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名作名译
内容
试读章节

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是一个对自己很诚实的人,他不能欺骗自己,硬说他对自己的行为感到后悔。他,一个三十四岁的、英俊多情的男人,他不爱自己的妻子,不爱这个只比他年轻一岁的、五个活着的两个死去的孩子的母亲,对此他现在并不感到后悔。他只后悔自己没能更好地瞒过妻子。然而他感受到了自己处境的全部分量,并且也为妻子、孩子和自己感到遗憾。若是他早料到这事会如此激怒她,或许他有办法把自己的错事更好地瞒过,不让妻子发觉。显然他从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他已隐隐觉得,妻子早就发现他对她不忠,而又假装没有看见。他甚至觉得,她,一个已经衰老、风韵毫无的、普普通通的女人,仅仅是家庭中一个贤良的母亲而已,公平地说,应该谦虚点才是。而结果竟完全相反。

“唉呀,真糟糕!唉,唉,唉!真糟糕!”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一筹莫展,反复地自言自语说,“而这以前一切都是多么地顺利,我们日子过得多好啊,她因为有这些孩子,既满足又幸福,我什么也不去妨碍她,让她随意去料理孩子和家务。的确,糟就糟在她是我们家的家庭女教师。真是糟糕!追求自己家里的女教师,这总有点儿庸俗、下流。可这是一个多漂亮的女教师啊!(他生动地回忆着罗兰小姐那双狡黠的黑眼睛和她的笑容。)但是她在我们家的时候,我什么也没让自己干过呀。顶糟糕的是,她已经……这一切可真是的,好像故意跟我过不去!唉,唉,唉!但是怎么、怎么办呢?”

除了生活对一切最复杂最无法解决的问题所能给予的那个答案之外,再没答案了。这个答案是:日子总得过,也就是只好把一切忘却。此刻再用睡梦来忘却已不可能,至少得等到晚上;重新回到那音乐声中,那长颈玻璃瓶女人所唱的歌声中,也不可能;于是,就必须像做梦一样过眼前这日子,好忘却一切。

“走着瞧吧。”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对自己说。然后他站起身来,穿上深蓝色绸衬里的灰色晨衣,甩过腰带穗子打了一个结,给自己宽阔的胸腔里满满地吸进一口气,两只向外撇开的脚,那么轻盈地托住他丰满的躯体,迈开习惯了的精神饱满的步子,走向窗前,拉开窗帘,使劲地摇了摇铃。随着铃声,走进来一位老朋友,他的贴身仆人马特维,手里捧着衣服、皮靴和一封电报。跟着马特维又进来一个捧着理发用具的理发师。

“衙门里有公文送来吧?”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先接过电报,一边坐在镜前,一边问。

“在桌子上。”马特维回答,他若有所问地望了老爷一眼,目光里带着同情。稍等片刻,又浮起狡猾的微笑添了一句:“出租马车行的老板派人来过。”

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什么也没回答,只是在镜子中瞅了马特维一眼;从他们镜中相遇的目光里显然看出,他俩是心照不宣的。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的目光仿佛在问:“这你干吗要说?未必你不知道?”

马特维把两手插进他短上衣的口袋里,摆开一只脚,默默地、温厚地、微微含笑地注视着自己的主人。

“我叫他们下个礼拜天再来,这以前别来白麻烦您,也麻烦自己。”他说了这句明明是早就准备好的话。

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懂得,马特维是想说句好笑的话,逗引他注意自己。他拆开电报,读过,猜测着更正了几个时常搞错的字,这时,他脸上闪起光来。

“马特维,安娜·阿尔卡季耶芙娜妹妹明天就来啦。”他让理发师那只发亮的胖乎乎的手停住一会,才说。那只手正在他长长的拳曲的络腮胡子当中开出一条红扑扑的道路来。

“谢天谢地。”马特维说,这回答表明他跟主人一样,了解这次来访的意义。也就是说,安娜·阿尔卡季耶芙娜,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的这位亲爱的妹妹,能促使夫妻和好。

“一个人来,还是跟姑爷一道?”马特维问。

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不好说话,因为理发师正在刮他的上嘴唇,便竖起一个手指头,马特维对镜子点了点头。

“一个人。安排住楼上?”

“你去禀告达丽雅·亚力山德罗芙娜,她会吩咐的?”

“禀告达丽雅·亚力山德罗芙娜?”马特维似乎有所怀疑地重复说。

“对,去禀告。把电报带去。回来告诉我,她怎么说。”

“您是想试探一下呀。”马特维懂了,但他只说:

“遵命。”

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已经梳洗完毕,正要穿衣服,这时马特维慢腾腾移动着他吱咯作响的长靴,手里拿着电报,回到屋里来,理发师已经走了。

“达丽雅·亚力山德罗芙娜吩咐禀告您,说她这就要走了。随他,就是说随您,高兴怎么办就怎么办。”他说。他只用眼睛发笑,还把两只手插进衣袋里,歪着个头,盯着主人看。

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默不作声,随后他那漂亮的面孔上显出一种温和而又有几分可怜的微笑。

“嗯?马特维?”他说,一边摇着头。

“没关系,老爷,总会有办法的。”马特维说。

“会有办法的吗?”

