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内容
编辑推荐

各式各样的间谍故事纷纷上演。恐怖,各种各样的暗杀破坏足以使你惊悚;刺激,行走在利刃上的一次次历险让你心惊肉跳;悬疑,每一个间谍故事都不逊于一部侦探小说。

朱海峰编著的《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把从古至今的间谍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了一次梳理,并从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呈献给读者,与你共享间谍世界的惊悚与神秘。

内容推荐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由朱海峰编著。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讲述了:

近现代战争中,人们更是大量地使用间谍。“一战”、“二战”时期,在人类战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同时,人们对间谍的利用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战”中,法国成功破译德军的密码,使兵临巴黎城下的德军功败垂成。而日本更是频频利用间谍煽风点火,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最成功的是希特勒,他为了入侵苏联而利用反间计使对手在大清洗中疯狂自残。

“二战”炮火硝烟的背后,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间谍故事。珍珠港事件,日本间谍让美国人心痛,而美国间谍也立即在中途岛大战中还以颜色。诺曼底登陆、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每一次战役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或几个曲折的间谍故事,“肉馅计划”、“弗兰顿计划”、“铜头蛇计划”……每一个匪夷所思的名称背后,又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

“二战”硝烟落尽,一场战争的结束,却意味着另一场更加激烈的战争的开始。国与国之间在台前满脸堆笑,在背后却利用间谍进行着激烈的攻防。中情局、克格勃,神话的制造者们继续书写着他们的间谍神话。摩萨德,间谍机构的新贵已经让人胆战心惊。笑脸背后的阴谋,冷酷背后的责任,是是非非,纠缠进离奇的间谍故事。

