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此时众生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是蒋勋用心写下的生活周记,从某年五月开始,止于次年五月。在每个当令节气,他观察、体会自然的细微改变,记录下这些晨昏光影、花香叶色、林风潮响、虫鸣蛙声。从他宛如画笔的文笔中,我们可以再现珍贵的记忆,在四季流转中发现生命之美,在自然万物里看见自己与众生。这些文字更饱含他对友人、对母亲的深情,这既是一份横亘二十四节气的美的生活记录,也是给至爱别具深意的礼物。
作者简介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于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后,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东海大学美术系系主任、《联合文学》社社长。
蒋勋先生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注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代表作:《写给大家的西方美术史》《美的沉思》《吴哥之美》《舍得,舍不得》《蒋勋说<红楼梦>》《孤独六讲》《生活十讲》《汉字书法之美》《美的曙光》《蒋勋说唐诗》《蒋勋说宋词》等。
目录
序 画布上的文笔 林文月
愿 蒋勋
卷一 夏天
桐花
月桃
萤火
相思
栖霞
大雨
溪涧
瀑布
鱼肆
月升
卷二 秋时
叶子
渲染
新桥
沙滩
眼前
翅果
看见
苹婆
秋水
回声
栾树
潮声
鸭子
卷三 冬季
时差
自由
候鸟
银杏
寒林
舞者
黑暗
温泉
泡汤
野溪
烧水
风景
竹内
卷四 春日
众生
肉身
品味
甜酸
风尚
布衣
吾庐
城市
迟行
速度
输赢
华山
卷五 夏天
退之
史记
附录 雪——纪念母亲
编者后记 如是因缘 许悔之
序言
勤于奔走散播美学,以
深入浅出的语言对社会大众
殷殷解说何谓风格、什么是
品味的蒋勋,有一本非常精
巧的书。这本书共收五十篇
散文,每篇在一千二百字左
右,从二00三年的五月开始
,止于次年五月。刚刚一年
,横亘二十四节气,周而复
始的笔耕,成为这本《此时
众生》。
在台湾读过中学的人,
都有写周记的经验。所谓周
记,往往是指青少年学子每
逢星期日晚上做完各种功课
后,边打哈欠,边提笔所记
的一周流水账;至于老师批
改那些千篇一律的生活写照
,大概也是乏味至极的吧。
然而,从《桐花》《新桥》
,到《回声》《肉身》,到
《吾庐》《史记》,这五十
篇周记,竟可以写得如此丰
富、多层次!蒋勋说:“我
想记忆生活里每一片时光,
每一片色彩,每一段声音,
每种细微不可察觉的气味。
我想把它们一一折叠起来,
一一收存在记忆的角落。”
这些折叠起来、收存在记忆
角落的晨昏光影、花香叶色
、林风潮响,乃至于虫鸣蛙
声,遂借由文字而好好地收
藏起来了。许多的寻常往事
,在记忆的角落里安藏不露
,好似已经不见了,或者被
遗忘了。然而并没有。有一
天重读,那些文字所代表的
虫声、潮响、花叶,以及光
影种种,又都回来了。文字
使各种各样的景象重现,使
当初体验那些景象的感动也
重现;同时还让阅读那些文
字的别人也感动。文字的力
量如此。
蒋勋习画,所以在他的
文章里,视觉画境特别彰显

《看见》文中,写火车
座中所看见的风景,以人体
的肉身毛发形容山峦原野。
写到视觉,他说并没有绝对
的黑,以十七世纪伦勃朗(
Rembrandt)的画为例:“
初看都是黑,静下来多看一
分钟,就多发现一道光。”
《回声》里,写窗台上看秋
水中解缆的船:“越漂越远
,远到变成一个黑色小点,
远到最后看不见了。”“如果
在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长卷里,船只是空白里的一
条墨线……一条船,不用退
多远,视觉上就只是一个黑
点了。一座山需要退到多远
?一片秋水需要退到多远?
