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的第二卷,揭示了民国时期的乡村制度、农业经济、农业教育、农业科技、乡村文化以及农业赋税、农民生活等诸多方面的演绎变化,探讨了这些社会要素对于乡村社会变迁所产生的深刻作用。本卷专门研究了民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和抗日根据地的土地改革和乡村改造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的重要影响;同时设有专章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台湾地区农村的殖民统治以及对我国东北地区、关内大片沦陷区农村的掠夺和破坏。民国时期中国农村变迁的原因和动力,是本书论述的重点。
作者简介
  
目录
引论/1
节封建帝制的终结/3
第二节走在岔道上的民国时代/6
第三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的农村政策/10
章民国变局中的乡村社会/17
节没有农民参与的制度革命/19
第二节卷入世界漩涡的传统乡村/24
第三节来自外部的“乡村自治”/30
第二章民国时期的土地改革/41
节土地占有与土地经营/43
第二节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失败/48
第三节租佃制度的特点及其变迁/54
第四节田赋制度改革/59
第三章民国财政赋税与变革/71
节民国时期的赋税征收/73
第二节国民政府的田赋征实/83
第三节国民政府的田赋整理/93
第四章都市兴起与城乡关系/101
节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农民/103
第二节农产品商品化的“双刃剑”/116
第三节城居地主与乡村财富的转移/122
第四节工人阶级中的农民工/127
第五章乡村危机与乡村建设运动/135
节帝国主义列强转嫁经济危机对乡村的冲击/137
第二节民国时期关于农村破产的大辩论/149
第三节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实验/155
第六章时代要素推动的乡村变化/167
节华侨与沿海侨乡的形成/169
第二节乡村精英的精神示范/178
第三节铁路交通沿线的乡村/181
第四节农业公司带动的乡村变化/189
第七章农业科技进入乡村/199
节民国时期的农业科技进步/201
第二节现代农业要素的应用/208
第三节深入乡村的农业推广者/212
第四节民国时期的农业遗产/221
第八章乡村教育卫生事业的肇启/227
节文盲和疾病充斥乡村/229
第二节乡村新式学校的举办/237
第三节瘟疫流行与乡村自救/249
第四节乡村医疗体系的设计:三级医院制/253
第九章资源约束下的乡村经济/261
节人口与耕地/263
第二节移民与垦荒/269
第三节农民的生活状况/288
第十章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农村建设/299
节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建/301
第二节根据地的土地革命/304
第三节抗日根据地的农村农民政策/313
第四节陕甘宁边区的乡村建设/320
第十一章日伪统治区的农村/333
节日本占据时期的台湾农村/335
第二节日伪统治下的东北农村/349
第三节日本占领时期的华北农村/361
余论民国乡村的变迁与贫穷/369
节乡村制度和组织的变革/371
第二节民国乡村的近代化要素/376
第三节民国乡村的灾祸与贫穷/380
参考文献/385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近代以来中国农村变迁史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宋洪远总主编
译者
编者 曹幸穗//孙金荣
绘者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2513797
开本 16开
页数 389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452000
出版时间 2019-1
首版时间 2019-06-01
印刷时间 201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1038
CIP核字 2019019059
中图分类号 C912.82
丛书名
印张 2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68
191
2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160.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1: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