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百步街/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
内容
编辑推荐

殷建红的“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通过儿童的视角,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苏州工业园区从昨天到今天的演变,并对明天的发展给予了一定思考,充满鲜活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是一套贴近现实,关注当下的优秀原创儿童文学作品。

《十图桥》《百步街》《千河镇》,构成完整的“少年寻根”系列。书名像带有具象意义的符号,连缀成一幅充满灵动、轻盈之美的江南水乡图。这样的地方注定要孕育出多情、敏锐、果敢的少年,他们更懂得失落后的追寻,拥有后的反思。他们清澈的目光里有困惑、不解,但更多的是欣喜、希望。本册为《百步街》。

内容推荐

苏州这片古老而现代、人杰又地灵的江南水乡,是一幅透着温婉古韵和现代气息的双面绣。它一直走在改革开放大潮的前列,踩着高速发展的车轮,承载着数千年的文化传承。这里的孩子们也和父辈们一样汲取着传统文化的养分,驾驭着现代文明的年代里,目睹着苏州工业园区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了改革开放创造的奇迹。

殷建红著的《百步街》是“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的第二部。在《百步街》里,孩子们跨出了农村乡野的单调,迈向丰富多彩的城镇生活;从无忧无虑地快乐玩闹到紧张而忙碌地学习,从天真无邪到“小大人”式的交流,走进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和全新的时代,彻底告别父辈们的农耕生活。但在斜塘老街如何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和文化延续等问题上,这群在不同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江南少年虽然思想尚不够成熟,但他们不得不思考城市发展和人生的取舍这样一些于他们有些沉重的重大命题,因为社会发展得太快了,他们不得不面对。

目录

引子

纯属预谋

这个夏天

悠悠山歌

百步老街

快乐老家

回到原初

校园生活

生活支点

再回方前

老街规划

喋喋不休

无处不在

拜师学艺

如何是好

攻破堡垒

打破砂锅

寒假生活

特殊家访

风声四起

老街的雪

新年快乐

动迁风波

唤醒记忆

尾声

试读章节

引子

光阴流转,新建的斜塘老街像一块千年璞玉,经了能工巧匠的雕琢之后,安放于园林之中。

三十年风水轮流转。苏州工业园区把方前村推倒了,把辖区内所有的农村和乡镇都推倒了重建,建出了一个崭新的园中城,真应了“拆得轰轰烈烈,建得风风光光”那句话。

萧丫约上刘敢,来到十图桥上远眺斜塘古韵,再瞧着不远处高楼林立的城市风光,恍如隔世。

一眯眼,他们眼前又浮现出初中时代的快乐时光。

金色的余晖,照耀着笔直的乡村公路,也拉长了刘敢和萧丫骑自行车回家的身影。

“现在我们也搬到了镇上,看金佳勇还嘚瑟啥。”萧丫兴奋得有些忘乎所以,一只脚搭在刘敢自行车的后座上,让刘敢拖着她前进。萧丫不仅对那个以镇上人自居的金佳勇耿耿于怀,她对所有像金佳勇一样的镇上人都耿耿于怀。

虽然一路上惹得过路人指指点点,但萧丫和刘敢像古装剧里的英雄和侠女一样,没把路人的反应当回事。

萧丫在村小呼风唤雨,上镇中却没人把她放在眼里,备感失落的她分外珍惜刘敢这个朋友。

清风带过花香,门前的秋千架,晃动的不仅是童年,还有青春。

“再不怕人挤人地掉河里了,再不怕跳绳把人套住了。”萧丫想起当年斜塘老街人挤人的情景,想起吴辉光跳绳还把一位骑自行车的老大爷给套住了。

刘敢肯定地说:“那是,现在这宽阔的斜塘老街,再拥进两倍的人,也不觉得挤了。”

宽阔的斜塘老街刚建好,萧丫就迫不及待地拉着刘敢去探班。倒不是有多喜欢,只是萧丫好奇心重——这拆得惊天动地的斜塘老街,终于要亮相了。

很快,斜塘老街上的商家开业了。很多人赞叹不已,有人说:“丑媳妇总要见公婆,不过这是个俊媳妇。”

“这种俊俏是涂抹了脂粉的,不及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美。”刘敢却有些惋惜。

初中时萧丫和刘敢一起逛斜塘老街的情景还在眼前,可现在这里已是另一番光景了。那会儿,老街上的店铺可是另外一番天地——有卖古玩的,卖食品的,卖丝绸绣品的,还有卖字画的……不过,最吸引孩子的是各种小吃,如小馄饨、鲜肉粽、青团子之类,还有炸年糕、茶叶蛋、青皮甘蔗、萝卜丝饼、鸡蛋煎饼、油氽臭豆腐……那次,萧丫买了二十元的小吃,两人都吃撑了。