因为庄子,许多画家从视觉
的巧匠慢慢过度成心灵视域
的追求者;从得意于欢呼惊
叫的技巧极限,一步一步,
领悟到技巧的极限距离美的
沉静包容还很遥远。”蒋勋
把感官所及的风景,从西画
、国画的表现方法,予以解
析和比较。从肉眼观象,到
心眼体物,一支文笔有如画
笔,将读者逐渐导入哲理的
美学境界。那些是“秋水时
至”,是“不辨牛马”,是“泛
若不系之舟”的意味。
五十篇散文,几乎都书
成于窗前。
拥有一个家,或者只是
一个房间,在家乡,或在此
地彼地有一处熟悉的地方,
有四壁将我们围起来,框起
来,令人感觉自己是属于这
个世界的,而又有一种从外
界抽离的安全感。我读这些
文章时,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或读书,或工作,或静思
,或出神。在家乡,或在此
地彼地,属于而又抽离于这
个世界,大概是由于有窗子
的关系吧。窗,使人感觉既
联系而又隔离。作者原先可
能在那隔离的一区写文章,
或者绘画;偶一抬头,便看
到山光水色、寒林叶落、桐
花如雪、鹭鸶鸡鸭……或许
,竟因而推门出户,走入景
中,变成物象的一部分,与
世界融合为一体,成为线,
成为点,在画面之中。
窗前书写,自自然然。
至于一年期间,定时一千二
百字左右的短文,用两个字
的齐一小题标示,或断或续
,随兴所至舒展开来:《秋
水》《回声》《潮声》《品
味》《甜酸》《风尚》《布
衣》,这些篇章,分开来是
独立的散文,缀连起来却又
是绵延可以贯穿的。
在目录上,二字齐一的
小题各篇最后,有一篇附录
的单字题目:《雪——纪念
母亲》。
蒋勋很用心地写这篇文
章。写下雪的季节,去V城
探望病中的母亲。写雪,写
看雪的自己和下雪天的一些
记忆。窗外的雪,“这样富
丽繁华,又这样朴素沉静”
地下着,屋内的灯全熄了,
只留母亲卧房里床头一盏灯
,幽微的光反映在玻璃上。
远处街角也有一盏路灯,照
着白白的雪景。“白,到了
是空白。白,就仿佛不再是
色彩,不再是实体的存在。
白,变成一种心境,一种看
尽繁华之后生命终极的领悟
吧。”
我想,蒋勋可能是以留
白的方式,来写他最珍惜的
一个记忆和思念的吧。
《此时众生》,遂成为
他送给母亲最具深意的礼物
了。
导语
蒋勋至美生活周记,横亘二十四节气,用画笔般的文笔,重现晨昏光影、花香叶色、林风潮响、虫鸣蛙声,带你体会四季流转,感受生命之美!
全新升级艺术包装,超值附赠蒋勋印章藏书票、字画书签!
《此时众生》是蒋勋用心写下的生活周记,从某年五月开始,止于次年五月。
后记
二○○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至二○○四年五月十七日,
蒋勋老师为《“中国”时报·
人间副刊》撰写专栏,每周
一篇,为时一年,这些文章
依着节气前行,有如美与生
活的“周记”;二○○五年八月
结集由圆神出版,名为《只
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二○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蒋老师急性心肌梗塞,被
送入台大医院急诊室,做了
心导管手术,然后在二。一
一年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复健

二○一一年开始,郭思敏
、谢恩仁和我等人,陆陆续
续会到蒋老师林森南路的寓
所去探访他,恩仁因为擅气
功,是以数次为蒋老师调气
,我们开始有了编辑一本书
的愿想,一本谈肉身和生死
的书。也就那时候,蒋老师
录了一张《蒋勋说佛经故事
》的CD,由趋势教育基金
会发行,免费赠送与人结缘
,那仿佛也是蒋老师死里逃
生之后,用另一种眼神看人
间的心情吧。建筑师郭旭原
、黄惠美夫妇那时也处在一
种煎熬的心情中。旭原的父
亲郭清烟先生因为急症,住
进台大医院,他们在陪伴父
亲之时,有着许许多多的难
熬和不忍;有一天,惠美开
车,车上听《蒋勋说佛经故
事》这张CD,听着蒋老师
谈尸毗王割肉喂鹰、萨捶那
太子舍身饲虎,惠美把车停
在徐州路旁,放声痛哭。
因为爱,我们才有痛。
用蒋老师的话:苦难是化了
妆的祝福。我们正在上一堂
生与死的课程。
如是因缘,我们一群人
,包括旭原、惠美、思敏、
恩仁等,常常和蒋老师聚会
,谈论《此生——肉身觉醒
》的整编和设计,说是讨论
,毋宁是蒋老师对我们的慷
慨布施,我们听他说一则又
一则的敦煌故事、一则又一
则深刻的心情和知见,仿佛
,蒋老师为我们开了一个生
命私塾!我们也怀着私淑的
心境,凛然而又温柔地编就
了《此生——肉身觉醒》这
本书。
二○一二年,《只为一次
无憾的春天》与原出版社合
约到期,蒋老师把这本书交
给有鹿文化重编新版,并决
定改书名为《此时众生》。
五月,林文月老师为《此时
众生》写的序文,从美国寄
来’我们开始正式进行重编

“此时”,既是蒋老师文
章中书写的那个时刻,也是
读者阅读交感的这个时刻。
蒋老师眼前心中的草木节气
、山川大地和有情众生,何
尝不是我们心中有情而能映
现返照的“众生”?此时’因之
变得普遍平等久远;肉身缘
分,因为有情,可以祝福并
且倡报众生!
