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尚秉和易学全书(共4册)(精) |
内容 | 内容推荐 《尚秉和易学全书》是尚秉和先生五种著作的统称,全书共收《周易古筮考》十卷、《焦氏易诂》十一卷、《焦氏易林注》十六卷、《周易尚氏学》二十卷、《易说评议》十二卷,凡五种六十九卷,统名为“尚秉和易学全书”。另附《易学群书评议》《检斋易学提要》二种八卷,共计七十七卷。尚氏早年师事桐城吴汝纶,晚年治易。著书数十种。尤精于易学,是易学象数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易学理论多建立在对《易林》研究的基础上, “卓然成一家之言”。 尚氏倾十余年之功撰成《焦氏易林注》,研寻出诸多失传已久的佚象,形成独具创获的象学理论体系。使久矣晦昧之易象,昭然若揭,可谓阐幽发微,集象学之大成。所著《周易古筮考》《焦氏易林注》《焦氏易诂》等,皆获学界称赏。王晋卿赞誉其“使西汉易学复明于世,孟子所谓其功不在禹下”。本书校理者张善文先生将尚氏拥有创见也很足以津逮后学之五种易学著述详加校理,以尚氏各稿本为底本,参取诸种原刻本、续补本、后印本及其他有关文献资料,详为勘订,务使前后一体,条例明晰,卷次贯畅。又以吴承仕先生《检斋读易提要》一卷、黄寿祺先生《易学群书平议》七卷附《易说评议》后,庶便读者参览历代易说提要之精论。 作者简介 尚秉和 晚清进士,近现代易学泰斗,象数派易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对易象的发明及对《周易》的筮法、治易的根本等重大易学问题所提出的很好观点,解决了易学目前诸多长期悬而未决的问题,因此在中国近现代易学目前占据重要的一席。其所作《周易尚氏学》《周易古筮考》等著作,更是易学的扛鼎之作。 目录 校理缘起1 滋溪老人传1 卷 周易古筮考十卷1-160 易说评议十二卷161-414 附编 检斋读易提要一卷(吴承仕)415-492 易学羣书平议七卷(黄寿祺)493-674 第二卷 焦氏易林注上(一至八卷)1-597 焦氏易林注下(九至十六卷)599-1140 第三卷 周易尚氏学二十卷1-332 焦氏易诂十一卷333-602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尚秉和易学全书(共4册)(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尚秉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1469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416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470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2974 |
CIP核字 | 2020146323 |
中图分类号 | B221.5 |
丛书名 | |
印张 | 7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20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