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世纪的风景:当代华语电影散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以新世纪陆、港、台电影为研究对象。卷上主要是对《人再囧途之泰囧》《西虹市首富》《十二生肖》《中国合伙人》等多部影片的评论,以及对一些电影现象的讨论。卷下则是对三地电影的深度观察,涉及大陆的合拍片、港台电影和几位台湾地区电影导演的专论。全书为作者多年来从事当代华语电影研究的部分成果。 作者简介 吴涤非,1963年出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当代华语电影探索》《当代香港电影史(1979—2003)》《影像纵横谈》《新世纪华语电影艺术流变(2000—2009)》和《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等。另有论文、译文、评论等文章近两百篇,散见于各种报刊和书籍之中。 目录 卷上 陆、港、台电影时评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与演变《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喜剧力量“草根”狂欢与人的尊严——《西虹市首富》观后光影流动中的女作家心灵史——电影《萧红》观后《师父》:打造另类武侠世界《村晚》与《泰囧》相比,输在哪里?《骆驼圈》:一部颇有境界的作品创新、开拓与固守——评点四部喜剧作品中国当代社会的两幅鲜活画卷——《毕业证》与《孙子从美国来》解析新变与困惑——我看2015中国电影军事题材电影:艺术、品质与价值观的融合在文化自信中建构中国主流电影现实、虚构与想象——2018“暑期档”卖座华语片评点《十二生肖》与成龙电影杜琪峰与《毒战》《中国合伙人》:回顾我们奋斗的足迹《黄金时代》:一位女作家、一群人和一个时代书写人性与战火纷飞的年代——观电影《太平轮(上)》《刺陵》与“寻宝片”:有益的尝试与无奈的遗憾卷下 陆、港、台电影深度观察2000至2009年的香港电影2000至2009年的台湾电影多元化架构下的合拍电影——2010年度观察合拍片:新发展·新融合——2011年度观察延续与创新中的合拍华语电影——2012年度观察台湾地区电影多元文化走向及其海外市场拓展——2013年度观察多元化语境下的本土创作——2014年港台重要电影案例分析香港电影的经验、角色以及其未来在本土与海外的主要走向侯孝贤:冷峻、从容的电影诗人杨德昌:思想家与艺术家张艾嘉:呈现女性世界中的人物和风景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世纪的风景:当代华语电影散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吴涤非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9927740 |
开本 | |
页数 | 30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71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J905.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