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月满花明不如情暖一场--至情至性的旷世佳人陆小曼
内容
编辑推荐

她,生于民国,惊才绝艳,颠倒众生。

她,敢于打破俗世礼教的藩篱,去追逐心中的自由与爱恋。

沈念所著的《月满花明不如情暖一场--至情至性的旷世佳人陆小曼》以人物传记的形式,写民国时期才女陆小曼的故事。看陆小曼如何在世人冷眼诟病下,凭百转柔肠,画出一颗平凡红尘里的女人心。

内容推荐

她是民国具有故事的女人,才高八斗,颠倒众生,却我行我素,一生为人诋毁。

她兼具丰采与文采、柔情与豪情,让徐志摩宠爱了一辈子,让世间形形色色的男子怀想了一辈子。

她曾在这世间飞扬与落寞,人们说她一生半累,但她有她的超脱,她不屑辩白。她的对手,只有岁月。

沈念所著的《月满花明不如情暖一场--至情至性的旷世佳人陆小曼》以云水禅意,写一个久经冷眼诟病的奇女子,凭百转柔肠,画一颗平凡红尘里的女人心。

目录

第一章 簪缨世家花独开

第二章 恨不相逢未嫁时

第三章 鸳鸯欢好同悲乐

第四章 不许人间见白头

第五章 红尘掠过,论陆小曼的交际

第六章 琼花飘落花事了

陆小曼——人生概要

试读章节

民国初年,袁世凯担任大总统时,曾下令逮捕了陆定和其他同盟会成员。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后,得益于同乡一个名叫汪洵的人推荐,陆定顺利地进入度支部(也就是后来的财务部)供职,二十多年来做过司长、参事、赋税司长等职务,更是一手创办了名噪一时的中华储蓄银行,可谓风头一时无两。

陆小曼的母亲吴曼华,小名梅寿,其祖上在清朝时期曾担任江西巡抚,父亲乃是常州赫赫有名的白马三司徒中丞第吴耔禾,由此可见,小曼母亲也是正儿八经的名门之后。

或许是因出身于书香门第,吴曼华从小便有较深的古文功底,陆定在贝子贝勒学校担任教师时,曾有一段时间,经常把贝勒们的功课带回家,交给妻子帮助批改。值得一提的是,吴曼华多才多艺,最令人称道的是那一手传奇的工笔画。成年后的陆小曼嗜画,显然是深受母亲的熏陶与影响。而她的名字“小曼”二字,也正来源于母亲。

出生在这样一个显赫且带有文学气息的家庭,小曼的名字自然不会差。试想,在那个时候,起名字关乎一个人在人世的命运,至今尚有老辈人希望能通过某个娟秀的名字,给自己的儿孙们带去一生的好运。寻常人家的女儿,或许会叫成个什么“红儿”“翠儿”“莲儿”的,可是陆小曼这样的家庭,却选择了一个“眉”字。

想来,古人有多少妙用眉字的诗词,比如李隆基的“眉黛不须张敞画,天教入鬓长”,写的是倾国倾城的美人;王涯的“不见乡书传雁足,唯看新月吐蛾眉”,写的是身处异乡,诗人对月怀人,浮想联翩,仿佛那弯弯新月就是娇妻的秀眉……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眉与目,都是女儿家的动情之物,那一低头,一蹙眉,抑或眉目传情、眉开眼笑,女儿家的娇羞之情、柔美之态,便生动形象地跳脱出来,可谓“呼之欲出,栩栩如生”。于是,第一次听到小曼的别名——小眉,便觉与一般女子有别,着实不俗。

要知道像陆家这般大户人家,无论是财富还是心力,养几双儿女绰绰有余。世间哪对有情人不想拥有自己幸福与爱情的结晶?又有哪个妇人不想从儿女的脸上,寻找自己昔日的模样?小曼的母亲曾生育九个孩子,其他几个都很不幸地在幼年或青年时死去,只剩下了排行第五的小曼。小曼作为陆家遗留在世上的唯一的孩子,更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小曼虽然存活了下来,却是自小体弱多病。或许是伤感于其他几个孩儿的天折,陆定和吴曼华夫妇对小曼是有求必应,真正是“含在嘴里,捧在手心”地呵护。生长在这样宠溺的家庭环境,小曼也就显得比一般女孩更加傲慢、任陛。

幼年时的小曼,生活在父母一手缔造的“温室”里。父亲像天,给予了小曼舒适、安定的物质生活;母亲像水,在艺术方面很好地陶冶了她的情操,让年幼的小曼渐渐长成一个兼具贵族气息与文艺气质的大家闺秀。

在外人看来,小曼的家庭环境是极好的,父亲博观、公正,母亲宽厚、包容,在这样的环境下,陆小曼快活而知足地成长着,并最终变成一位个性极强的小公主。

整个童年时代,小曼生活的关键词就是一个“宠”字。或许是陆定夫妇觉得这个女儿得来不易,甚至冥冥之中,上苍留存她在世上或许是带有某种特殊的含义,也就对小曼格外地恩宠。又恰巧她的小名叫作小龙——“宠”的宝盖头下不正是一个“龙”字吗?再加上此时的小曼只是个纤细瘦弱的小女孩,她像一棵娇嫩的禾苗一样,急切地需要雨水的滋润和阳光的照耀,亟需长辈的关切与呵护。

与其说小曼的降临是一场必然中的偶然,倒不如说她是上天恩赐的一份别致的礼物。于是,为了好好珍惜这份珍贵的礼物,陆定和吴曼华夫妇付出了所有的耐心与爱。

P3-P5

序言

前几年,也曾有位编辑联络到我,相商写小曼。出于对这个人物只有耳闻,没有了解,我果断拒绝了。没想到今年进入初冬时节,兜兜转转一圈,却还是遇到了她。两年过去,我看了许多民国女子谋生谋爱的故事,自己的生活也在遭遇着一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某个宁静的深夜,卧床而眠的我,因为太多心事未能熟睡,倾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雨声,不由得回到了民国时代,回首着小曼所历经的一切。