目录

冷兵器时代的阴谋

当心希腊人的礼物——木马屠城/3

一个苹果引发的战争/3

木马:不怀好意的礼物/4

屠杀从特洛伊人梦中开始/6

最是那可堪亡国的温柔——吞艳的颠覆/8

最是那可堪亡国的温柔/8

西施倾国两相欢/9

玉殒香未消/11

秦赵间谍影重重——无处不在的离间计/13

一场四十万大军的“葬礼”/13

秦赵战争背后的手腕/14

哀之而不鉴之/15

汉尼拔的“极盛帝国”与“滑铁卢”——成亦“谋”,败亦“谋”/17

细致入微的战略部署/18

狼烟起,军情突变/19

间谍中的天才——唤醒不列颇的“竖琴手”/22

维京人军队里来了个“竖琴手”/22

间谍中的天才,帝王中的能手/23

清太宗导演民族英雄的悲剧人生——后金版“蒋干盗书”/26

忠肝义胆何处是/26

大明王朝:谍影重重/27

万事俱备,只欠一“刀”/28

痛恨,还是感谢/29

“童贞女王”的间谍网——女王的保护神/31

英伦谍史的一面旗帜/31

“谍网”恢恢,疏而不漏/32

近代战争中的诡诈

清朝,不设防的国家——日谍加入无人之境/37

把脉陆海,风云将起/37

千防万防,家贼难防/38

烽烟未起,胜负已明/39

天山脚下的情报流失——“宝地”争夺战/42

科学考察的背后/42

“日不落帝国”的谍影八十年/43

长袖善舞,多谍善武——日俄战争中日谍的精彩表演/46

日本人“守株待兔”/46

散落大陆的“樱花瓣”/47

致命的脱衣舞娘——“一战”中法国最大的间谍案/50

滴血的钞票/50

永载谍史的灵光:213515/51

玫瑰一枝溅血红/52

破译胜败的密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法德密码战/55

决定胜负的电文/55

法国最有远见的战争投入/56

被密码出卖的德国/57

惊酲中国东北的爆炸——日谍弄巧成拙/59

机关算尽,枉送了大帅性命/59

东北在悲剧后醒来/61

祸起萧墙,摄外必先安内?——纳粹的反间计/64

苏联的那场血雨腥风/64

有人欢喜有人愁/65

海德里希吃定斯大林/66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67

“二战”,间谍活动的巅峰

不列颠生死存亡的“密钥”——厄尔特拉/71

考文垂,不设防/71

解密“恩尼格玛”/72

不列颠生死存亡的“密钥”/73

双重间谍的“无间道”——忠诚与背叛/76

初秋夜,请君入网/76

囚徒与军情局的博弈/77

双重间谍的“无间道”/78

周末的特殊“演习”——珍珠港梦魇/80

演练一场游戏,准备一场战争/80

珍珠港长了日本人的眼睛/81

“演习”间,灰飞烟灭/83

掐断希特勒的海上生命线——弗兰顿计划/85

英雄救美/85

得到的不仅是地图/86

波尔多港在凌晨“沉没”/87

一渡多折的密码盗窃行动——月亮女神在行动/89

关色是她的通行证/89

智慧是她的武器/90

里应外合/91

业余问谋奉献的“土豆”——拯救伦敦的情报/9B

无法起飞的导弹/93

拯救伦敦的“土豆”/94

业余间谍的专业精神/94

踏破铁鞋绘图纸/96

一谍能抵数万兵——忠诚的背叛者/98

想当间谍不容易/98

复活节的礼物/100

背叛是因为忠诚/100

腿软的“远跳”——希特勒与三巨头在德黑兰的暗战/102

德黑兰:风声鹤唳/102

“会议改在明天”/104

没有跳“远”的“远跳”/104

稽获“孔雀”的恢恢天网——为珍珠港复仇/106

山本最后的“大餐”/106

锁紧目标/107

都是密码惹的祸/108

“希特勒的炸弹”胎死腹中——釜底抽薪/111

核弹未出,阴云已布/111

她会演戏,更会导戏/112

廷斯贾克湖:希特勒核梦想的终点/113

无中生有的党美骗局——肉馅计划/115

特殊的少校,特殊的任务/115

假作真时真亦假/116

只缘“情报”遮慧眼/118

“卫士”助“霸王”成功——诺曼底两岸的谍影/120

卫士计划/120

以假乱真/121

深入虎穴/122

让情报“搭便车”/123

间谍王子的无声战争——“鼹鼠”传奇/125

初入“谍”场/125

“贼”去捉“贼”/126

谁放走了“鸟儿”/126

“间谍王子”一身是胆/127

“二战”后,不断续写的间谍传奇

亚洲第一间谍的离奇叛逃——“隐面人”/131

克格勃的亚洲第一号/131

满腔怨恨洒向叛逃路/132

中情局一颗无奈的棋子/133

摩萨德的复仇行动——万里大追杀/136

十年潜伏,一朝被捕/136

迟到了十五年的审判/138

荧苏缓和之际的“烫手山芋”——U—2间谍飞机事件/140

