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图书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第2辑)/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 |
内容 | 编辑推荐 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全面阐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军事学、法学、社会学、历史学、文化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种学科的研究视角和分析方法,准确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要根据对历史经验的正确总结、对当前形势的科学判断以及对国内外情况的深入比较,深刻论述六中全会的《决定》提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举措。 目录 韦建桦 理论工作者的庄严使命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社会建设与和谐社会理论 詹真荣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和谐社会思想研究 雷弯山 马克思恩格斯对空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超越及其价值 韦定广 和谐: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 王兰芳 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葛东升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国防和军队建设 鲍世修 建设和谐社会最忠实的践行者和最坚决的维护者 梁树发等 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初探 邱守娟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当代价值 包雅钧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任勇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转型:基于国家自主性的分析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 顾海良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李惠斌 和谐社会与公平正义 寺嘉意 论社会和谐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陈志尚 和谐——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特征和方法 李楠明 和谐思维与辩证法理论的创新 姜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发展 贾英健 和谐与价值认同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挑战与经验 李慎明 汲取世界各类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王伟光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杨金海 和谐社会建设:需要思考的几个理论问题 蔡拓 和谐世界与中国对外战略的转型 杨雪冬 改革路径、风险状态与和谐社会治理 颜鹏飞 西方“和谐与沖突主线”论与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董正华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智士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构造服务型政府 关志钢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生态问题思考 俞可平 社会公平和善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 李惠斌 和谐社会与公平正义 编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和谐社会建设(第2辑)/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俞可平//李慎明//王伟光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6849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86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2 |
出版时间 | 2007-03-01 |
首版时间 | 2007-03-01 |
印刷时间 | 2007-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3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616-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27 |
宽 | 150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36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