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情讲述的美妙感受和小小糗事,常常让你忍俊不禁!
作者李硕儒——国内较有名气的出版界业内人士和作家,带你去观察美国及至美洲的社会民生、文化风物、自然美景;带你去发现一个纷纭的美国华人世界。
以小窥大,表现了深刻的比较文化观与文化鉴赏力;以情动人,感情充沛地记述了自己及身边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将切身心得娓娓道来,更增添了作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图书 | 寂寞绿卡(风情旧金山) |
内容 | 编辑推荐 作者深情讲述的美妙感受和小小糗事,常常让你忍俊不禁! 作者李硕儒——国内较有名气的出版界业内人士和作家,带你去观察美国及至美洲的社会民生、文化风物、自然美景;带你去发现一个纷纭的美国华人世界。 以小窥大,表现了深刻的比较文化观与文化鉴赏力;以情动人,感情充沛地记述了自己及身边人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悟,将切身心得娓娓道来,更增添了作品的亲和力和感染力。 内容推荐 本书的作者是国内较有名气的出版界业内人士,后移民到美国。 以传统的文化视角观彼岸风情,有很多切身心得,且文字优美,情感充沛,自有一种感染力沉浸其间。 目录 总序 风情依旧 浪漫永在 于青 自序 幻之海 我看旧金山 寂寞绿卡 花园、House和小小 邻居的花园 飞来的乌和温迪的猫 永远的《胡桃夹子》 索画纪事 金门桥外有人家 照相 闲话(一) 闲话(二) 昙花印象 遭劫记 半缕缘——敬悼谢冰莹先生 家归何处? 回家 梦之谷 啊,矽谷,矽谷…… 矽谷女孩 野花三项全能 她们总有好主意 我的上司是位小ABC 电视剧:矽谷华人的第二伴侣 消遣中的悟 难解的魔方 裁员咏叹调 赶路 又是一天 雨季 癌患者的笑 美国恋情 游踪加拿大 生命大巡游 踏过埃温河 雨雾滑铁卢 “九一一祭” 话语天涯 我说浪漫 我们尽可放心地死 老照片 弱者说长强者道短 死生各重两不同 男人的沉默与无奈 生日的滋味 “操作”种种 李安话龙 渴望倾诉 善于倾听 学会欣赏 学会欣赏每一个人 难为人父 学会说话 婆婆心态 珍珠和尘土 话说绯闻 寻找和等待 谁大?谁小? 父亲们,儿子们…… 昨夜有梦 过往岁月的馈赠 忆念芍药居 傅雷之死和男人的苦涩 起自“草根”的大树 他劳作,他思考 遗忘的辉煌 宇宙大气象的哲思画卷 汪伦一哭 魂兮不老说三杰 我看“空中飞人” 意绪天涯 重逢的叙说 不狂的“狂人” 楚人楚歌 凄美的因子 写真与思考 读“巫”笔记 《扶桑》种种 车驾随想录 飞向清寂 试读章节 融通四海,彰显五洲,旧金山的街区建设和都市风情就是旧金山文化的大字标牌,难怪苏格兰作家史蒂文森说:“这儿的城镇本质上既不是盎格鲁萨克逊的,更不是美国的。美国佬和英国人都会觉得他们是生活在异邦的土地上。”“无论你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的,这个城市对你来说都是异邦的城市,到处是充满生气的异邦语言和异国情调,而人人又都生活得那么坦然自在。”他只说对了一半,我想补充和纠正的是:各个国家的移民都感觉到旧金山不是自己的本邦,可各国移民又都扎扎实实地感觉到她已经是你新的家园。因为她可以有你的房屋土地——只要你有钱有胆去买,因为她为你的节日你的氛围和你的语言空间。这一点,在各国各民族的节日纪念日最明显。 这是个节庆日最多的城市。每年一至二月,从唐人街到市政广场,中国年的气氛就醺醺而来,贴春联、买年历、挂红灯、摆年货……直到过年那天,就满街的舞龙舞狮,满街的烟花鞭炮。午后四时许,春节大游行的队伍就齐集各通衢要道,夜幕降临,那些由《西游记》、《白蛇传》等传奇故事中的人物组成的花车、旱船、高跷,那些华洋杂处的来自公司、银行、报社、电视台、柏克莱大学、旧金山州立大学、旧金山艺术学院、斯丹福大学和各中小学的鼓乐队、舞蹈队、武术队就缤纷无限,风骚各领,浩浩荡荡地从四面八方来到唐人街。自然,高潮总是一年一度华埠小姐的香车的到来。此时,各家电视台都开足了摄像机,用华语、英语、西班牙语轮番解说,无论黑人、白人、黄种人都扶老携幼,翘首欢呼,谁也没想到这是别人的节日而不是我的节日,而是大家欢庆,大家过年,大家互道“恭喜发财”(无论白人、黑人,旧金山人大都学会了这句中文),身处这欢庆的海洋,我总不由地想到北京的厂甸、地坛庙会,总有种不是故乡,更似故乡之感。 一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是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纪念日,每到这一天,报纸、电台、电视台都要发表纪念文章,播放纪念他的各种音乐,黑人们用各种方式在各种场合举行纪念活动,美国全国(自然包括旧金山)放假一天,人们在纪念金博士的同时,也享受了一个长周末。 三月十七日,是爱尔兰的圣派区克日,对这个节日的纪念方法是,在这一天每个人的身上都要有绿色穿戴,或穿带绿色的衣服,或戴着绿色的帽子,或哪管胸针、领带有一些绿色,也可差强人意,否则,不管是谁,都有权掐你一下,这种掐总是一种带着友好微笑的提醒,在提醒中附着又一层节日的祝贺。初来旧金山上英文学校时,我因为不知道这个节日,那天上学还是穿的日常便装,整个上午我不知挨了多少掐,接受了多少微笑。直到那位金发碧眼的女教师边掐着我的胳膊边为我讲解,才懂得了这个节日。自然,爱尔兰裔的纪念就隆重得多。这一天,他们吃饭时,要把象征爱尔兰国徽的红花草浸泡到酒里,然后饮用。