艾森豪威尔的“五一”献礼/140

美国人没有了招架之功/142

赫鲁晓夫有心,艾森豪威尔无意/143

不欢而散的美苏“蜜月”/144

中情局带给美国的难堪——猪湾事件/146

美国的傲慢/146

梦断吉隆滩/147

冲冠一怒为“猪湾”/149

肯尼迪的伟大剧作——修筑冷战的培/151

谁来背黑锅/152

美国人偷着乐/153

“功”在苏联,利在北约/153

失踪的“响尾蛇”——克格勃的得意与失败/155

“投桃报李”的计划/155

偷“蛇”行动/157

克格勃乐极生悲/158

摩萨德移花接木——“诺亚方舟”行动/16D

一纸救命的订单/160

瞒“法”过海/162

克格勃最奇特的谍案——换妻行动/164

尼克松的独角戏/164

不光彩的换妻任务/165

不堪回首的成功/166

尼克松落败的政治间谍橐——水门事件/168

山雨欲来风满楼/168

满心不安,踏上不归路/170

18分半钟的空白磁带/171

“上帝复仇”,九年不晚——摩萨德追杀“黑九月”/173

“上帝的复仇”/173

追杀:充满艺术韵味地进行/174

萨达姆核梦想的破碎——巴比伦行动/178

打草未惊蛇/178

磨刀霍霍向核武/179

剑指巴格达/180

巴比伦行动后的地震/181

“难念的字”——布什的一场划算交易/183

用金钱砸通阿富汗/183

花美国人的钱,为美国人推磨/184

中情局和美军唱双簧/186

附录/188

试读章节

惊醒中国东北的爆炸——日谍弄巧成拙

日本人以为暗杀掉一个人会让一个民族屈服,他们打错了如意算盘。皇姑屯事件不仅没有让日本人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惊醒了沉睡的东北三省,让那里的人民竖起了抗日的大旗。

时间:1928年

地点:中国东北

人物:川岛芳子

关键词:暗杀

1928年6月3日凌晨1时,张作霖离开北京,4日清晨5时30分,张作霖专车进入沈阳皇姑屯,在南满路与京奉路交叉路桥下,突然“轰”的一声巨响,一整节车厢都飞上了半空,落下的时候桥塌车毁。吊桥桥板塌下,刚好压在第三、四、五节车厢上。火车被炸后,现场尸骸累累,惨不忍睹。张作霖受重伤,并因伤重于上午10时去世,享年56岁。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皇姑屯事件。

被炸的吊桥桥板分为三节,柱外包以钢骨水泥,厚六尺,而火车通过桥下,若非用电流计算时间,若非受过专业训练的间谍操作,不可能如此准确,而这已经明白无误地表明是日本间谍所为。

机关算尽,枉送了大帅性命

张作霖,人称“东北王”,由土匪起家,在不长的时间里就从一个“山林野大王”摇身一变,成了一代枭雄、真正独霸一方的“土皇帝”。

张作霖虽出身绿林,没有读过书,可他深知国家民族大义,他遭此厄运的最大原因是他未能执行所谓“二十一条中有关南满、东蒙古农工业的中日新约”部分。日本人曾威胁张作霖说:“你要真不接受,日方当另有办法。”张反唇相讥,答道:“怎么说!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尽管拿出来,难道又要出兵吗?我姓张的等着你好了!”

1928年,国民政府军北伐,奉系交战不利,张作霖决心退出北京。日本对这种局面很不安,派芳泽曾秘访并威胁张作霖,劝他接受日本的条件,张作霖说:“我姓张的不会卖国,也不怕死。”

当时关东军的司令官是村冈长太郎,他认为张作霖是日本控制东北的最大障碍,所以村冈决定亲自主持暗杀张作霖。后被河本大作否定,他认为北京耳目众多,暗杀工作不易掩匿,所以改在张作霖返回东北时行动,即由河本担任行动总指挥,由神田、富田两大尉负责勘定地点,由工兵队长管野负责装置电流炸弹,由独立守备队长东宫负责发放电流,由荒木五郎率领行动员准备在爆炸后若张作霖不死再临时砍杀。此外,日本驻北平武官建川美次和田中隆吉负责调查火车组织与张作霖的启程时间,同时派出大批暗探在山海关、锦州、新民屯等地布防。

在皇姑屯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人是川岛芳子,川岛芳子与张作霖有着深仇大恨。张作霖的意图是打进关内并希望“统治天下”,他的这个图谋使自己在东北和不少人结了怨。他独霸东北觊觎中原的图谋与川岛芳子恢复大清的梦想严重冲突。

川岛芳子原名金璧辉,是清王朝最后一代王族肃亲王之女,排行十四。三岁时被生父当做“小玩物”,寄养于曾任清室顾问的日本人川岛浪速家中,认川岛为义父,易名川岛芳子。按照川岛芳子父亲和义父的设想,东北和蒙古独立出去就可以作为复辟大清的“基地”,以此为基础,总有一天大清还可以东山再起。

