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陪着女儿在美国成长
内容
试读章节

高考

12月初的周末,宁宁终于参加完美国的“高考”。之所以特别强调美国的高考,是因为,作为全国统考的“SAT”是孩子升入大学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但不是唯一。

考点很简单,考点外没有站满拿水拿食物药品“伺候”孩子的家长们,99.99%的家长把车子停在停车场或者路边,把孩子放下来,一溜烟走掉了。我算是比较特别的人,跟在宁宁后面用手机拍照,宁宁生怕人以为我“护送”她来考试,丢人,假装不认识我,把我甩得远远的。

在美国,几乎每个孩子都可以上大学,如果他们愿意读书的话。而要进入一所好点的大学,那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常春藤大学,是大家说的最好的大学了,不过,常春藤就那么8所,所以,还有很多排名靠前的大学,都是不错的选择。

美国好大学一个共同特点是,在全国大学里总有一两门学科或者各科综合排名在前几位。所以,选大学,还不是单看这所大学是不是有名气,而要看这个专业在全国的排名;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心中理想的大学,那是他们梦想要做的职业,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好大学衡量好学生各有自己的标准,但不外乎我们国内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宁宁英语老师的孩子,不用说,今年一定会有一所理想的大学所录取,因为用宁宁的话说,她几乎是一个“完美的孩子”。SAT考试成绩2360分(满分2400)、GPA(Grade Point Average平均成绩,也是我们说的平时成绩)都是满分,而且修完了很多AP课程(大学课程),她还参加了学校的球队游泳队剧社,给总统,议员竞选办公室拉选票,义工时间超过200个小时。这女孩子在大家眼里,简直就像一个Super girl。因为别的孩子花死力气也做不到的事情,她很轻松就做到了。

现在我们知道在美国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标准了。不过,既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聪明绝顶的人,那么我们就让他们尽力而为吧。

对宁宁来说,参加美国的高考,是她人生一次大的考验。在我们美国家族的孩子里,有常春藤大学毕业做律师的;有鼎鼎大名的医学院毕业生;还有注册护士;大姨在洛杉矶那一族的孩子也是房产界,金融界的宠儿。宁宁来到美国第一天,上面的哥哥姐姐们已经给她一个标杆在那,这是一个动力,但对她无疑也是一种压力。女儿不太爱运动,体育课让她痛苦不堪;义工刚做满100小时,GPA平时成绩还是大满贯,可第一次SAT的考试就不咋理想,这会影响她大学的录取,没办法,继续努力,考第二次。

还有SAT考第二次的?是。不仅可以考两次,还可以考3次4次甚至更多次。只要你排得上日期,很多大学只看你最好那次成绩,但也有些私立大学会看每次成绩。SAT考试分数学,英文阅读和写作,每门功课800分。移民过来的宁宁,阅读速度肯定不如这边出生或从小移民过来的孩子。但她非常用功,每次宁宁有压力的时候,我就问她一句:你尽力了吗?尽力了,就不用沮丧或者难过。话是这么说,可宁宁自己有压力,每天晚上除了做完自己的功课,还要做一套SAT的模拟题。一做就到凌晨2点多或更晚。早晨7点要起床准备上学,每次去喊她起来,她都一脸茫然坐在床上,让我好心痛。

不过,宁宁从小就是一个很有主意的人。她从高二起,就开始拿化学,物理生物历史的AP课,这学期,为了把重心放在Sat考试上,她拿的摄影课,音乐课可以容易得高分的课程,特别是摄影课,等其他同学进入冲洗房的时间,她会幸福地眯一会。有一次一直眯到下课,同学推她:你还不去食堂?宁宁这才想起来要上班了,她站起来看到全体同学望着她笑,宁宁说,简直无地自容。她背起书包就跑掉了。孩子累,做家长们的也跟着累。不能太管她,也不能放松她。要把握好这个度真是不容易。以前宁宁都是自己起床弄早餐,我可以一觉睡到8点自然醒,为了让她多睡会,总是算好她起床的时间,给她弄好早餐等着她;做义工时间,更是接来送往,很多时候,她在学校有事,我就把车子停在停车场,把座位放下来睡大觉等着她。

