲身
经历,目睹生命毫无尊严地遭到残暴践踏,海明威当时曾
痛苦地想道:“选择死似乎比活着更合情理。”作者通过
坎特韦尔之口否定了这场战争,他和昔日的战友、“格里
迪”的侍者领班对在伊松佐和卡尔索参加过的愚昧屠杀,
只想“把它当作可耻的蠢事忘却”,并“为那些下命令屠
杀的人感到羞耻”。但是,作为一个职业军人,他后来又
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本人虽未直接遭受希特勒和墨
索里尼的迫害,但他对纳粹和法西斯极其痛恨,因此在诺
曼底登陆、进军巴黎和赫特根森林战役中表现英勇。其实
这正是海明威本人在二战中的真实表现。即将攻占巴黎的
前夕,海明威奉命带领一个七人游击小分队,在满布地雷
的朗布依埃的街道中穿梭侦察,有时甚至要进入德国人的
坦克集中地。用海明威自己的话说,“那会儿简直是提着
脑袋前进”,然而他仍能准确迅速地把有关的军事情报记
录下来。当时朗布依埃的最高指挥官布鲁斯上校曾这样评
价海明威:“在军事方面,他可说是个真正的专家,尤其
在游击队活动和收集情报方面,他更为优秀。厄内斯特十
分骁勇,但决不粗枝大叶……”一九四七年美国政府授予
海明威铜质星字勋章时,荣誉奖状上也赫然写着同样的赞
誉。可是,在《过河入林》中,作者对于几场大战役的描
写,非但不像现实中那样惊心动魄,反而作了低调处理。
当雷娜塔反复请求上校讲述攻占巴黎的情景时,上校只是
简略地叙述了盟军参战的经过,继而沉痛地告诉姑娘:“
我想我们杀死的人比一代人还要多。”为赢得战争而付出
的惨重代价使他感受不到胜利者的喜悦。他最心爱的一个
团在他违心执行上级命令时,大半做了冤魂,剩下的全都
成了残废。因为“在军队里,你就得像条狗那样顺从,你
只能希望自己会遇上个好主人”,然而,坎特韦尔上校不
无讽刺地补充说,自他当上指挥官后,“手下的士兵都很
优秀,可是好的主人只有两个”。他对盟军高层的某些决
策人物无比愤慨,斥责他们远离战场,在设有诸多安全措
施的地方盲目指挥,造成前线将士许多无谓的伤亡。他甚
至把矛头指向当时任盟国远征军最高司令官的艾森豪威尔
,说他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政治家,政治家型的将军。对
政治非常在行。”
目录
《过河入林(精)/海明威文集》(无目录)
精彩页
第一章
他们在天亮前两小时出发,起初,他们不必在水道中破冰前行,因为前面有其他的船只开道。每条船的船尾都站着一个船夫,黑暗中看不见他们的身影,只听得见他们用长桨划水的声音。那个狩猎者坐在固定在一只箱盖上的打猎凳上,箱子里装着他的午餐和猎枪子弹。他的两杆枪,或许还不止两杆,斜靠在一堆木制的囮子旁。每条船上都放着一只口袋,里面装着一两只活的雌野鸭,或是一只雌野鸭和一只雄野鸭;每条船上都有一条狗,那些狗听见黑暗中野鸭拍翅飞过头顶的声音,便焦躁不安地抖动着身子来回蹿动。
有四条船沿着主水道溯流而上,朝北面的大湖驶去。第五条船调头拐进一条支流水道。这时第六条船转向南面,驶进一个浅湖,湖中已经不见水流涌动。
湖面上全都结了冰,夜间一场无风的寒流突然降临,这些冰就是在夜里新结成的。冰层硬而有韧性,被船夫的桨一戳便凹陷下去,接着像一块窗玻璃那样尖利地碎裂开来,可是船并没有向前移动多少。
“给我一把桨,”坐在第六条船上的狩猎者说。他站起来,小心地稳住了身子。他听见野鸭在黑暗中飞过,感觉到那些狗在惊惶失措地躁动。他还听见从北面传来冰层的碎裂声,那是其他几条船在破冰。
“小心,”站在船尾的船夫说,“别把船弄翻了。”
“我也是个船夫,”狩猎者说。
他接过船夫递给他的长桨,把它调了个头,用手握住桨叶。他向前举起桨,用力将桨把朝冰层下捅去。他感觉触到了坚硬的湖底,就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宽宽的桨叶顶端,双手攥紧桨身,先一拉再一推,使桨把移到了船尾,就这样撑船前行,一路划破冰层。当船驶过冰层,将大片的冰压在船底下时,冰像平板玻璃一样碎裂开来,站在船尾的船夫把碎冰向两旁推开,将船驶入通畅无阻的水道中。
狩猎者一直沉稳而卖力地干着活,因为穿的衣服厚,身上已经开始出汗。过了一会儿,他问船夫:“打猎的大木桶安置在什么地方?”