我以为,这是蒋老师更
替书名为《此时众生》的心
情吧。读着林文月老师的序
,看着蒋老师《此时众生》
的一篇篇文壹,我们重现了
当年节气之秩序,我从每一
篇文章中,选出蒋老师的一
小段文句,仿若我们于人间
作为有情众生如是因缘的印
记。
那么,此时,作为有情
众生之一的我们,也和蒋老
师一起经历了人间的变与不
变。变的是时空节气,不变
者唯真心至情而已。
写这篇“编者后记”,删
掉了许多文句,竟于凌晨之
时,悲欣交集,想到蒋老师
住院期间,我多次为他抄《
普门品》以为康健之祝愿,
我是如此对观世音菩萨说:
“菩萨,蒋老师布施了美和
真心,请你他得康健,能在
人间布施更多更久远!”
那么,此时,我愿祝福
每一位朋友,心开意解,心
中映现人间值得凝视的百般
美好,以及痛苦之必可度过
,凭借着美和真心,度一切
苦厄,像蒋老师的诗句:
我愿是满山的杜鹃
只为一次无憾的春天
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八日
凌晨
精彩页
月桃
安坑的后山,可以从新店上去。沿着落满桐花的小径走,到了高处,可以眺望整个台北盆地,看到一条长长的新店溪汇流成淡水河,看到远远的关渡、八里一带的河口,浩浩荡荡。
“晴朗的日子,可以看得更远。”S说。
很久没有在这样的高度看自己居住的地方。因为距离远,人为的建筑物显得很小。车道纵横,密聚的房舍,看起来都像玩具。因为远,人与人彼此挤压得不快乐,也不明显。走到高一点,还可以感觉到山脉起伏,感觉到河流蜿蜒而去,感觉到日光和云的影子在城市的上空缓缓移动。
旋子,很久没有听到山风吹起来的松涛,哗哗在我耳边回响。
我平日究竟在听什么?我还听得见松间的风声吗?
我平日究竟在看什么?我多久没有来山里看五月漫天飞舞的油桐花?我多久忘了走来这山路?登山的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林间小路,曲曲折折,高高低低,可以一直翻过山头,下到土城。原来以为新店和土城距离很远,却只是山头的两边。在交界的高处,指一指这边说:是新店。指一指那边说:是土城。天宽地阔,心中无挂碍,可以这样指点江山。
山路旁的树枝上缠结着一些黄色的布条,是登山的人做的标志。标明位置,指引方向,注明到下一个目的地的里程。山路一级一级的石阶修缮得很好,石阶两旁栽种了孤挺花;喇叭形的红色花朵从一枝挺直的茎干上端向四边绽放。孤挺花是庭院的花,这样沿路栽种,似乎是有人特别用心栽培,也使荒野的风景多了一点人间的气息。
我更喜欢月桃。因为是山野原生的品种吧,妩媚泼辣中带着诱惑人的野气。狭长油绿的叶子,有一点像姜花,却更芜杂率性。民间常用月桃的叶子包粽子,也用来衬垫在新蒸好的米粿下面,米谷的香气中就渗透着叶子一整个夏日阳光雨水的辛辣芬芳。
月桃的花,瓷白色,一枝花茎上结了几十朵花苞。每一朵花苞尖端一点点红,红得触目心惊,红得像民间喜庆的颜色。白色的花常以香气诱引蜂蝶,月桃的香味足够浓郁,却在花瓣尖端还要标记醒目的红,好让昆虫更准确地辨认。
旋子,生命存在的目的这么单纯。生命华丽或凄伤,也只是绕着这么单纯的目的打转而已。
月桃开花累累,整串花蕾向下弯垂,仿佛承担不了如此盛放的重量。我走近细看,盛放的花蕾瓣膜上还渗沁着透明的黏稠液体。欲望如此真实,欲望活着,欲望交配,欲望传延生命。我们称为“爱”或“伦理”的命题,也许在植物或动物、昆虫的世界会呈现出更单纯的本质。
月桃是俗艳之花,它显露出太直接的欲望本质。很少人把月桃插在瓶子里,做装饰或供养。不经修饰的欲望也许使人害怕,月桃的俗艳喜气是适合开在荒野的,也适合做民间喜庆的食物,沾带饱含着大地日月山河的活泼。
等夕阳落了山,最后一点赭红的光在林隙渐渐退去。天色暗到不辨路面,只有月桃洁净皎白,仍在风中静静摇摆。 P7-1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此时众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蒋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0488611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9-02-01
首版时间 2019-02-01
印刷时间 202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376
CIP核字 2018228233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25
印次 7
出版地 湖南
208
151
17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2:0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