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名人传(少年版)/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是法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罗曼·罗兰所著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的合集,是世界传记文学作品中的典范之作。书中着力刻画了三位艺术巨匠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上历尽苦难与颠踬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凸现了他们崇高的人格、博爱的情感和广阔的胸襟,为人们谱写了一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英雄交响曲”。本书为少年版。

内容推荐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三部最著名的人物传说的总集,由写于1903年的《贝多芬》传、1906年的《米开朗琪罗传》和1911年的《托尔斯泰传》组成,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对这三位在文学艺术界拥有“泰斗”身份的传记主人翁做任何仰视性的叙述,也没有像大多数传记作家一样按部就班地追溯名人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地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相通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孤独、误解和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命运交响诗。

目录

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附录:

《名人传》导读

试读章节

他的身材矮小结实,生就运动员式的强健骨骼,额角隆起,前额宽广无比,乌黑的头发异乎寻常地浓密,好像梳子从未在上面光临,虬曲的发绺就像一堆堆乱蛇,以至于奥地利钢琴家邱尼小时候见到他,以为他是荒岛归来的鲁宾逊。他的眼神中,燃烧着奇异的激情,让所有见到他的人为之震慑。他往往用忧郁的目光向天凝望,仿佛在求索他苦苦思索的真理;他的宽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牙床结实得厉害,似乎可以磕破核桃,这使他的样貌有了狮子般的威严。他是谁?他是上帝派往人间的音乐天才,他是被痛苦与欢乐纠缠了一生的贝多芬。

路德维希·冯·贝多芬1770年12月16日生于科隆附近的波恩市的一座破屋的阁楼上,他的祖籍是弗朗德勒,父亲是一个整日沉缅于饮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用人,外祖父是厨师,母亲初婚时嫁给一名男用人,第一任丈夫死后才改嫁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从未像莫扎特年幼时那样,享受过家庭的温情。一开始,人生对贝多芬而言就是一场辛苦而凄惨的斗争。他的父亲很早就发现了贝多芬的音乐天赋,想利用长子的天份换得一家温饱,于是把他炫耀成一个神童。四岁时,可怜的贝多芬就被父亲强按在羽管键琴前,迫使他一天弹几个小时的琴,或者,给他一把小提琴,把他关在房间里不准出来。琴声一停住,迎接小贝多芬的定是父亲的斥骂和拳头。这样的学习音乐的压力让贝多芬透不过气来,差一点让他永远地厌恶这艺术。

年少时,贝多芬就得为全家人明天的面包在哪儿操心。十一岁时,他进了剧院乐团;十三岁时,他当了管风琴手。1787年,贝多芬失去了他崇敬的母亲。他的母亲一次次把他从父亲的戒尺和拳头下救出来,给了他最多的荫庇和关爱。母亲死于肺结核,当时这病的传染性很强,又没有特效药,一度,贝多芬怀疑自己也染上了这顽症,常觉身体不适;丧母之痛与身体上的痛楚加深了贝多芬的忧郁,使他看上去更为心事重重。十七岁时,贝多芬被迫担当起一家之主的重任,负责两个弟弟的教育责任,因为此时他的父亲已经酗酒成性,常常在演出中出丑露怯,贝多芬羞愧地央求父亲退休,为了怕父亲一拿到钱就去换酒喝,人家把父亲的养老金都交给了儿子,免得老贝多芬乱花。对父亲丧失尊严的怜悯,与对其醉醺醺的丑态的不屑,撕扯着贝多芬的心,在他心灵深处留下了永恒的印痕。

贝多芬在波恩的一户人家找到了精神上的依傍,那是他终身珍视的与布勒宁一家的友谊。可爱的埃莱奥诺雷·德·布勒宁小他两岁,他教她音乐,并引领她走向诗歌的世界,她是他忠诚的青少年时代的伙伴,两人称得上青梅竹马。埃莱奥诺雷后来嫁给了韦格勒医生,后者也是贝多芬终生的好友之一。多少年之后,他们一直保持着不离不弃的、恬静的友谊,贝多芬有什么困苦都会对韦格勒医生夫妇诉说,他们之间频繁通信,一直到老。当三个人都垂垂老矣的时候,友情更为纯朴感人,当然,这是后话了。

贝多芬的童年尽管非常悲惨,但他对童年,对童年生活过的地方,始终留有一种温馨而凄凉的回忆,他被迫离开波恩,前往几乎度过了其整个一生的维也纳,大都市维也纳以及其无聊的近郊,在贝多芬心目中,更比衬出了莱茵河畔的故乡的恬淡温馨。被贝多芬称作“我们的父亲”的庄严的莱茵河,的确,它是那么地生动,仿佛带有人性,仿佛一个巨大的灵魂,无数的思想和力量在河中日夜奔腾。在贝多芬心目中,没有什么别的地方比波恩更美丽、更雄壮以及更温柔的了。莱茵河以它那既温柔又深广的河水浸润着它浓荫掩映、鲜花开遍的堤坡。在这里,贝多芬度过了他一生中最早的二十年;在这里,他形成了他的少年白日梦——那二片片草原好像懒洋洋地漂浮在水面上,水雾笼罩着的白杨、灌木、垂柳以及果树,都把它们的根浸没在看似平静的水流中。高坡上的村庄、教堂乃至墓园,都似睁开好奇的眼睛在俯瞰着河岸;而在远处,七峰山在天空中勾勒出庄严的身影,山上已成废墟的古堡依旧矗立着,显现出沧桑而又古怪的轮廓。对于这片土地的爱,他从未淡忘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依然在梦想着与它重逢,叶落归根,可惜,未能如愿。贝多芬的博大而悲剧般的一生,在与其故乡的暌违中,显出了它苍凉的本质,他在给友人韦格勒的信中说道:“我的祖国,我出生的地方,在我眼里,它始终是那么美,那么明亮,与我离开它时一模一样。”

