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民俗故事 |
内容 | 作者简介 聂杨,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与研究者,曾参与编撰多部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类书籍,致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著有《中国民间故事》。 目录 1、“咬春”的由来 2、寿桃送母 3、打春牛 4、二月二,龙抬头 5、三月三,放风筝 6、寒食节的来历 7、清明节为什么要扫墓 8、结婚贴双喜字的习俗 9、馄饨因何得名 10、谷雨的来历 11、老鼠嫁女 12、抓周 13、立夏称人 14、立夏煮蛋 15、端午吃粽子 16、钟馗捉鬼 17、羊肉泡馍的由来 18、六月六,回娘家节 19、踩高跷的由来 20、十二生肖为什么有鸡 21、喜鹊为什么是“吉祥鸟” 22、立秋为什么要吃瓜 23、煎饼卷大葱的由来 24、石敢当是什么 25、七夕节的传说 26、小酥肉的起源 27、七月十五请麻姑 28、“四菜一汤”的由来 29、赏月的由来 30、月饼的起源 31、桂花树的由来 32、忽男忽女的兔儿爷 33、八月十八观钱塘潮 34、踩药渣 35、寒露节的由来 36、九九重阳节 37、重阳糕的来历 38、祭祖节的传说 39、“女儿红”的由来 40、虎头鞋 41、冬至为什么要吃饺子 42、叫花鸡的来历 43、冬至吃豆腐 44、腊八粥的由来 45、灶王奶奶和灶王爷 46、过小年 47、过年大扫除的由来 48、春节的由来 49、“福”字倒着贴 50、贴春联 51、年糕的来历 52、舞龙的由来 53、小孩子为什么会领压岁钱 54、财神赵公明 55、元宵节,吃元宵 56、点花灯 57、猜灯谜 58、舞狮子 59、妈祖娘娘 60、月老的传说 内容推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更是绚烂多彩。本书以传统的时节、时令为核心,精选数十个在民间家喻户晓的民俗故事,从闹元宵到过中秋、从寒食节到清明节、从除夕守岁到重阳登高……作者以极具通俗性、知识性、趣味性的笔触,一一讲述,情节生动,细节深刻,引人入胜。翻开这本书,在了解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之余,你将领略多姿多彩的风土人情,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民俗故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聂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燕山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02574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5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5-01 |
首版时间 | 2020-05-01 |
印刷时间 | 2020-05-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87.5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