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先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
他初学画,后以“伤痕文学”享誉文坛。他的《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灵魂的巢》《珍珠鸟》《花脸》等多次入选中小学课本,代表作《俗世奇人》畅销300余万册。
他,1990年投身于城市文化抢救,2002年发起并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12年倡议国家紧急保护传统村落,被称为“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图书 | 真人不露相 |
内容 | 作者简介 冯骥才先生,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文学家、艺术家。 他初学画,后以“伤痕文学”享誉文坛。他的《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灵魂的巢》《珍珠鸟》《花脸》等多次入选中小学课本,代表作《俗世奇人》畅销300余万册。 他,1990年投身于城市文化抢救,2002年发起并主持“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2012年倡议国家紧急保护传统村落,被称为“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书评(媒体评论) 大冯从精神上更像是个孩子,他懂得尊重别人, 这正是他的魅力。 ——王蒙 他是一个真正的“俗世奇人”,他好像是有很多 的手、很多的腿,不然怎么篚做那么多的事情? ——张抗抗 目录 刷子李 泥人张 黄金指 皮大嘴 洋相 冷脸 蓝眼 死鸟 蔡二少爷 好嘴杨巴 神医王十二 黄莲圣母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 啊! 雕花烟斗 炮打双灯 楼顶上的歌手 感谢生活 精彩页 刷子李 码头上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待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叫长了,名字反没人知道。只有这一个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但这是传说。人信也不会全信。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 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那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 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 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P1-3 导语 冯骥才执笔50年小说精粹,亲自审定书名和篇目,成名作、代表作全收录。 《真人不露相》精选了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俗世奇人》中《泥人张》《黄金指》等众多名篇,以及《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感谢生活》等多部精彩的中短篇小说作品,是冯骥才执笔以来的超高水准自选集。 前半本书,带你读懂天津卫——一幅藏在市井烟火中的津门众生相。 刷子李、泥人张、皮大嘴、好嘴杨巴、蔡二少爷……这些都是清末民初天津卫码头上的乡土怪客与民间英雄,性格各色,手艺高超,叫人称奇叫绝,如果没有这些人,就不知道嘛叫天津卫。 后半本书,帮你读懂冯骥才——虚构版《一百个人的十年》,真实还原特殊年代的历史记忆。 “他们是坏人吗?”——“不是。” “他们是英雄吗?”——“也不是。” “那他们是什么?”——“是历史。” 内容推荐 这些人物空前绝后,但都是俗世俗人。 这些事情匪夷所思,却全是真人真事。 本书精选了《刷子李》《泥人张》《洋相》等十二篇《俗世奇人》系列的经典佳作,以及《啊!》(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雕花烟斗》(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当代》文学奖)《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荣获首届上海文学奖)等多部精彩中短篇小说作品。 冯骥才用善意、豁达的笔触,写天津卫的市井奇人,带着俗世的热闹与情义;讲特殊年代的人性故事,极尽现实的曲折与温情。诚觉世人尽可爱,也觉世事尽可戏。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真人不露相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冯骥才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63772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7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00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8 |
CIP核字 | 2019232123 |
中图分类号 | I247.7 |
丛书名 | |
印张 | 9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0 |
宽 | 145 |
高 | 17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