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医宗必读(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内容
作者简介
李中梓(1588~1655年),字士材,号念莪,又号尽凡,汉族,上海浦东惠南镇人。他父亲是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故中梓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幼年时擅长文学、兵法,因屡试不第,加之体弱多病,乃弃仕途而学医。他悉心钻研医学名家的著作,深得其中精要,对中草药物的药性进行反复研究,并用于临床实践,在实践中创立了自己的医学理论,成为一代名医。曾祖李府,字一乐,为抗击倭寇而捐躯。
目录

卷一

 读《内经》论

 四大家论

 古今元气不同论

 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

 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水火阴阳论

 不失人情论

 疑似之症须辨论

 用药须知《内经》之法论

 药性合四时论

 乙癸同源论

 辨治大法论

 苦欲补泻论

 行方智圆心小胆大论

卷二

 新著四言脉诀

 脉法心参

 人迎气口之说

 脉有不可言传之说

 因形气以定诊之说

 诊贵提纲之说

 脉有相似宜辨

 脉有相反宜参

 脉位法天地五行之说

 长短二脉不诊于关之说

 缓脉非病脉之说

 革脉非变革之义

……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内容推荐

《医宗必读(大字版)》为明代李中梓(1588~1655)所著,成书于1637年。

《医宗必读》一书是为初学指南之用,故其论述医理,颇能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共十卷,卷一为医论和图说,列医论十四篇,论述医学流派,脾肾、水火、阴阳等有关理论,指导学医门径:图说部分据《内经》分述脏腑骨度及经络走向等。卷二为新著四言脉诀、脉法心参及色诊三篇。卷三、卷四为《本草徵要》,系从《本草纲目》中精选常用药物400余种,列其性味、归经、功用、主治、配伍及禁忌等,以歌赋体裁写成,对仗工整,便于诵读。卷五至卷十以内科杂病为主,论述伤寒、真中风、类中风、伤风、虚痨、水肿胀满、积聚、反胃噎膈等36种病症的病因、病机、证候、治法、方药,并附有医案,其内容丰富,切合实用。本书是以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收藏的善甲本明代金阊王汉冲刻本为底本(简称“王汉冲本”)进行整理的。该书实为初学医学者登堂入室之捷径,正如李中梓在序言中所说,希望“明通者读之,而无遗珠之恨:初机者读之,而无望洋之叹。”

编辑推荐

《医宗必读(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综合性医书。十卷。明·李中梓撰于1637年。卷一医论及图说。卷二为新著四言脉诀、脉法心参及色诊三篇。卷三-四本草征要。卷五-十论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3种病证的因证及治疗,并附医案。现存三种明刻本,四十余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医宗必读(大字版)/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李中梓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799294
开本 16开
页数 32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8
出版时间 2018-06
首版时间 2018-06
印刷时间 2018-06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434
CIP核字 2018011483
中图分类号 R2-52
丛书名 中医临床实用经典丛书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69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35.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4: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