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
内容
作者简介
任继愈,有名哲学家、宗教学家、历史学家。曾任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国家图书馆馆长、名誉馆长。任继愈先生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宗教学的教学和研究,是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哲学的很好代表,我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奉命筹建了我国所宗教研究机构,培养了几代中国哲学史和宗教学研究人才;他提出“儒教是宗教”的论断,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性质的总体认识和定位,是认识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基础性理论贡献;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振兴,他以整理传统文化典籍为自己重要的历史使命,先后组织领导乃至亲自主持《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中华大典》、新修《二十四史》、《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等多项大规模的文化工程;他还致力于推动民俗学等学科的发展,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创办了《世界宗教研究》、《科学与无神论》等杂志,在提倡学术研究、宣传科学世界观、弘扬民族精神方面厥功至伟。
目录
辑 中华文化:理性与热切
关于中国封建主义的问题
民族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中国国情
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中华民族的生命力
谈继承中国传统道德问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
寻根——族姓之根与文化之根
高举爱国主义大旗,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
第二辑 中国宗教:批判与继承
儒家与儒教
朱熹与宗教
继承传统文化精华,迎接文化建设新高潮——在“儒学、儒教与宗教学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佛教与东方文化
我与《中华大藏经》
道家与道教
《道藏提要》序
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宗教学而奋斗
从王充到熊伯龙
现代文明与宗教对话
第三辑 中国哲学:厘清与思辨
老学源流(老子研究的方法问题)
中国哲学史的里程碑——老子的“无”
唐宋以后的三教合一思潮
论魏晋南北朝社会思潮的交融
中国哲学的过去与未来
哲学的永恒主题——究天人之际
试论“天人合一”
历代农民革命战争对中国哲学史的作用
《孙子兵法》中的辩证法因素
论《齐物论》不代表庄周思想
先秦哲学无“六家”——读司马谈《论六家要旨》
中国古代医学的哲学的关系——从《黄帝内经》来看中国古代医学的科学成就论墨子
第四辑 中国社会:感叹与希望
李贽的悲剧结局
李贽改革悲剧给后人的启示
中国古代宰相的职能
中国古代的宦官与君主专制
为《四库全书》正名
汉字为中华民族立了大功
汉字识繁用简的必要与可能
科举考试制度值得借鉴
恢复手脑并用的好传统
经典教育:孩子们的“维生素”
为人与成佛
内容推荐
本书是任继愈先生的精选集,从中国文化、中国宗教、中国哲学、中国社会四个维度展现任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宏观、整体的把握。任先生在文化上、宗教上、学术上、历史观和社会问题上,都提出了重要的观点,比如“文化势差规律”“儒教是宗教”等。本书所选,涉及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关系的方方面面,希冀能以此窥探任先生对古与今、传统与现代的整体性把握,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任先生“生也有涯,学无止境”的座右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传统文化的光明前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任继愈 著 李申,周贇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498548
开本 32开
页数 363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60000
出版时间 2020-05-01
首版时间 2020-05-01
印刷时间 202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