考试期间,宁宁还要赶在各类大学申请截止日期前填表,交钱。不好意思,我实在帮不上忙,宁宁都是自己一手搞掂,我只是把信用卡放在她桌子上,让她刷,她也怕多报学校浪费钱,先生给宁宁一些意见:“这时候的钱就不能省,多报几所学校做后备。”宁宁一口气报了十所大学。

记得前次“SAT”考试前的晚上,宁宁紧张得生病了,一夜辗转反复。我只好陪着宁宁睡,开始还安慰她,后来实在憋不住:“快点睡觉,你这家伙,你完了,这么点小事就折腾成这样。”你看,我经常惭愧自己不是个好妈妈,这就是“罪证”之一。这次考试,宁宁吸取教训,绝不让我拉后腿:“妈妈,今晚您就不用陪我睡了,跟你睡实在太热了。”晚上11点前,她把所有的铅笔削好,证件带齐,想起前次宁宁的同学忘记带学生证,不准入考场,急得哭了,但没招,回家吧,想到这,我又帮忙检查一遍。

P156-159

后记

为了体验母亲瘫痪在床一年的感受,我从宁宁学校回来后,把一直疼痛却被我拖了20年之久未做手术的右脚踝关节做了手术。从我工作到手术前最后一天,两个月过去了,我坐在客厅的摇椅上看书稿,回头去看,觉得遗憾之处不少,有了重写的冲动。于是,我重读了两遍,并尝试着把新的话题写进去。

这本书,是我从母亲进入病危状态,我无法用言语表达心中的悲痛,又放不下美国的家、宁宁时,在百般压力下开始写的,中途因母亲离世而完全停止。

没有出色的文笔,纯线式的叙述方式,故事里没有名人,甚至没有一个进入常春藤大学的孩子,似乎没有让中国父母为之骄傲的资本,非常无趣。但书里所有的人物和故事,都是真实的,这些孩子们,他们在21世纪移民美国,他们在美国长大成人,他们的经历跟200多年前卖身来美修铁路的中国人不同,甚至跟改革开放后留学美国的人也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有着自己的故事、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未来。

这些孩子,代表了一部分移民孩子在美国的成长路,他们在这片新土地上所做的努力,是我动笔书写他们的原因。不管未来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作为长辈,我都会感激他们所做的努力,也为他们骄傲。未来还很长,我们做父母的责任也还没有尽完,但他们已经是大二的学生,这个暑假,他们开始实习,开始为未来走向社会做准备。

从踏上美利坚这片土地,孩子们就没有停歇过。别相信美国的孩子读书很轻松,别相信到了美国孩子英文就自然而然会好,更别相信到了美国孩子们就会在一个完美的环境里成长……这是一条很艰辛的路。

或许你已经带着孩子移民来美,或许正在办理移民的路上。因为爱,我们愿意为孩子做出各种牺牲;因为移民,我们连根拔起,失去原来的文化根基。失落、彷徨、痛苦后,有些人找到了新的定位,有些人却和孩子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甚至产生隔膜,因为孩子们要融入这个社会,他们有着跟我们不一样的压力,我们却总是有意无意地成为束缚。有时,我们还沾沾自喜,因为在孩子们身上留下了自己思想的痕迹。

我们到底希望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到底希望我们跟下一代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移民,本来就意味着一种冒险:或许,中国文化和教育,会被我们的孩子否定,而其中必然包含了未来,孩子们成家立业后,我们或许不能像中国传统的习俗那样跟他们住在一起,更不包括养儿防老。

但愿这本书,能给您一些启发。

我亲爱的母亲,愿您的在天之灵安息!