我推想,这或许就如我们的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这一天,他们还要游行,穿上爱尔兰民族服装,鼓乐前导,众人随后,直到去圣玛丽大教堂举行弥撒。 四月是日本的樱花节。这期间,日本移民大多身着和服,游日本花园。这时,樱花盛开,如浪如潮,身穿和服的日本人赏樱,旧金山其他族裔的人们也从没把自己当外人,一样地欢乐着,雀跃着,把个平时并不算小的日本花园挤得水泄不通。樱花也同旧金山人一起狂欢,许是自知青春难长久,先还满地满山地烂漫着,一两天后,就一群群一瓣瓣地扑人人们怀里和肩上。 五月五日是墨西哥人击败法国侵略军纪念日。这一天,游行队伍要游至市政中心,在教区举行民歌演唱和印第安舞会,这时,墨西哥土特产的展览、展销和品尝也同时举行,天长日久,庆胜利和庆丰收融合一起,人类的节日大概有不少就是这么演绎来的。 六月底是同性恋自由日。年复一年,世界同性恋者都趋之若鹜,在这一天来到旧金山这个同性恋大本营,参加盛大的节日大游行。这一天的清晨,来自世界各地的同性恋者就聚在海湾大桥下的Embarcadero,由摩托车队开路,乐队先导,汽车队随后,引出七彩长虹样的花车;之后是色彩纷呈,有全裸有半裸,有满身涂蓝满身涂灰涂黑涂红或涂杂色……各种各样的游行队伍一路西行。游行中,他们或载歌载舞,或一路欢呼与马路两旁的观众亲切招呼,游行人数与年俱增,达几千上万人。入夜,则聚在卡斯楚这个同性恋者居住区的街心广场举行彻夜大联欢。 八月至十月是莎士比亚节。每年此时,剧场、公园都用不同的语言、剧种和形式上演莎翁的剧作,多数是免费招待观众。 十月三十一日是万圣节。这天晚上,孩子们穿上化装服装,挨门挨户讨要糖果,家家户户都准备好各类包装的糖果送给他们。在市场街和卡斯楚街则举行盛大的成人游行活动,无论同性恋或异性恋的狂热游行者中,各种形态,各类独出心裁的服装装束都让你惊喜咋舌,他们随心所欲,恣肆展现出自己的可爱处,直至通宵达旦。 十二月二十四日是平安夜,二十五日是圣诞节。与西方任何城市一样,这是旧金山一年一度最重要的节日。几乎一进入十二月份,各家各户特别是商场酒店都竖起圣诞树、挂起圣诞灯,真的是火树银花,夜夜狂欢。公司Pany、友人宴请大多安排在节日之前,平安夜始,时间留给家人,整个节日都是家庭团聚的日子。 一年中最后的一天是新年,旧金山与世界各地一样,都要迎接新的一年,送走过去的一年。因为圣诞前后节庆如潮,过新年时反倒比较安静下来,大家都在家里守岁。 谁都知道,节日文化是文化组成的一个重要结构,政治构成是文化内涵的重要表征。在旧金山这个美国西部大都会,连任两届市长的威利·布朗是一位生自德克萨斯州的黑人;连任两届的市议会议长阿利亚诺是一位白人同性恋者;连任两届市警察局长的刘百安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后裔。他们的当选是选民的拥戴,他们的连任是政绩的昭彰。从这个政府构成可以看出,在旧金山没有民族歧视。在旧金山没有文化的偏见,无论何种民族、语种、肤色、文化,大家都是兄弟姊妹,大家都是旧金山人。人类本该这样,人类终将走向这种状态。胸襟宽广,海纳百川,温馨潇洒,自由率性,这就是旧金山文化。 P13-15 序言 旧金山的确美,在世界旅游名城排名中,一九九八年她排第四,二○○○年她排第一。此名不虚,有她的山她的水她的空气和人文环境做证,不能实实在在做证的是那缱绻多重的情味和意蕴。住在这里,你就不能不陶醉,不能不思考,不能不写作。走马观花的人自然没有太多的缘分,因为还来不及惊叹,他就已经成为匆匆的过客。 旧金山湾是太平洋东岸的一处温馨地带,旧金山市就建在海湾的逶迤蜿蜒中。除此,在东湾、南湾、北湾都星罗棋布着众多小城。南湾的几十个城市就组成了世界瞩目的现代高科技区——矽谷。我住东湾。工作在矽谷,古城重镇是旧金山,这部作品就是在这片山水滋润的空间行为思考的记录。为方便读者,我将关于旧金山的作品统称为“幻之海”,将写矽谷的文章称之为“梦之谷”,将我这几年的观察思考和要对世人所说的话命名为“话语天涯”,这就是此书三个部分的由来。 说起这本书的成形,不能不感谢女作家于青女士,是她在一次电话中建议我写这本书并进而促成“风情旧金山”系列散文联袂出版的。 但愿这套“风情旧金山”系列散文带给读者也带给我们更多快意的收获,但愿我的这部《寂寞绿卡》为“风情旧金山”再添些风情,以不负读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寂寞绿卡(风情旧金山)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硕儒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69637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5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4 |
出版时间 | 2008-07-01 |
首版时间 | 2008-07-01 |
印刷时间 | 2008-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4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67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重庆 |
长 | 235 |
宽 | 161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