“总会有的,老爷。”

“你这么想?那儿是谁呀?”斯捷潘·阿尔卡季伊奇听见门外女人衣襟的窸窣声,问道。

P4-6

目录

导读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第六部

第七部

第八部

序言

列夫·托尔斯泰(一八二八—一九一〇)是十九世纪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是世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天地中最后一座也是最为高大的山峰。在对全世界文学有巨大影响的俄国文学中,他是创作时间最长,作品数量最多,影响最深远,地位也最崇高的作家。他是人类文化史上少数的巨人之一。

在托尔斯泰全部作品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宁娜》、《复活》是三个里程碑,也是他的三部代表作。《安娜·卡列宁娜》在这三部代表作中有其特殊的重要性,它是三部巨著中艺术上最为完整的一部,并且体现着托氏思想和艺术发展道路的过渡和转变,可以称之为代表作中的代表作。现在,我能把这部译本呈献在读者面前,感到非常快慰。当然也很愿意借这个机会向读者谈一谈我对这位伟大作家和这部伟大作品的粗浅的认识和感受。

托尔斯泰一八二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在一个贵族地主家庭,他的一生是充满激情、充满矛盾、不断追求、不断探索的一生。他自幼热爱劳动,在与农民和自然接触中初步形成自己世界观中某些重要的基础,十八岁时他放弃大学学习,回家致力于改善农民生活,但因他身为地主,主观与客观上均困难重重。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初,他毅然投军,去高加索作战,企图深入生活,进一步了解人民。这时他开始写作,并一举成名。这时期在《一个地主的早晨》等作品中,他提出了地主阶级与农民的矛盾问题。一八五七年他赴西欧考察,对西方文明中阶级压迫的一面深感厌恶,这种情绪表现在短篇小说《卢采恩》中。回国后他致力于在他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内为农民办学,想以此找到社会的出路,后来又为此再次出国考察。一八六一年农奴制改革时,他因为维护农民利益而遭到宪兵的搜查。在六十年代,当他三十五岁至四十岁之间,基于自己对人民在历史中的地位的思考,他写出不朽的《战争与和平》。我们面前这本深刻反映出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也反映出作家自身思想的矛盾与发展的《安娜·卡列宁娜》是七十年代中期写成的。他的世界观的彻底转变是在八十年代他写作《复活》的时期,这时,他毅然放弃贵族立场,成为俄国千百万宗法制农民的代言人,誓与政府和教会为敌。这一阶段中他除《复活》之外还写出了《伊凡·伊里奇之死》、《黑暗的势力》、《教育的果实》等作品,强烈控诉黑暗社会,也表现出他在自己思想深处严肃的探索和深刻的矛盾。这时他的“托尔斯泰主义”如宗教教义般传遍各地,他已经是一位名扬全球的伟人,但他为贯彻自己的信念,坚持从事种地、制鞋、劈柴等体力劳动,而他却不得不生活在一个奢华的贵族地主家庭环境中。他的妻子为他准备素餐的花费,并不比给他吃肉食更省钱,他身着粗布长衫和草鞋坐在宽敞的餐厅中吃蔬菜和米粉团子,而身后侍立的却是穿燕尾服的仆人。他陷于一种难以自拔的苦恼中。这一时期心灵深处痛苦的追求,反映在《克莱采奏鸣曲》、《魔鬼》、《谢尔盖神父》等作品中。这时他的名声与影响日益增长,俄国一位反动文人当时曾说:“我们有两个沙皇,尼古拉二世和托尔斯泰。尼古拉二世对托尔斯泰束手无策,托尔斯泰则能够动摇尼古拉二世的宝座。”一九〇一年当他七十三岁时,东正教教会开除了他的教籍,而这只是更加扩大了他的影响。一九〇八年全俄国对他八十诞辰的庆祝活动成为俄国各派政治势力的一场斗争。而声名显赫的托尔斯泰仍在自己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和不断的探索。一九一〇年十月二十八日,在经历长期剧烈的思想矛盾和家庭冲突后,托尔斯泰手执木杖,冒着漫天风雪走出家门,他要去寻求思想的出路和灵魂的安宁。然而他力不从心,数日之后,客死在一个小火车站上,终年八十二岁。这位复杂而又单纯、现实而又浪漫的伟大人物就此结束了他的一生。

……

内容推荐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是世界文学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她的巨大成就和影响是空前的,人们甚至把这部作品看做全面了解19世纪俄国社会的教科书。

列夫·托尔斯泰没有仅仅简单地描写一个爱情悲剧,而是通过安娜的悲剧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俄国社会中个人情感追求和社会道德桎梏的强烈冲突。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中创造了安娜、卡列宁、弗龙斯基、列文、基蒂、奥布隆斯基公爵等一系列在文学史上光芒四射的人物。女主人公安娜,为追求“真正的”生活不惜公然向整个上流社会挑战,她投入了巨大的热情,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安娜以深刻丰富的内心体验、强烈真挚的感情追求、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

编辑推荐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是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璀璨的瑰宝之一。小说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的悲剧,以及列文对改革的思考和探索,描绘出19世纪中叶俄罗斯从莫斯科到乡村的社会全景图,是一部经典百科全书式作品。同时,小说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尤其是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宁娜,她美丽、真挚、热情,内心感情丰富,充满生命活力,为追求幸福敢于反抗上流社会,成为世界文学史上至今尚未被超越的最美的女性形象之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娜·卡列宁娜(上下)/名作名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智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8988
开本 32开
页数 9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20
出版时间 2014-01-01
首版时间 2014-01-01
印刷时间 201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1.176
CIP核字 2013286209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32.2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6
4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4: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