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华经典名著 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天工开物
内容
产品特色

详情-02.jpg

编辑推荐

1.中国古代科技的集大成之作。几乎涉及当时农业、手工业所有分支的各项生产技术130多项,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的百科全书。

2.“天人合一”思想在科技领域的传承与创新。时时处处彰显天工(自然力)与人工结合开发万物的技巧和智慧,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数据精确,插图精美。记录了许多具体的技术数据,并精心插图122幅,图中270多名人物栩栩如生,机械图亦颇具立体感,在全世界的古代科技著作中亦属罕见。

4.科学原理,论述充分。译注者杨维增文理兼通,用现代科学去解释古代的技术原理,更令人敬佩古代人民的智慧。

5.影响广泛,译本众多。《天工开物》记载的许多技术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因此大受欢迎,在海外译本众多,取得了广泛的声誉。

内容简介

明末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是我国和世界科技史上一部有关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的百科全书式的重要文献。共三卷十八篇,收录了农业、手工业,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30多个行业、130多项生产技术,插图122幅。无论是对操作技术还是对工具本身,宋应星都尽可能用数字进行精确的描述。本次约请中山大学杨维增教授在其编著的《天工开物新注研究》(江西科技出版社1987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将其纳入“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出版,以帮助普通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这部古代科技名著。本书不仅对字词进行了详细注释,更用现代科学对其中的技术原理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更令读者感悟到古代人民的智慧。

作者简介

1.原著者:宋应星,明末著名科技史家。字长庚,奉新(今属江西)人。万历年间中举,之后六次会试不第,崇祯年间任江西分宜教谕期间著成科技名著《天工开物》。著述甚多,留存仅有《天工开物》《野议》《思怜诗》《论气》《谈天》等。

2.译注者:杨维增,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科学哲学硕士生导师。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研究《天工开物》,八十年代出版了两本相关图书《天工开物新注研究》《宋应星思想研究及诗文注译》。剑桥李约瑟研究所所长何丙郁先生在给他的信件中说:“宋应星《谈天序》说:所愿此简流传后世,敢求知己于目下哉。结果,他在三百多年后才有像您一位了解他的思想和学问的人物。”

精彩书评

1.(《天工开物》是)技术百科全书——法国儒莲。

2.(《天工开物》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技术书——日本学者三枝博音。

3.(宋应星是)中国的阿格里科拉,中国的狄德罗——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

4.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将《天工开物》称为“权威著作”。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华经典名著 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天工开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维增译 【明末】宋应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51824
开本 32开
页数 49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21-05-01
首版时间 2021-05-01
印刷时间 2021-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602
CIP核字 2021081516
中图分类号 N092
丛书名
印张 16.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7
151
2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