但没有“东北王”的同意,在这块土地上的所有图谋都不可能成功,而张作霖压根就没想过有人会向自己索要地盘。在张作霖的阻碍下,肃亲王终于在抑郁中驾鹤归西了。“满蒙独立”因为张作霖的阻碍成了一个神话,川岛芳子自然对张作霖恨之入骨。所以,在这次暗杀行动中,川岛芳子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28年春末,何本大作召见了川岛芳子,向她介绍整个计划,让她尽快查清张作霖由北平返回奉天的准确时间。经过一番秘密活动后,川岛芳子发现张作霖的防备十分严密,很难有机会接近他身边的人,但十分走运的是,川岛芳子结识了张作霖新娶的天津名妓马月清,终于从她身上打开了缺口。

川岛芳子女扮男装,从北平赶到天津,找到了马月清曾经待过的天宝班妓院。进入天宝班后不惜重金买通了老鸨,了解到马月清的许多生活习惯、个人爱好。摸清了马月清的底细后,川岛芳子返回北平,将准备好的金首饰送给马月清,博得了马月清的欢心并取得她的信任,从而得知张作霖最近返回奉天的详细情报。

关东军本部收到川岛芳子发来的情报后,经过紧急策划,最终在皇姑屯将张作霖炸死。关于事件发生后的掩饰,日本亦有安排:日本兵迅速赶到现场,以抢修铁路为名销毁了现场证据;由浪人安达隆盛觅得中国失业军人刘载明,还抓了两名抽大烟的中国人,诬陷他们是北伐军派来搞爆炸的案犯,由日兵押到皇姑屯在吊桥下用刺刀杀死了。

东北在悲剧后醒来

为了斩草除根,何本大作又密切注意少帅张学良离京回奉天的时间,准备暗杀张学良。沈阳军署于1928年6月4日中午和在北京的少帅张学良联络,请其火速返沈,而张学良亦已获悉皇姑屯事变。奸诈的何本大作做梦也没想到,张学良会化装成一个伙夫,搭乘火车由北京赴沈阳,经过南满路检查站时,步行绕过,再换乘汽车直驶沈阳,径入帅府。

张作霖没立遗嘱,但张学良能模仿张作霖的笔迹,所以伪造了遗嘱:“余不幸归途遇险,今病势已笃,殆朝暮间人矣。余自京发从军,早自誓以身报国,今年五十有六,死已非天,唯是报国之志未遂,不免耿耿尔。今以奉天重任付之学良,望汝善为料理,延聘贤良,修明内政,以慰父老悬悬之望,更望我袍泽同仁,事事以国家人民为重,戮力同心,精诚团结,余身虽死,亦瞑目矣。”根据这份伪造的遗嘱,张学良就任东北保安总司令。

对于刺杀张作霖这件公案,日本国内也掀起了轩然大波,关东军如此作为显然把张学良推向了抗日的一面。但日本的田中首相屈于少壮军人的恐吓,最后不得不以“张案经过周密的调查,发现关东军并未牵涉在内”的含糊语句结案,并且呈报昭和天皇。

林久治郎于6月29日、7月18日两次谒见张学良,7月19日更把田中的意旨面送给他,传达了日本要求张学良结好日本,不要倾向国民党的意旨。张学良看了田中的三点建议,说:“我是不是可以把日本不愿中国统一的意见,或东北不能易帜是由于日本的干涉这项事实报告国民政府?”因为从纯外交上而言,这就是干涉中国内政,林久治郎避不作答。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不顾日本的反对,毅然宣布“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旗易帜”。至此,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日本制造的皇姑屯事件,将原本处于朦胧中的东北人狠狠地向抗日方推了一把,真可谓“偷鸡不成蚀把米”。

谍海掠影

在皇姑屯事件中,一个叫满洲阿菊的日本间谍立了大功。满洲阿菊原名河村菊子,自幼被父亲送进妓女间谍学校培养。后来,日本情报机关便派她潜入中国展开间谍活动。1928年,河村菊子奉命参与皇姑屯事件的“善后工作”。当时,张学良正在东北地区严查此案,发誓要抓到杀害父亲张作霖的仇人。由于日本人担心参与此事的汉奸刘载明泄密,决定把刘载明弄到大连后处理掉。他们派出河村菊子,让她与刘载明扮成一对中国富商夫妇,成功混过了东北军的检查,乘火车连夜逃到了大连。火车刚一到站,河村菊子就把刘栽明交给了大连的日本宪兵,刘载明此后下落不明,河村菊子因此立了大功。