法国大革命爆发了,它开始席卷欧洲,点燃了贝多芬的心。波恩大学一时之间成为新思想的主阵地之一。1789年5月14日,贝多芬在这里注册入学,聆听著名的厄洛热·施奈德教授讲授的德国文学课,当攻克巴士底狱的消息传到波恩时,施奈德教授在课堂上朗诵了一首激情盎然的诗,点燃了学生们如痴如狂的热情。第二年,施奈德教授刊印了一本歌颂大革命的诗集,贝多芬和布勒宁的一家都提前预订了这本诗集。

1792年11月,由于战争迫近,贝多芬离开了波恩,迁往更安全、音乐氛围更浓的维也纳定居。迁徙途中,他遇到了向法国挺进准备镇压革命的里森军队,想必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又一次得到了激发,1796年到1797年,他把弗里贝格的战斗诗篇谱成了曲:一首《出征歌》和一首合唱曲《我们是伟大的德意志人民》。据此我们可以判断贝多芬站到法国大革命的对立面上去了吗?当然不能,摧枯拉朽式的大革命显然已经征服了世界,当然也征服了贝多芬。自1798年起,尽管奥地利和法国关系十分紧张,但贝多芬仍和使馆中的法国人过从甚密,他与刚到维也纳的贝多纳多特将军也交往甚多,受将军的影响,贝多芬从一个帝国拥戴者变成一名共和主义者,他开始拥护共和,而且这种政治上的进步倾向在后来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这一时期,画家施坦豪泽替他画的一张肖像,惟妙惟肖地传递出他当时的精神面貌。那是一张严峻的脸,洋溢着野心勃勃的烈焰。画中的贝多芬比实际年龄显得小,瘦瘦的,身姿笔挺,又高又硬的领子让他的表情愈发紧张,目光中有一股天才人物特有的睥睨不屑之气。是的,在此时,年轻的贝多芬对自身天才的价值已经有所预见。

1796年,他在日记中写道:“勇敢不屈!虽然身体不行,但我的天才将会得胜的……我已经二十五岁了,人必须在这一年表现出他完整的价值来。”与他接触的贵族夫人们说,这“来自波恩的乡下人”举止粗鲁,性格阴郁,说话时发音古怪,自负而又傲慢,但唯有几个密友了解贝多芬隐藏在这种傲慢形象之下的善良心地。他在给韦格勒的信中写道:“譬如说,我看到一个朋友手头拮据,如果我无钱立刻接济他的话,我就立刻坐到书桌前,开始谱曲,不多一会儿功夫,我就有钱帮他摆脱困境了……你瞧,这事儿多美。”随后,他又写道:“我的艺术应当使穷人得益。”

P3-6

序言

《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三部最著名的人物传说的总集,由写于1903年的《贝多芬》传、1906年的《米开朗琪罗传》和1911年的《托尔斯泰传》组成,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对这三位在文学艺术界拥有“泰斗”身份的传记主人翁做任何仰视性的叙述,也没有像大多数传记作家一样按部就班地追溯名人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地把握住这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相通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孤独、误解和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顽强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承受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伟大的命运交响诗。

“他的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这是与贝多芬心灵投契的罗曼·罗兰,为他最钟爱的贝多芬所下的一个定论,这句话也同样可以用来形容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一生。《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的人,不仅要有超凡才华,更要有坚韧不拔、“扼住命运咽喉”的意志,贝多芬用“苦痛换来欢乐”的精神,米开朗琪罗“人,生来是为了奋斗”的自我砥砺和预言,托尔斯泰“人皆是我的兄弟,马车夫也是,农奴也是”的博大襟怀,三位名人既脆弱又坚强的人生旅程,他们不为当时的人们所充分理解的思想境界,他们内心深处涌动的矛盾与痛楚……罗曼·罗兰以他激情澎湃的语言、爽快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与光明而勇往直前的大艺术家的形象,他本人,也是这个群体中的一员,他心灵的潮汐,与笔下的人物息息相关,同进同退,终于构成了笔下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景象,使本书成为少年读者直面命运挑战的必读书。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名人传(少年版)/传世经典必读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罗曼·罗兰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4643705
开本 32开
页数 2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08-09-01
首版时间 2008-09-01
印刷时间 2010-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11
丛书名
印张 7.875
印次 1
出版地 江苏
215
146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4 20: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