“就在那边,往左一点。在下一个湖湾中间。”
“现在该往那儿调头了吧?”
“随你的便。”
“你这是什么意思,随我的便?你才知道水有多深。水位够不够让船通过?”
“正在落潮。谁知道呢?”
“再耽搁下去,我们天亮以前就赶不到那里了。”
船夫什么也没回答。
好吧,你这个阴郁的笨蛋,狩猎者心里想,我们总会到那儿的。我们已经驶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假如你怕烦,不愿破冰打鸭子,那你可就太差劲了。
“用点劲啊,你这笨蛋,”他用英语说。
“什么?”船夫用意大利语问。
“我说快点划。天就要亮了。”
当他们到达放置打猎桶的地方时,天早已经亮了。打猎桶是一个用橡木箍成的大桶,桶身嵌进湖底。四周环绕着长满菖蒲和杂草的斜坡。狩猎者小心地绕开杂草走上土坡,他感到结了冰的草在脚下被咔嚓嚓地踩断。船夫把固定在一起的打猎凳和子弹箱从船里取出来,往上递给狩猎者,狩猎者弯下身把它们放进了桶底。
狩猎者脚蹬一双高统套靴,上身穿一件旧的行军装,军装的左肩上缝着一个没人看得懂的徽记,两只曾经缀有金星的领章上留着几个淡淡的点子。他往下跨到桶里,船夫把两杆枪递给了他。
他把枪斜靠在桶壁上,两杆枪之间的桶壁上钉着两只钩子,他先将备用的子弹带挂在钩子上,然后把枪靠在子弹带的两边。
“你带水了吗?”他问船夫。
“没有,”船夫答道。
“这湖水能喝吗?”
“不能,水不干净。”
狩猎者一路上使劲地破冰撑船,这会儿觉得口干舌燥,心中不由要冒火,但他还是忍住了,只是问道:“要我上船帮你破冰放囮子吗?”
“不用,”船夫回答,接着便动作粗野地把船猛地撑到了薄薄的冰面上,薄冰在船的压力下一块块碎裂。船夫手握桨把,用桨叶捣碎冰,然后把囮子向船的一侧和身后抛去。
他的脾气倒不小,狩猎者想,他太蛮不讲理了。来这儿的一路上,我像牛马一样干着活,他只不过做了他分内的事情而已。究竟什么事惹恼了他?这本来就是他该干的差使。P1-3
导语
本文集收录了海明威全部长、中、短篇小说和全部非虚构类纪实作品,作家唯一的剧本《第五纵队》及影片《西班牙大地》解说词,以及作家书信集也悉数收进,凡16种(18卷),辅以大量原版插图、珍贵历史影像,图文并茂,全貌再现海明威作品及其生平。
本文集译者名家荟萃:吴劳、鹿金、蔡慧、陈良廷、主万、董衡巽等一代英美文学翻译大家模范译本有口皆碑、历久弥新,辅以详尽背景资料和译序解读,以精良文本,致敬经典。
内容推荐
《过河入林》书名取自美国内战时期南军将领托马斯·杰克逊临死前所说的话,表现了海明威笔下的”“硬汉”——也名括他本人——视死如归的坚强性格。这是海明威于1949年去意大利旅行和打猎回国之后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坎特威尔上校躲在有作者本人的影子。全书描写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主人公在战后不久去意大利的福萨尔塔重访他当年作战负伤的地点,去威尼斯游玩,与朋友们一起打野鸭子,并着重描写了他与美丽的意在利姑娘蕾纳塔之间毫无功利目的纯真爱情,反映了作者对战争的厌恶、对人类前途的关心,以及对人生的价值、爱情与死亡的思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过河入林(精)/海明威文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海明威
译者 译者:王蕾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781447
开本 32开
页数 272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135
出版时间 2019-08-01
首版时间 2019-08-01
印刷时间 2019-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98
CIP核字 2019104128
中图分类号 I712.45
丛书名
印张 8.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5
14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4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