钟雨

2014年6月8日干美国加州

目录

第壹章 回顾/ 1

 一 探亲/ 3

 二 女儿/ 4

 三 独立/ 5

 四 回家/ 6

第贰章 国内生活/ 9

 一 回忆/ 11

 二 笨小孩/ 16

 三 红尘难别/ 19

 四 告别故乡/ 22

 五 北京记忆/ 23

 六 新家/ 26

 七 回湖南/ 30

第叁章 美国生活(上)/ 33

 一 初来乍到/ 35

 二 迷茫/ 37

 三 小翻译/ 38

 四 代写作业/ 39

 五 疏远朋友/ 41

 六 免费午餐/ 43

 七 寻找女儿/ 45

 八 迷路/ 47

 九 简单的快乐/ 49

 十 文化冲突/ 50

第肆章 美国生活(下)/ 53

 一 义工/ 55

 二 摘枇杷/ 58

 三 法律/ 60

 四 生日礼物/ 61

 五 赈灾义演/ 64

 六 奖章/ 68

 七 毕业典礼/ 71

 八 平庸相守/ 73

 九 最好的高中/ 75

 十 未婚妈妈/ 78

 十一 最大的南瓜/ 80

 十二 万圣节/ 81

 十三 金融危机/ 84

第伍章 高中生活(上)/ 95

 一 性/ 97

 二 监管孩子/ 98

 三 同性婚姻/ 100

 四 想回国/ 101

 五 留下 / 104

 六 凯特打工/ 107

 七 改造父母/ 109

 八 如愿以偿/ 111

 九 陪读/ 115

 十 又生裂痕/ 117

 十一 说嫉妒/ 119

 十二 宠物猫/ 121

 十三 补课/ 124

 十四 说钱/ 126

 十五 特权/ 129

 十六 探亲/ 131

 十七 变化/ 134

 十八 逃生课/ 138

第陆章 高中生活(下)/ 141

 一 放逐/ 143

 二 叛逆与道歉/ 146

 三 拐弯/ 149

 四 小老师/ 150

 五 大西瓜/ 152

 六 备战SAT/ 155

 七 高考/ 156

 八 “瘾君子”/ 160

 九 帮助/ 162

 十 演出风波/ 165

 十一 口音/ 167

 十二 新朋友/ 170

 十三 生日礼物/ 172

 十四 老师被开除/ 174

 十五 最后的疯狂/ 176

 十六 奇怪的雨/ 182

 十七 黄牛票/ 183

 十八 高中毕业典礼/ 186

第柒章 暑假/ 191

 一 遗憾/ 193

 二 拉斯维加斯之旅/ 194

 三 生动一课 / 197

 三 自己事情自己做/ 200

第捌章 大学生活(上)/ 205

 一 第一周/ 207

 二 失重/ 211

 三 幸福/ 213

 四 性、毒品和酒精/ 215

 五 感恩/ 219

 六 情商/ 223

 七 短暂的寒假/ 225

 八 文化/ 226

 九 美式嫉妒/ 229

第玖章 大学生活(下)/ 233

 一 一念忧喜/ 235

 二 赶出宿舍/ 236

 三 “请”出家门/ 240

 四 社会/ 244

 五 说出你的隐私/ 249

 六 学生领导/ 250

 七 职业培训/ 251

 八 团队协作/ 252

 九 工作/ 255

 十 职业与工作/ 260

 十一 尊重和爱/ 266

 十二 度假/ 268

 十三 关于她们/ 271

后记/ 273

内容推荐

或许你已经带着孩子移民来美国,或许正在办理移民的路上。因为爱,我们愿意为孩子作出各种牺牲;因为移民,我们将自己连根拔起,失去了原来的根基。失落、彷徨、痛苦后,有些人找到了新的定位,有些人却像断了线的风筝。我们到底希望孩子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到底希望我们跟下一代有一个什么样的关系?

移民,本来就意味着一种冒险。

但愿钟雨所著的《陪着女儿在美国成长》,能给您一些启发。

编辑推荐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移民海外感兴趣,钟雨所著的《陪着女儿在美国成长》讲述海外移民的生活,为那些对关注移民的读者,展现了移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其间涉及工作、生活、教育等众多话题。本书可定位为通俗社科类读物。本书主要针对关注移民、教育、海外生活的受众。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陪着女儿在美国成长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钟雨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702498
开本 16开
页数 27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2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408
CIP核字 2014226508
中图分类号 G649.712.8
丛书名
印张 17.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70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2:5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