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青藏高原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综合研究(精)
内容
目录

第一章 造山带构造-岩相古地理分析基本思路

 第一节 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现状与趋势

 第二节 盆地与大地构造相

 第三节 岩浆岩与大地构造相

 第四节 沉积相与盆地充填序列

第二章 青藏高原地质构造特征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概况

 第二节 大地构造区划及主要特征

 第三节 地质构造演化概述

 第四节 古生代地层年代格架

第三章 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寒武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章 奥陶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奥陶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章 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志留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章 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泥盆纪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一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章 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大地构造相单元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八章 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大地构造相划分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三节 南昆仑-巴颜喀拉山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七节 周边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九章 晚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

 第一节 大地构造相划分系统

 第二节 秦祁昆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三节 康西瓦-南昆仑-巴颜喀拉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四节 羌塘-三江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五节 班公湖-双湖-怒江-昌宁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六节 冈底斯-喜马拉雅地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七节 周边陆块区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

第十章 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古生代古地磁

 第一节 中国主要陆(地)块古地磁数据

 第二节 羌北和冈底斯地块晚古生代古地磁研究

第十一章 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一节 全球构造背景及洋陆分布

 第二节 研究区早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三节 研究区晚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演化

总结及相关问题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表

 附表1 青藏高原及邻区寒武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2 青藏高原及邻区奥陶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3 青藏高原及邻区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4 青藏高原及邻区泥盆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5 青藏高原及邻区石炭纪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6 青藏高原及邻区早中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附表7 青藏高原及邻区晚二叠世构造-岩相古地理图引用剖面一览表

内容推荐

计文化、陈守建、李荣社、王训练等编著的《青藏高原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综合研究》为中国地质调查局“青藏高原基础地质调查成果集成和综合研究”系列成果之一。本书在全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其他不同比例尺调查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通过大量野外观察、测试分析和综合研究,按照“一个古大洋和两个大陆边缘系统”的主导思路,全面厘定了古生代岩石地层系统,对沉积盆地、岩浆岛弧带、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构造岩相古地理进行了分析研究,恢复了古构造环境,揭示了古大洋发生、发展、消亡和大陆裂离、拼合的过程。

本书开创了复合造山带构造-岩相古地理研究的先例,首次提出了“一个大洋和两个大陆边缘系统”这一全新的青藏高原特提斯大洋深化模式,是一本优秀的地质图书,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编辑推荐

计文化、陈守建、李荣社、王训练等编著的《青藏高原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综合研究》在1:25万区域地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收集和利用了青藏高原地区基础调查研究成果资料和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及其他相关资料,全面厘定了青藏高原古生代岩石地层单位系统,建立了区域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系列(年代地层格架)。对沉积盆地、岩浆岛弧带、蛇绿构造混杂岩带的构造岩相古地理进行分析研究,恢复了古构造环境,反映了古生代主要沉积盆地性质、构造环境和充填序列,揭示了古大洋发生、发展、消亡和大陆裂离、拼合的过程,系统分析与总结了青藏高原古生代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地质条件的关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青藏高原及邻区古生代构造-岩相古地理综合研究(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计文化//陈守建//李荣社//王训练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62535744
开本 16开
页数 38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63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1.44
CIP核字 2014273808
中图分类号 P586
丛书名
印张 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305
219
2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9: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