现在这里都是上档次的饭馆和店堂,再没有当初的摊点。萧丫拉着刘敢来来回回好几圈,看了好几个店,她想再拿出二十元钱,请刘敢吃点东西。可现在的二十元,顶多够一个人吃碗面了。  两人到面馆里看了半天价格表,最后点了一碗二十元的双蛋面,要了两个碗,一分为二,吃得还挺香。

斜塘老街的变化,折射出整个苏州工业园区的变化:环境好了,经济好了,消费高了,人的要求也更高了。越来越多的园区人拥进斜塘老街,是为了追寻心里正流失的那份家乡情结,而萧丫和刘敢更多的是在追想初中时代的快乐时光,怀念那个心无杂念的纯真年代!P1-3

序言

城市发展太快,每天都像在做梦。我怕梦醒了,所有的高楼大厦会像海市蜃楼一样顷刻间消失。于是,我用笔记下它,这便是我写此“少年寻根小说”的初衷。

我怕今天的少年把过去忘却,使得他们无法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怕时代发展得太快,还没等长大,他们就已迷失在“洋节”“洋流”中:我怕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他们的宠爱和娇纵,屏蔽了他们对所有苦难的记忆,从而使他们无法理解,也不懂得珍视今天的幸福。我要的,是让今天的少年、未来的少年,都能够了解苏州这座城市的前身,还有它背后厚重的历史——它是现代中国三十多年来蓬勃发展的缩影。让那不辱使命的奋发精神深深地扎进苏州园区“土著”的血液里,扎进每一个中国孩子的心里……

不要说再过若干年,其实现在,苏州园区的“土著”早已没有“新园区人”(移民)多了,一如全国的很多地方。在这个包容五湖四海、汇纳世界的城市中,“土著”身上的光芒,正在慢慢地变淡、变暗。但不管怎么说,这片土地曾经是我们的,将来则是一个更大的“我们”的。我们那股海纳百川的圆融精神,需要让孩子们——“土著”的和“移民”的——一代又一代地承继,更需要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把这一方土地的根深深地植入他们心中……

江南的发展实在太快了,它把国外需要几百年才能完成的历史进程,浓缩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面对如此神奇的巨变,要写要记的东西实在太多,要思考的东西也实在太多。江南的孩子在这场巨变中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生活受到了什么影响?正面的、负面的、快乐的、忧伤的……这一切都值得我们去发现和书写,都值得我们去记录和思索。当然,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者,要想把这一巨变的全部过程都记下,有些不切实际,但我壮心不已。

2005年底,在苏州工业园区的飞速发展中,我从四班三倒的企业转到了政府部门工作。我就像小说中的刘起,怀着知遇之恩,经历着轰轰烈烈的动迁、招商引资等一系列事件,目睹着那些农民洗脚进城,嬗变成市民的生活现实,见证了苏州工业园区的飞速发展,见证了江南的时代变迁,见证了孩子们的快乐和哀愁!

孩子们从乡野到城镇,从电视机到电脑,从快乐地玩闹到忙碌地学习,从天真无邪到“小大人”式地交流,几乎一夜之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模式。生活方式地改变,思想观念的撞击,让他们有些手足无措。我感慨万千,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文字想写!

多年前,我和台湾一些企业家在谈到工业园区的情况时,他们认为一个园区的发展大凡经历六七十年之后,就会开始衰落。我在着手写这套“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书稿时,苏州工业园区这个由申国和新加坡合作开发的园区刚刚发展了二十年,但大部分的土地都已经建设完毕,完成了国外一个六七十年的园区的发展之路。一些多次到外地甚至国外考察的领导非常自豪地说,我们的苏州工业园区比台湾地区、新加坡的要好、要新,可以比肩欧洲发达城市。

其实,着手写这套书稿,我的心里是想把过去和今天连接起来,让孩子们永远记得这片土地上曾经发生过的一些事,让中国的孩子能够更多地把历史和现在融合在一起,而不是一味地追寻国外的美好。中国有中国的文化,我们有我们的根,即使我们这里已经变成中国最发达的地区,还是有根可以追寻,有梦可以放飞的。同时,我也想告诉我们的孩子,园区的未来发展这一份重担无疑将落在他们的肩上。他们需要继承前辈园区人的包容和开拓精神,不论是“土著”的,还是“移民”的,园区才会有更加灿烂的明天。一如中国的未来,也将由未来的新一代去创造。他们的使命将是继往开来,继承传统,开拓未来。

这套书从《十图桥》《百步街》到《千河镇》,其实跨越的不止三十年,而是跨越了近千年,或者说是跨越了两千五百年的苏州城的历史。我试图在这套书中为今天的孩子们展示出我们赖以生存的文化和精神的根,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创造中有根可寻,有根可依。

因为,中国的少年,需要在有根的世界里成长!

殷建红

2015年6月1日于锄月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百步街/少年寻根小说三部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殷建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外国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1610662
开本 32开
页数 20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2
出版时间 2016-04-01
首版时间 2016-04-01
印刷时间 2016-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2016006333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5:4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