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熊十力传
内容
编辑推荐

熊十力,我国杰出的爱国思想家和坚贞的民主革命战士。

本书以熊先生的生平为主线,运用“长藤结瓜”的手法,从家庭到社会,从童年到老年,从戎马生涯到潜心学术,以及由儒转佛、由佛转孔而归于《大易》,在分阶段性的叙述中,突出重点,浓墨重彩,不管他是一帆风顺,还是荆棘丛生,都显现其不同凡俗,精光四射,从而完整地反映了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光辉形象。

内容推荐

作者把史学研究与文学描写结合为一体,通过情节和细节再现人物活动的许多方面,形象而生动,语言也很通俗,把一个哲学家的传记写得好读好懂。

这部书主要是让我们通过具体事实和材料,亲切而真实地了解熊十力先生这位20世纪我国大师级的哲学家和坚贞的爱国民主志士。

目录

引言

1.巴水泱泱,哲人乡邦

2.牧牛“神童”

3.以“先忧”“后乐”为座右铭

4.投身反清救国民主革命

5.改名换姓蛰乡塾

6.德安,您好

7.学佛南京

8.执教北大

9.养疴杭州

10.复性书院与熊、马分手

11.在抗日战争中

12.围绕“新论”展开的论战

13.典型的真人,特殊的性格

14.诲而不倦,学有传人

15.躬逢盛世,关怀有加

16.高涨的政治热情与笔耕不辍

附录 熊十力年谱

主要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一天,上课的铃声响了,全校各系的同学都挟着书本,奔向自己的教室,只有哲学系的同学聚集在熊老师居住的地方。熊十力站在堂屋的中间,只见他身体清瘦,而头额圆大,目有精光,常放异彩,一身布衣袜屐,乍见有若乡愚。他见同学们都走进屋来,操着黄冈方音,叫大家坐在已经摆好的椅子上。

开始对北大同学讲授的是他在南京支那内学院起草的《唯识学概论》,共分二部:部甲境论,部乙量论;境论又分识相、识性二篇。这个讲义基本上依据佛家本文而写的。他讲时,不看讲义,不窥书本,理论滔滔,洋洋洒洒,精力十足,声如宏钟,立论准确,依据充分,引经据典,无懈可击。他讲课站着讲,从不坐着讲,喜欢在听讲者面前指指点点,讲到高兴处,或者认为重要的地方,他随手在听讲者的头上或肩上拍一巴掌,然后哈哈大笑。有一次,张东荪在他面前,也成了学生,一巴掌拍在张的肩上,张东荪不得不眨眨眼,逡巡后退,以避其锋芒。后来,有的学生怕熊先生棒喝,找一个离老师远的地方坐下。

熊十力对学生的授课时间从不耽误、从不减少。他讲到得意时,可以一连二三小时,四五小时,不知疲倦,因为他讲得太好了,学生们像听故事一样,也不觉疲倦。

有一段时间,十力住在北京沙滩银闸的胡同六号,前来拜访的人特别多,有名学者,有北大、燕大教授,也有南京政府高级官员和湖北党政要人。经常来的主要有张申府兄弟、方觉慧、张尔田兄弟等。罗常培、罗庸、郑奠、郑天挺等对熊执弟子礼,毕恭毕敬。他们知道十力爱吃鸡,时常带上炖好的全鸡,亲自送来。

因为白天的来人,影响了一定的授课时间,熊十力决不马虎,一定找时间补起来。所以,有时他在晚上给学生授课。说来也很有趣,熊十力在晚上授课时,总不开灯,学生坐黑处听,他坐在床上或站在走廊上讲。一讲二三小时,他不觉累,而且水也不喝一口。

时间长一些以后,不少学校的老师、领导和其他系的同学,都常打听他讲课的消息,摸准了讲佛学的时间,来听的人越来越多。

有一次,他在住所讲唯识论的时候,胡适探头探脑,偷听十力讲课。而十力对胡适的为人素有不好看法,当他讲得正高兴时,发觉胡适那副样子,顿时大发脾气,连声怒斥胡适“滚,滚”!胡适不敢顶撞,非常尴尬地离开了。顿时教室内外听众相互耳语,对十力更加肃然起敬,对胡适报之一笑。胡适走后,十力继续大讲起来。

熊十力与学生们在一起,非常和谐,非常融洽,有问有答,教学相长。学生们对他的精辟论点,随听随记,饱受教益。后来印行的《十力语要》,就是学生们笔录的精华。它是熊十力个人的智慧结晶,也是师生的共同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熊十力有一个天才的脑袋,又是一个极为勤奋的读书人典型,他无今无古,博览群书,牢记不灭。他的同乡汤用彤说,熊十力尽管未留洋,但他对西洋哲学也很理解。经常捧读西方译著。别看他不通西文,但对西方哲学的理解,比一般留学生还强百倍。“熊先生不是封闭型的学者,他也读马克思主义的书。燕大明和我读《资本论》,读唯物主义,熊先生就让我们讲给他听。有一次,我看见他用心地圈点布哈林著、彭述之译的《唯物史观》。”

