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淑媛
内容
编辑推荐

她们出身名门,因而有天生丽质,加上后天教养,她们成了某种特殊品种的载体:优雅、高洁,等等,似乎人类制造这类词汇就是专门用来形容她们的,她们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天生就带着这些词,又似乎肩负着把这类词传承下去的使命。本书用“顽强”来定义淑媛们,它让我们看见玫瑰、百合背后的陷阱,淑媛们在这些陷阱面前面临种种考验,优雅和高洁常常是需要“顽强”抗搏才能保持的品质。

内容推荐

20世纪90年代初,名门出身、多才多艺、美丽优雅的林恺吟以优异的成绩从名校建筑系毕业。她的父母数年前已移居美国,父亲林秉尧接手掌管了家族的庞大产业,母亲黄馨仪开设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其他亲属也已散居欧美和香港等地。位于武康路的林家小楼,如今只住着她和照顾她的阿姨(保姆)。父母亲友皆希望她赴美团聚并在美国发展。而她选择了留在上海,做一名从小向往的建筑设计师……

蓬勃汹涌的经济大潮冲击磨砺着新老上海人。纯真、不谙世事的林恺吟面临着种种关隘:担任市府秘书的已婚男士吴安鹏既觊觎她的美貌,又试图利用她的家族背景。最终导致她怀着深深的伤心避走纽约。几年后,已在其父祖辈的母校、著名的常春藤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的林恺吟,在曼哈顿的下城开了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但事业的成功并没有拂去她心头的阴影,她推却了父母亲友多次的相亲安排,依然独自一人……

美国的生活虽然安逸优裕,但故乡上海的巨变深深吸引着她:整个上海就像是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正是建筑设计师大展才华的好时机。于是,她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回到了故乡,把林家小楼的整个二楼腾出来,把设计事务所开回了上海……

事务所的第一个大客户香港颂安集团郭氏家族和恺吟的父母两家是世交。颂安(中国)的董事长郭家小公子郭颂祺外表潇洒倜傥,内心却有着难以言表的隐痛。他对林恺吟爱慕呵护有加。当面临对落魄的台商梁兆龙是否该伸援手、对曾给恺吟造成心伤但管理公司有方的下属吴安鹏是否该辞退等问题,他的态度却引起了林恺吟的不快,两人产生了隔阂。但当狡猾的梁兆龙蒙骗了林恺吟,卷款潜逃,林恺吟为自己做了“东郭先生”又一次遭受打击时,郭颂祺即给予了她无私忘我的帮助和关爱……

林恺吟的大学同学、祖籍青岛的周海青把长久以来对她的爱慕深埋心底并化作奋发的动力,先后取得了清华大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被母校上海同济大学聘为城市规划专业的教授,成了新上海人。他的一往情深和精深的专业知识令恺吟感动、刮目相看……

这里有深挚的友情、感人的亲情,有人情美、人性美的华彩音符。遍尝甜酸苦辣后,依然用“顽强”承袭并发扬光大着优雅和高洁的上海淑媛林恺吟们的故事,定会感动并吸引您一口气读到底。

目录

故事梗概

引 子

第一章 世事初涉

第二章 幻影破碎

第三章 纽约疗伤

第四章 故里情牵

第五章 孝悌之心

第六章 “东郭”之累

第七章 意乱情迷

第八章 仁爱无敌

试读章节

当联合航空的班机缓缓降着高度进入了上海的领地,耀眼的碧空里已能隐隐鸟瞰纵横交织的高架线的时候,特意选了商务舱临窗座位,且十多个小时的航程里,常常转头出神凝视碧蓝的天空和如火的晚霞的林恺吟,此刻却伸出了纤长润白的手指,犹犹疑疑地,关合下了蒙蒙的窗罩。

邻座的那位有着典型中美洲发肤特征、戴着一对夸张耳饰的女士对她的违常举止,挑着眉毛投来一瞥。旅途间,她们有过浅浅淡淡的交谈,可那只是吃喝眠憩之余的点缀。

“近乡情怯?”林恺吟用只有自己听得见的细语,这样问自己。灵动的指尖转而摩挲起领口那枚莹透的翠饰。如此纯净的翠玉,现如今已是很难觅得的了。这是她心情繁复时下意识的动作,且总是低眉垂首。

