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父母课(教养心理学四步实践法)
内容
编辑推荐

忽略问题:不要给孩子制造问题,学会摆脱不是问题的“问题”;

关注情绪:用爱还原问题背后的情绪;

改善关系:以夫妻关系为中心,打造和谐温馨的亚平等亲子关系;

矫正行为:用超简单的心理学小技巧轻松矫正孩子身上的坏毛病。

《父母课(教养心理学四步实践法)》是一位心理咨询师肖军送给全天下父母的礼物。

四步亲子教育方案,将枯燥乏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变成超级轻松、100%应用的教养小技巧。

让非满分的孩子和非满分的父母一起创造出100分的家庭。

内容推荐

你还在为孩子身上的小毛病头痛不已吗?

你还在为孩子不爱做作业而对着他唠叨,甚至咆哮吗?

你还在为孩子处处跟你顶嘴而怒气冲天吗?

……

作为父母,你一定经历过这些发生在孩子身上的种种“问题”。如果你的解决之道就是唠叨、讽刺、怒吼,甚至动手、放任自流,那么我们就要告诉你,你的方法真是大错特错了!

作为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一位爸爸,《父母课(教养心理学四步实践法)》作者肖军在长年的咨询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亲子教育方法——四步亲子教育方案,即忽略问题、关注情绪、改善关系、矫正行为。

目录

四步亲子教育法总则概述

STEP 1 忽略问题

 不犯教育近视病:教育最忌目光短浅

 自我检视是关键:学会还原孩子的问题

 接受你的孩子:避免给孩子制造问题

 学会对孩子“加关注”:给孩子最温情的注视

 给孩子的成长留出空间

 哪些问题能忽略,哪些问题不能忽略

 有时需要对问题暂时搁置

 忽略,以退为进的教育智慧

 真正的问题绝不能忽略

 忽略也要有技巧

STEP 2 关注情绪

 隐藏在孩子“谬论”背后的情绪

 关注孩子未完成事件后的负性情绪

 情绪的功能

 尊重孩子内心的渴求

 满足也要分层次

 家长不任性,孩子才能不任性

 巧帮孩子应对负性情绪

 打开孩子情绪的瓶塞

 人际关系和谐,孩子的情绪才“和谐”

 孩子低自尊,无法与人正常交往

 学习亲密表达,上堂爱的练习课

STEP 3 改善关系

 依从与压制,和谐亲子关系的两个误区

 拉开心理距离,把握好关注孩子的度

 改善亲子关系,必先改善婚姻关系

 狠心家长,放手让孩子感受生活

 亚平等,最健康的亲子关系

 亲子沟通黄金三原则

 这样说,亲子沟通更有效

 行为沟通,家长需要重视的沟通方法

 当心越禁止,越诱惑

STEP 4 矫正行为

 行为矫正一点儿也不神秘

 新父母规:要治“乱”限“超”

 让指令更有效,让孩子更“听话”

 孩子的行为习惯都是强化的结果

 当心惩罚变强化

 爱是存款,惩罚是取款

 消退,让孩子的坏毛病自动消失

 用差别强化法治治孩子的小问题

 环境育人靠刺激控制

 孩子时刻都在塑造中

 渐隐法:让帮助有步骤地撤离

 行为连锁:从环节到整体的训练法

 代币:一种特殊的强化物

 随便奖励孩子可能扼制他的心态转变

 双向契约,家长应与孩子一起改变

 行为矫正保卫战:行为维持

附录:孩子常见问题的预防与解决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STEP1忽略问题

不犯教育近视病:教育最忌目光短浅

孩子在小时候惹一些麻烦,出一些状况,甚至犯一些大的错误,都是好事情。因为人一生总要犯一些错误,犯错误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那么孩子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时候犯错误,你可以借此告诉他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不是很好吗?家长要把目光放长远,给孩子犯错误的空间,让他在其中得到历练,得到成长。

1。人生是场马拉松

对待生活要有长远眼光,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如此。否则,教育近视病不仅折磨自己,还会毁掉孩子一生的幸福。

很多人信奉一个所谓的“真理”: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实际上,在出生的那一刻,每个人的起跑线就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聪慧,有的人天生迟钝;有的人成长于良好的教育环境中,有的人成长于糟糕的生存空间下。如果在起跑线上就要论输赢,输赢早就注定了。然而,起跑线的输赢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如果两个孩子的天赋大致相同,但生活环境稍有差别,难道生活环境好的孩子会永远领先于另一个孩子吗?不一定!人生是马拉松比赛,而不是百米赛跑。在人生的马拉松比赛中,真正的强手绝不会仅靠最开始的优势夺冠,而会凭借超凡的毅力、永不停歇的学习,让自己一步一步跑向终点。

2。无论学习和生活,目光短浅都是大忌

有的孩子刚上小学,家长就迫不及待地想让他拿高分,而忽视了对孩子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孩子在小学的成绩是很不错,可是一到初中就不行了。很多家长遇到这种情况就开始埋怨——孩子在小学是如此优秀,为什么一上中学就不行了?肯定是中学老师不如小学老师。其实,孩子在小学并不是真优秀,而是假优秀——是家长的近视病造成的假优秀。

退一步讲,就算这个在起跑线领先的孩子一路狂奔,自始至终将别人抛在后面,他往往会付出许多常人难以承受的代价。比如,他可能失掉生活的乐趣、错过人格全面发展的机会等。在这些代价面前,输赢是不是显得很苍白?