因为如此,熊十力讲课讲话,嬉笑怒骂,富于哲理,皆成文章,学生非常折服,极受启迪。所以,许多学生跟随他时,总是认真倾听,随时笔录,最后将笔记辑编成册。如1935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十力论学语辑略》,就是由学生谢石麟(现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与云颂天录存十力笔札编成的。这本书现编人《十力语要》卷一。谢石麟记得有两则是先生写给他的。“有一则比较中西哲学,指出:‘哲学上的宇宙论、人生论、知识论,在西洋界虽如此区分,而在中国哲学,似不合斟画太死。吾心之本体,即是天地万物之本体。宇宙、人生宁可析为二片以求之耶?致知之极,以反求默识为归,斯与西洋知识论又不可同年而语矣。总之,中土哲人,其操术皆善反,其证解极圆融;西洋则难免庄子所谓小知间问,不睹天地之纯全。然西洋所以发展科学,其长亦在此。’这可以说是熊先生哲学的根本观点。另一则论读书,极有见地。他说:‘任读何书,随在有足供吾之触类而融通者。若无规模,无计划,而茫然读古人书,读一书而死守一书之文义,读两书即死守两书之文义,是谓书蠹,何关学问?’同时,他指出,读书除了有主观方面之采获外,还应有客观方面之探求:即不以主蔽客,‘方见吾与彼之异及吾与彼、并其他诸家之异。益证理道无穷,宇宙无量,而免人混乱或管窥之诮矣。’这可以反映熊师之博通气象。”

又如在1930年付梓的《遵闻录》,就是熊十力的及门弟子高赞非辑录刊行的。

P93-94

序言

一部新撰的熊十力传记——《熊十力传》就要和读者见面了。作者叶贤恩让我为这本传记写个序,我欣然接受。因为熊先生是我尊敬的老前辈,当代国学大师。由于我父亲汤用彤先生和熊先生在北京大学同事多年,因此我在青少年时也有不少机会见到熊先生,而在那时我和我的妹妹都称他“熊伯伯”,有时也称他“胡子伯伯”,当我们这样称呼他时,他总会哈哈大笑。后来,在1947年,我也考入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可惜没有听过熊先生的课,这是我终身的遗憾。我记得,在1961年,熊先生由上海来到北京,住在民族饭店,我陪我父亲去看他。他们两位老人谈了一些各自学术研究的情况,对当时国家的困难也颇为关心。这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熊先生。1968年5月23日熊先生去世,当时我不知道,只是后来听说他老人家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各种折磨而去世。我们后辈学者都深深感到悲恸。我们民族失去了一位代表中国文化的大师。为了纪念熊先生,我和武汉大学的萧蓬父等学者,1985年在湖北黄冈熊先生的家乡召开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会后出版了《玄圃论学集——纪念熊十力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当我拿到叶贤恩的《熊十力传》时,心中十分喜悦,通读全稿之后,我对一代国学大师熊先生的为人为学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叶贤恩在书中虽然也讲到熊先生在现代中国哲学上作的贡献,但这部书主要是让我们通过具体事实和材料,亲切而真实地了解熊先生这位20世纪我国大师级的哲学家和坚贞的爱国民主志士。熊先生一生经历了从辛亥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这一中国历史上曲折多变的社会转型时期。他幼年家贫,勤奋自学,勇于探索,志向非凡,以国家民族利益为己任,投身反清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之后,又参加护法之役。后来他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痛苦中反思、觉醒,慨然脱离政界,潜心学术研究,思考“中国何由停滞不进”、“革命终无善果”的历史原因和思维教训。经过五十余年的艰辛探索、刻苦砥砺,终于“贯通百家,融会儒佛”,建构其《新唯识论》独特的哲学体系,成为五四以后独树一帜,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哲学家。

熊先生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追求真理的一生,也是勤奋治学,为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而殚精竭虑的一生。他以极其深挚而悲苦的忧患意识与文化责任感,勤奋讲学,著述不倦,共写出专著近三十种,发表论文、札记近百篇,与人论学书简更不计其数,共约三百余万言。除自成体系的哲学巨著以外,还有经学、史学、文学、佛学等多方面的学术成果。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刊印的专著有十数种。解放以后的十多年中,他坚持与衰病作斗争,苦心构思、笔耕不辍,先后写出了《与友人张江陵》、《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乾坤衍》、《存斋随笔》等多部著作。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熊先生是20世纪中国最具有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哲学家。他以其所达到的现代思维水平,以其所阐扬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价值,既与20世纪哲学主潮相汇通,又保持了“东方哲学的骨髓与形貌”,因而在国内外思想界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近二十年来全国学术界对于熊十力先生的研究比较多,还出版了一些有分量的著作和论文,有的是从熊先生思想方面论述的,有的是从学术方面论述的,还有的生平与学术并重,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本书作者叶贤恩是熊先生的家乡人,对熊先生十分感佩和崇敬。他抱着认真学习的态度,刻苦钻研熊先生的著作,广泛搜集和阅读海内外对熊先生研究的资料,深感熊先生的生平研究和介绍,既有许多闪光的珠玑,还有一些未曾披露的领域,从而觉得大有进一步研究和宣传的必要。

在这个基础上,他以对历史、对后人认真负责的态度,不怕困难,不辞劳苦,走出家门,实地查访。凡熊先生所生活过和工作过的地方,作者都坚持去调查去采访。他先后到了鄂东有关县市和重庆市、江西省、浙江省、北京市,走访了五十多个单位、两百多有关人员,阅读数百万字资料。然后以熊先生的生平为主线,运用“长藤结瓜”的手法,从家庭到社会,从童年到老年,从戎马生涯到潜心学术,以及由儒转佛、由佛转孔而归于《大易》,在分阶段性的叙述中,突出重点,浓墨重彩,不管他是一帆风顺,还是荆棘丛生,都显现其不同凡俗,精光四射,从而完整地反映了一个著名哲学家的光辉形象。

该传的另一个特色是作者把史学研究与文学描写结合为一体,人物活动的许多方面都通过情节和细节再现出来,形象而生动,语言也很通俗,把一个哲学家的传记写得好读好懂,真是难能可贵。

2007年7月5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熊十力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叶贤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6062442
开本 16开
页数 23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29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0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B261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30
159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3:4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