整整五年,我真的非要离开这么久,才足以安抚自己?她深深沉沉地呼出一口气,又是一口。

客机停稳后,舱内第一个站起的是过道对面座上那位有意无意看了她一路的瘦高个美国青年。

恺吟料定这个顶着一头浅金棕色绵密细发的“大男孩”又是个年纪小于自己的“单方面好感患者”。这样的“患者”,这五年里,她简直推挡不暇。

谁让东方人总是看上去要比西方人年轻了许多,她这个从小被做中医学院教授的妈妈按最佳食谱精心喂大的上海小姐,又比同龄的东方女孩看上去要年轻了许多呢。

尽管她认识的上海女孩当中,确有人仗着这一点找了比她们小六岁甚至九岁的欧美裔丈夫或情人并自得自乐,可恺吟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接受这一点。至少目前是这样。为什么这么排斥?为什么在全球最摩登前卫的美国东部呆了五年后,依然这么排斥?她一再地问过自己,可也一再地搜寻不出答案。

不等恺吟伸手,“大男孩”用恰到好处的殷勤帮她取下了随身的行李——那个暗墨绿色的YSL精致小皮箱——它已是她多年的旅伴。这,便是她去国五年后,带回上海来的全部。

她微微一颔首,给了他一个矜持而保留的浅笑,算是谢呈。

“大男孩”不失时机地掏出名片双手奉上,“You cancall me Cliff.”一双带着柔黄色长睫的灰绿眼眸热切坦诚地盯视着她。

对这样的盯视,恺吟早就见怪不怪了。她觉得突兀的是,别人都在忙着离开这个闷了十多个小时的窄小空间,虽然它要比后面的经济舱舒适些。可这位,却在此时此地跟我套近乎!到底是还不太成熟,容易顾此失彼的“大孩子”。

恺吟略显无奈地用两根手指夹过那张印制精雅的名片,虚睨了一眼便塞进了搭在左手腕上的夹风衣的不知哪个口袋里。没给他再说话的机会,“Sorry,I don’t havename card.”拉起皮箱的手柄,凛直了高挑的身型。

Cliff识趣地一躬身,迅捷地转身抓过自己的文件箱,“Let me help you!”便不由分说从她的右手上夺了皮箱的手柄。

对绅士风范,她倒是从小就习惯了的。只是他附带的部分,就令她有点头痛。直到上了自动履带,站定,她才正眼打量了一旁这位不请白报的护花使者。

公平地讲,放在五彩缤纷的美国人群里,cliff应该可算一个蛮出挑的男孩。纯种白肤,约有一米八五的中等偏上身高,体态有款有型。要知道,在无餐不快、餐餐必高(热量)而致胖子潜进潜出的美利坚合众国,是必定要有足够的Time和足够的Money,才能够维持这样一副好身材的。低脂高营养的食物要比那些仅仅提供卡路里的,价钱高出数倍;拿出赚钱时间反去花钱keep—fit,更是中产及以上阶层一种低调的彰显。

有一个也是从上海去的高个男生因为有胃溃疡,很瘦。在上海时总被人称作“甜芦粟”,而且脸色也褐黄。不曾想到了纽约风水大转。居然成了学院里好几个美国女孩的争夺对象。起先他还以为是因为自己的学业出挑。后来才明白,是他的“甜芦粟”身材和近似小麦色的皮肤贴切地符合了美国当下的富贵特征。从此,他总是把自己的瘦得意地唤作“亿万富翁的身材”。

恺吟想到这个在纽约的上海学人中流传很广的笑话,脸部的线条不由柔和了许多。

Cliff误会了。自以为终于把握了最佳时机。立即从口袋里掏出PALM(手掌电脑),凑上前来问她要联络电话。

恺吟一愣。觉得他这个动作似有侵入私人距离之嫌,立即向后仰了些。无奈地报了个hotmail的邮箱给他。

Cliff输入后不满足地:“我可以要您上海的电话吗?”他的汉语居然很标准!