曾经有家长给我来信:

原来我的孩子学习成绩挺好的,但是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夫妻的工作都很忙,可能是疏于管教吧,再加上他学得越来越多,致使成绩一路下滑。特别是数学,计算量大,而且也越来越难。经常连会做的题目也做不对,搞得他对数学越来越没有信心了。

我在和别人谈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时,心里很是不舒服。为了解决孩子的学习问题,我们寝食难安,内心里一次次地苦恼、悔恨。反复寻觅,却仍然没有解决的良方。当别人谈论自己孩子数学成绩优异的时候,我们却只能是沉默不语……

我们很着急,该怎么办啊?

除了学习方面的近视病之外,性格培养方面的近视病也是很常见的。比如,有的家长怕孩子惹事、学坏,就加大管束他的力度,不让他越雷池半步。慢慢地,孩子是越来越听话,越来越乖。可是,将来孩子踏入社会之后,家长就难以省心了,因为小时候太乖的孩子长大后往往很难适应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P6-7

序言

市面上的家教类书籍很多,其中有一部分的目的是把孩子都培养成大科学家、大艺术家。这类书籍往往会以孩子上哈佛、上清华之类的成就来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是一个极端——优秀孩子的极端。而另一个极端,则是问题孩子的极端。在这些所谓的“问题孩子”身上,我们看到的似乎都是问题。我们总是在不断地纠缠问题,却看不到这些问题背后的意义。

我在长期从事亲子教育咨询的过程中,接触了很多所谓的“问题孩子”。其中,有些孩子的“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却被老师和家长硬说成了“问题”——这才是教育最大的问题。还有一些确实是孩子的问题,但是长期没有得到老师和家长的重视,以至于耽误了最佳的矫正时期。而即使得到了老师和家长重视的、真正的问题,因为老师和家长的心态不对、矫正的方式不合理,问题越来越严重,以至于成为他们心头永远的痛——这可就不是一般的问题了。

实际上,现实中的所谓“问题孩子”,大部分是家长(甚至包括某些老师)制造出来的。找到家长(老师)的问题,才有可能解决孩子身上的“问题”。所以,我在第一章中会详细地论述家长经常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因为这是后面解决孩子问题的前提。

家长要避免给孩子制造问题,但是绝对不给孩子制造问题的家长又是不存在的。人非圣贤,每个人总会有或严重或轻微的问题。有问题就难免有心理投射。而家长将自己的心理问题投射到孩子身上也就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给孩子制造一点儿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制造了问题还不能自我觉察。

具有足够的自我觉察能力是一个合格家长最基本的素养。有了足够的自我觉察能力,我们就能及时反省自己,就能够恰到好处地关注孩子的情绪,并积极改善亲子关系。如果孩子的问题始终无法通过改善关系来消除,那么用行为主义的原理和方法来矫正孩子的行为习惯就成为必然的选择了。

针对以上情况,我总结了一种亲子教育方法——四步亲子教育法,即忽略问题、关注情绪、改善关系、矫正行为。

之前,我只是无意中运用过这个方法,并没有形成体系。后来在做了多例诸如“孩子见到亲戚朋友不叫人怎么办”之类的咨询案例后,我发现“忽略问题、关注情绪、改善关系、矫正行为”这四步完全可以当作一种可操作、可复制的程序来使用。越来越多的咨询经验告诉我,以此为程序来教育孩子不但十分方便.还十分有效。这是本人所独创的教育方法。其独创性在于吸取了当今最先进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理论与技巧,并将这些教育理论与技巧整合为极具操作性的教育原则与程序。

2012年,应卫生部《中国学生健康报》之邀,我在该报的“家校互动”专区开辟了“肖军亲子四步教育专栏”,系统地向读者介绍这种教育方法,并受到了好评。后来,江苏省妇女联合会《莫愁·家教与成才》杂志2013年第三期也专门介绍了我的四步亲子教育法。

四步亲子教育法,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是一种思路。虽然我们不能说这种思路能包治百病,但是,有了这种思路,教育的方向就不容易出现偏差了。在家庭教育中,具体的教育方法出现问题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就是教育方向出现错误啊!因为方法的改变是相对比较容易的,而方向的转变则是非常困难的。

最后还必须说明3点:

1.四步亲子教育法的每一步都涉及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这本介绍四步亲子教育法的书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和问题都包含进去的。此书只是四步亲子教育法的入门书籍。如果要真正领会并灵活运用四步亲子教育法,读者需要积累足够多的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特别是心理学关于情商与行为矫正的知识、教育学关于亲子关系与教育本质的知识等。如果没有这些知识的支撑,四步亲子教育法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2.值得广大父母注意的是,在家庭生活中,孩子固然要听父母的话,但是父母也要适当地听一听孩子的话。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才能体现亲子“亚平等”的关系,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学会听孩子的“话”,不仅要学会听孩子的语言,还要学会理解孩子的情绪、神情、行为等信息背后的含义.这样父母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问题、什么不是真正的问题、什么问题可以忽略、什么问题不可以忽略;才能有效地帮助孩子宣泄情绪,和孩子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并矫正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所以说,亲子间有效的沟通是四步亲子教育法取得成功的基础和关键,并贯穿于四步亲子教育法的始终。

3.此书是以培养孩子健康快乐的人格为目标,并不以追求让孩子成为精英为目标。所以,那些时刻关注孩子心灵成长、把孩子健康快乐放在第一位的家长,阅读此书之后,一定会收获多多.感悟多多!

肖军

2014年3月1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父母课(教养心理学四步实践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2708570
开本 16开
页数 1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4
CIP核字 2014067155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3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5
16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2 19: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