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视域交汇中的经学与家礼学(上下)/复旦哲学中国哲学丛书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为“复旦哲学·中国哲学”丛书之一,是2019年6年召开的“东亚礼学与经学国际研讨会暨上海儒学院第三届年会”的论文集,书中分为礼学与经学、东亚家礼学两个部分,收论文数十篇。
本次会议主要聚集于《朱子家礼》在近世东亚的日本、韩国及越南等地域得以传延、流播乃至创造、转化等文化现象,编者称之为“家礼学”现象,与会学者不受自身国别的限制而对不同地域的“家礼学”展开了深入探讨,推进了跨文化的“家礼学”研究。
作者简介
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儒学院执行副院长,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儒学研究会会长、中华日本哲学会常务理事、国际儒联理事暨学术委员会会员等。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宋明理学、东亚儒学等。主要著作有:《阳明后学研究》《泰州学派研究》《明末清初劝善运动思想研究》《儒学思想十论——吴震学术文集》《朱子思想再读》《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传习录》《孔教运动的观念想象》等。
目录
礼学与经学
宋代新儒学与经典世界的重建
《礼仪》重要仪节中的几席位向
“礼崩乐坏”新论
——兼论中国礼乐传统的连续性
从儒家的“违礼”到法家的“违法”:
阐释《论语》“其父攘羊”的语言、礼制与历史意义
人神之际:古代中国五帝祭祀的变迁
从《儒行》到《儒效》:
先秦儒学的发展与转折
《礼记》中的生活规范与政治秩序
□、袷再考
亲亲、尊尊与周礼的精神基础
——兼及其与儒家人道中人伦与仁义的关系
论汉儒关于宗庙迭毁争论中的亲亲与尊尊问题
郑玄论“圆丘”礼
郑玄《中庸注》的注释特色
非礼之礼
——论晋代反向为后中的妾母服制
关于唐代明堂礼的一些问题
论宋代《周礼》学的学术价值
南宋大礼卤簿制度及其实践
朱子礼学思想发微
——以篚和□尊疏布巾为例
理学的知识考古
——以敖继公《仪礼集说》为中心
明清之际浙西地区的行礼团体及其论礼
程瑶田礼学的心性学基础
论陈立对《春秋》“王鲁”说的发挥
清代礼学研究的复盛和礼书编撰的兴起
清人经典诠释的取向及特色
——以“三礼”诠释为中心的考察
明清时期实践礼学的兴衰:
一种基于版本数量的考察
“礼让”传统的发明
——乾嘉汉学的礼义之维
东亚家礼学
从《仪礼》士丧礼看《书仪》和《家礼》
对宋代士庶丧礼的损益和革新
《茗洲吴氏家典》:明清徽州《家礼》实态探析
重寻“吾礼之柄”:
丘溶《文公家礼仪节》的文本生成理路
汪绂《六礼或问》与清代朱子《家礼》学
佐藤一斋的《哀敬编》初探
——日本阳明学与朱子学的交融
近世日本丧葬礼仪的实践与转化田世民(台湾大学)
崎门派“家礼”实践与近世日本社会
佐久间象山和《家礼》
朝鲜初期反映于国家典礼书中的《家礼》
朝鲜朝后期变礼书的发展:
以《礼疑类辑》为中心
朝鲜后期庶孽宗法地位的弱化及其原因
朝鲜本《家礼》之形成及其特征
朝鲜中期对《家礼》的考证及补正:
以《家礼辑览》为中心
朝鲜后期《四礼》的典型:
以《四礼便览》为主
朝鲜后期《家礼》的活用:
《国朝丧补编》与《林园经济志》为中心
朝鲜后期代替《家礼》的新定式:
以《四礼家式》为主
越南汉喃家礼书籍研究:
版本与特征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视域交汇中的经学与家礼学(上下)/复旦哲学中国哲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吴震//郭晓东
绘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73202253
开本 32开
页数 10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729
出版时间 2022-03-01
首版时间 2022-03-01
印刷时间 2022-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1154
CIP核字 2022005376
中图分类号 Z126.27-53
丛书名
印张 32.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0
148
50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1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