见她不反应而且脸上似有浅淡的愠色浮出,Cliff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唐突。不甘不愿地把他的PALM重又插回了左胸口的里袋。

国际到达处。Cliff的秘书和司机看来已等候多时。

正当他们殷勤地上前接过老板的行李时,Cliff又搜索到了那个优雅高挑的身影。令他着实惊讶的是,那个身影居然排在出租车的等候处!

秘书顺着他的目光望出去,试图弄清楚是什么如此牢固地吸引了老板的视线。却看得一脸茫然。

如此美丽优雅和他同坐商务舱的小姐,回到自己的国度,居然这般落寞地孤立独行!这更引起了Cliff的好奇。

远远望着她一人吃力地抬起皮箱往车后备箱里挪放,司机居然只站着袖手旁观,他简直有些愤怒!

那部浅绿色Taxi快速驶离,Cliff猛醒。

他迈开长腿熟门熟路找着了自己那部锃亮的黑色Ford,转过身来幅度很大地打着手势示意跑得气喘吁吁的司机赶紧打开车门。一坐入后座,便啪啪地拍着驾驶座的后背,连声吩咐司机跟上已快看不到踪影的那辆浅绿Taxi。

壮实的中年司机虽然一头雾水但当然唯老板命是从。

P2-5

序言

她们出身名门,因而有天生丽质,加上后天教养,她们成了某种特殊品种的载体:优雅、高洁,等等,似乎人类制造这类词汇就是专门用来形容她们的,她们来到这个世界,似乎天生就带着这些词,又似乎肩负着把这类词传承下去的使命。1843年上海开埠,上海,这个秘密花园里,到处都是玫瑰、百合,“生活”对她们——淑媛们来说是随意采摘和顺手编织就可以完成的事情,她们的优雅和高洁,来自天然,又无需付出就能保持,是这样的吗?并非如此。《上海淑媛》用“顽强”来定义淑媛们,它让我们看见玫瑰、百合背后的陷阱,淑媛们在这些陷阱面前面临种种考验,优雅和高洁常常是需要“顽强”抗搏才能保持的品质。对于抽象的“上海淑媛”来说,这种试炼来自大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商品大潮——大潮中涌动的林林总总,而这些对于我们的主人公林恺吟则意味着:美国生活的诱惑、有妇之夫的勾引、狡猾商人的蒙骗……有的时候,她关于“优雅”、“高洁”的观念本身就是陷阱,淑媛们似乎注定要为这些观念而活,这些观念支撑了她们生活的根基,又是她们的限制。

东俪对淑媛们的生活是熟悉的,淑媛们拒绝被时代同化、顽强地在上海这个秘密花园中保持自己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东俪,她的第一部长篇《上海丽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版)也是这个题材,在那部小说中,东俪生动地描写了三个漂亮上海女孩的情爱故事,那个时候她着力描写浪漫圣洁的跨国之恋及营造完满的婚姻结局,而这次,东俪却将笔墨集中在女主人公林恺吟身上,上海这个花园的外在面貌悄悄退隐,主人公个人的情感纠葛和悲情命运成了中心——东俪有了更大的力量来深入人物的命运本身。

这部小说打开了窥视上海淑媛在上个世纪末隐秘生活的入口,这里可以看见上海这个都市里特殊的一群“她们”的日常生活,某种情况下,它可以称作是上海的“她们”地图——它让我们看到了“她们”的上海和“他们”的上海的不同。虽然,这部小说还只是拉开了上海淑媛们隐秘生活的一角,对她们命运的时代必然性、对她们精神状况的内在欠缺的批判性还不足,作者和她们的情感距离太近了,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对这部小说的总体看法——这是一部好看的“她们”小说。

2006年夏

上海佘山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淑媛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东俪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302476
开本 32开
页数 2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06-10-01
首版时间 2006-10-01
印刷时间 2006-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9.3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4
13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3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7: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