P59-63

序言

战争不仅是勇气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智慧与智慧的争斗。“上智为间”,“用间”是对人的智慧和勇气的综合考量。据记载,在古埃及法老拉姆西斯二世的碑铭中,已使用了“间谍”一词;古代印度的谍报理论比较发达,在《吠陀经》和《政事论》中都有论述;希腊人对间谍的使用历史悠久,很早就发明了一种称之为“天书”的密码通信;被尊为历代兵家之祖的孙子在战争中非常重视间谍的作用,他在《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写道:“故用间有五:有乡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故明君贤将,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此兵之要,三军之所恃而动也。”

在历史上,间谍(卧底)的使用曾无数次改变历史进程。木马计,希腊人甜蜜的礼物使特洛伊变为一片废墟。而汉尼拔这个善用谍报的专家,更是在被双重间谍出卖后遭遇“滑铁卢”,使整个迦太基在与罗马的争霸中江河日下,最终淡出了历史的舞台。在中国的战国时期,秦国的间谍充当了秦统一六国的先锋,在长平之战中,秦国的间谍让赵国临阵换将,使自己在战略上赢得了先机。在最后的秦赵对垒中,秦国又是利用反间计,让赵国自诛李牧,扫平了秦统一六国的最后一道障碍。三国的周瑜,雄才大略,在“用间”上更是高手,他先用反间计,让曹操诛杀蔡瑁、张允,又用苦肉计,让曹操几十万大军灰飞烟灭。在中国的明朝时期,当袁崇焕阻挡住了后金向明朝进攻的铁蹄,阻挡住了皇太极入主中原的步伐时,皇太极同样利用间谍,让大明皇帝自毁长城,使明王朝毁灭。

近现代战争中,人们更是大量地使用间谍。“一战”、“二战”时期,在人类战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同时,人们对间谍的利用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一战”中,法国成功破译德军的密码,使兵临巴黎城下的德军功败垂成。而日本更是频频利用间谍煽风点火,充当侵略中国的急先锋。最成功的是希特勒,他为了入侵苏联而利用反间计使对手在大清洗中疯狂自残。

“二战”炮火硝烟的背后,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间谍故事。珍珠港事件,日本间谍让美国人心痛,而美国间谍也立即在中途岛大战中还以颜色。诺曼底登陆、北非登陆、西西里登陆,每一次战役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或几个曲折的间谍故事,“肉馅计划”、“弗兰顿计划”、“铜头蛇计划”……每一个匪夷所思的名称背后,又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

“二战”硝烟落尽,一场战争的结束,却意味着另一场更加激烈的战争的开始。国与国之间在台前满脸堆笑,在背后却利用间谍进行着激烈的攻防。中情局、克格勃,神话的制造者们继续书写着他们的间谍神话。摩萨德,间谍机构的新贵已经让人胆战心惊。笑脸背后的阴谋,冷酷背后的责任,是是非非,纠缠进离奇的间谍故事。

于是,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间谍悉数登场。美艳,从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到“清晨的明眸”玛塔·哈里,再到“月亮女神”辛西娅,使战争不再让女人走开。狡诈,从“百眼巨人”沃辛汉到“间谍王子”菲尔比,在无间道中演绎他们的智慧传奇。

各式各样的间谍故事纷纷上演。恐怖,各种各样的暗杀破坏足以使你惊悚;刺激,行走在利刃上的一次次历险让你心惊肉跳;悬疑,每一个间谍故事都不逊于一部侦探小说。

本书把从古至今的间谍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了一次梳理,并从中精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呈献给读者,与你共享间谍世界的惊悚与神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上被封杀的卧底事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海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2181536
开本 16开
页数 1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35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109
丛书名
印张 13.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50
175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