如今我年近三十,在世俗的束缚下,生命逐渐进入一个尴尬的阶段,想要彻彻底底走入世俗,却还放不下内心追求自由的执念;但倘若按照自我的意愿过活,却又不自觉辜负了父母殷切的希望。不知何时开始,好似我也走入一个两难境地。想到自己这般犹豫,竟不免怀思起小曼的决心、真诚以及那股充满活力的“任性”。

小曼是有决心的。刚刚成年,她在父母的安排下,成了一桩媒妁之言的牺牲品,尽管丈夫是赫赫有名的少将,却是小曼不爱的。婚后更因为俩人性格、脾气不合,使小曼无法继续忍受这样的婚姻。而徐志摩的出现,像是一道惊鸿惊艳了小曼的天空,她奋不顾身地爱了,不顾来自簪缨世家名声的压迫,只愿轰轰烈烈爱一场。甚至母亲强行将她“关押”,也丝毫不能阻止她那颗“一念既出,万山无阻”的决心。

她独树一帜,只想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小曼是有真心的。她爱徐志摩的方式,就是热恋时期给对方看到她的决心,不使他因为各种关系、世俗的眼光而质疑他们的爱情,所以最终她真的得到了一切。结婚以后,尽管公婆不愿接受,但她还是学着样子,本本分分地扮演她应该扮演的角色。因为身体孱弱,她始终未能给志摩一个孩子,但她写了很多的情书情话。或许她这样任性的人,上天注定不会让她一生安定——跟志摩结婚的最初,他们确实享受了一段难能可贵的甜蜜时光,然而她太真了,天真到婚后不想去做一个世俗的“守妇道”的女子。想一想,小曼来自大富大贵的家庭,自小出入上流社会,养尊处优,是绝对的大家闺秀,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也一并习得西洋文化,她,注定是不平凡的。婚姻不能改变她的生活习惯,于是她继续进出上海滩十里洋场,夜夜歌舞升平,拒绝跟随志摩回到文化环境较为传统的北京。

她的真,使她最终赢得了这场爱情,却也使她的爱情,如同一颗流星,短暂地惊艳众生之后,便从天际残忍地坠落。

志摩为满足她的喜好而疲于奔波,巨大的生活重压之下,他身心疲惫,最终遭遇空难,像颗流星,彻底从小曼的生命里消逝。

志摩的死使小曼犹如大梦初醒,她怀着悲恸的心情,开始关注他的那些心爱的诗,纵然他活着时,她连一句也不曾过问。

她的真,使她在志摩死后,重新活了一次。  小曼是难得的。她擅长绘画、翻译,文采过人,十几岁就已在上海社交界闻名。连当时北洋政府外交总长顾维钧都亲自前来聘请她。然而人们却把目光集中在她“别具一格”的爱情上,忽略了她这任何一项单拿出来,都足以秒杀绝大多数世人的才华。

关于爱情,与其说是上天有意安排小曼与志摩这段旷世绝恋,不如说是小曼这朵野玫瑰太过鲜艳,留在不识风情的王赓身边不啻于暴殄天物。

志摩去世以后,小曼没有再爱,她与翁瑞午互为精神上的安慰,但小曼不再付出真心。她后来迷上了“芙蓉”,因为失去志摩的打击令她唯有靠鸦片来麻木自己,维持生命。

小曼是平凡的。前半生轰轰烈烈,潇潇洒洒;后半生孤孤单单,冷冷清清,书画为伴,琴弦为友,走过大半生终于领悟生活的本质、人世的本真。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她的遗愿是跟志摩同葬,却最终未能如愿。洗尽铅华,素衣半生,她一辈子只扮演了一个角色——陆小曼。试问谁的人生字典中,没有过“失去”一词,只不过小曼的任性,让她付出了太过沉重的代价。

小曼是特别的。她出身高贵,却不慕富贵,年华最好的时候,她从未想过要找一个多么富贵的人来配自己,她爱的是志摩的热烈、真诚。世人的诟病、亲友的责难,她也从不放在心上,始终要做心里那个潇洒真诚的陆小曼,把人生紧握在手心。即便面对世人的误读与指摘,也从未想过为自己辩解,她选择了保持缄默直至死去。

可惜的是,太多人对她的感情生活津津乐道,却鲜有人珍视她的画作、文字,从那里读取她的一片真心。

小曼究竟因为什么被历史铭记的,我也不知。但我喜欢的那个小曼,是活在自己生命里的,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感情,无论何时拾起她的故事,从来不会像对于凤至、朱安那般,为其命运而惋惜。因为人活一世,最好的方式,就是小曼的活法——带着真,带着诚,从轰轰烈烈归于平淡,少女时是少女的模样,年华逝去,老妇时有老妇的淡定。纵然被一场残酷的变故改变了人生,也要背负着伤痛,踽踽前行。

历史的长河动荡不安,浪潮席卷着人流呼啸而过。小曼只是我们看过的那些故事中一个美丽的过客,而我们也仅仅只是她的一个不知名的看客。但是她的存在,却使我懂得,原来人生,还可以这样辉煌灿烂地度过。

这一世,陆小曼从繁华中走来,又在落寞中隐去,万丈红尘中掠过,一任那爱恨深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月满花明不如情暖一场--至情至性的旷世佳人陆小曼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沈念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青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5237105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6-05-01
首版时间 2016-05-01
印刷时间 2016-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36
CIP核字 2016051702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10
14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7: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