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数字化生存导读/科普经典导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为科普经典导读丛书之一,是对《数字化生存》的导读,从《数字化生存》概述、现在的数字世界、传奇式人生、《数字化生存》与中国等方面介绍了该书的内容和价值。

《数字化生存》立足点是以人为本的,告诉我们,在一味追求计算速度、显示分辨率的唯技术论之外,数字化未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人类与计算机的和谐相处。

内容推荐

本书是对《数字化生存》的导读,介绍了该书的内容和价值。

《数字化生存》中,尼葛洛庞帝用超凡脱俗的勇气和洞察力,为数字化的浩大演出揭开了序幕。它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的,告诉我们,在一味追求计算速度、显示分辨率的唯技术论之外,数字化未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人类与计算机的和谐相处。

目录

引言

《数字化生存》概述

现在的数字世界

传奇式人生

《数字化生存》与中国

参考文献

试读章节

生活在别处

我曾经在网络上了解到一款叫“第二生活”的游戏。在这个游戏里,一切细节都与真实的生活极其相似。拿游戏开发者的话说,这是个让人们随心所欲创造点什么的地方,而全部创造物的知识产权归玩家所有。这里有人专门替人设计虚拟形象,有人创造崭新物种,有人成为在线导演和演员,把游戏里的生活拍成电影放到网上,甚至有人靠房地产生意挣钱!“第二生活”中创造物的交易基于虚拟货币“林登币”,而游戏运营商向用户提供“林登币”与美元直接兑换的服务。据统计,在不到10万人的服务器上,每月现金的兑换量超过400万美元。相比于以前早已熟知的魔兽玩家卖账号、卖装备的传说,这样的消息更让人惊叹虚拟世界发展的一日千里。这也是尼葛洛庞帝在这一章里着重关心的话题之一:在家庭和办公室之外,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第三个”处所。

的确,现在网络的功能已经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网络的依赖也越来越深。信息搜索、新闻浏览、网上购物、网上证券、网络学习,凡是在现实社会中有的,网络无不齐备,甚至很多社会活动需要通过网络才能进行。政府、学校、企业、银行、医院、图书馆,网络把这些分散的社会机构整合到“WWW”的漫游与点击中,节省了多少人力物力!与其同时,人们上网花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在年轻人里,QQ,MSN等即时通讯软件成为最主要的联络和交流方式;网络游戏不再被视为毒害青少年的洪水猛兽,而变成现实之外的第二个舞台;BBS不再是少数网迷的领地,而是老少皆宜,大小通吃的新型社区。在这个年代,你不会开车没关系,不会刷卡没关系,可千万不要说你不会上网。网络发展的速度大大超过了尼葛洛庞帝的预想,我们中的一部分人已经不仅仅把网络当成虚拟的场所,而是精神的寄托。

网络不仅创造了许多新奇的生活方式,还向传统的生活方式发起了冲击。电子邮件日趋稳定的表现和免费邮箱的成熟,让速度缓慢的鸿雁传情相形见绌;BT、电驴、迅雷等下载工具的盛行,让发烧友们在购买CD或走进电影院之前,有了另一种选择;博客、播客、闪客,新兴的网络个人空间充分展现了现在人走出封闭自我、追逐个性解放的转变。互联网给了更多人发言的机会,让看似弱小的个体也能尽情地展示自我,对传统话语权威构成了巨大挑战。正如尼葛洛庞帝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的那样,互联网代表一种新文明、新文化,其特征是:1.对小的事物特别崇拜;2.地下经济,不遵守规则;3.对权威健康地不尊重。互联网对个人生活点点滴滴的影响,汇集成流,必然整个地改变我们的社会结构。

当然,“生活在别处”只能是一个纯粹的梦想,网络世界作为对现实的一种映射,一种补充,是无法取代物质世界本身的。聪明的人,应该在现实和虚拟之间游刃有余。借用一位网络高手的话:“你可以选择在西单开店或在淘宝网YF店,选择每天买三份报纸或日日上门户网站阅读新闻,选择酒吧迪厅或者BBS、SNS社区结交新朋友,选择夜间连续剧、超女直播或者沉浸在网络游戏中……”一句话,生活只有一个,选择却可以有很多。

作为一个被誉为“互联网先知”的预言家,尼葛洛庞帝只看见了互联网的开头,却看不见结果。P38-40

序言

2004年7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当比尔·盖茨走进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一间教室,为这里的孩子们开启数字之窗时,他或许应该用《黑客帝国》里的这句话作为他的开场白:“尼欧,仅仅知道你的未来是不够的,你还得去体验它。”因为,只要经历过计算机、互联网络、数字通信以及其他种种数字化变迁的人都知道,如果你不亲身去操作,去使用,你永远不会知道它们将给你的生活带来多大的变化。今天的数字化浪潮已然是这样:你很难站在一个旁观的角度去审视或者评论它,因为你已经整个被它卷入。手机,电子邮件,流媒体,网络电视,3G,Wi—Fi,P2P,21世纪的人类几乎被数字化的光芒灼伤了双眼。此时,我们不应该忘记早在十年前就已经预言了这个时代的一个人:尼葛洛庞帝。在他1995年出版的轰动一时的《数字化生存》中,尼葛洛庞帝用超凡脱俗的勇气和洞察力,为数字化的浩大演出揭开了序幕。和盖茨、乔布斯等人一样,尼葛洛庞帝不仅是富有远见的领路人,更是一往无前的实践者。不同的是,不论是预言还是实践,尼葛洛庞帝都更大胆,更超前,他在《数字化生存》中所做出的种种天马行空的构想,正在被盖茨、乔布斯、张朝阳、李彦宏和所有向往数字新世界的人们实践着。

作为一本被公认为数字化启蒙读物的经典之作,《数字化生存》所描述的世界既有阿尔文·托夫勒的理性精神,又有乔治·奥威尔的疯狂气质,这真是一个不小的奇迹。尼葛洛庞帝对数字化未来的设想是乐观的,他如数家珍地描绘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到国际格局将要发生的变迁,好像这些事件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小到一次家庭电话,大到白宫的历史性决策,这一切都将因为一个概念而产生翻天覆地的转折:它就是比特(bit)。尼葛洛庞帝在三个层次上展开了比特的未来:在微观层面上,数字化技术对个人的工作、学习等日常生活的全方位渗透与影响,人们以更灵活与有效率的方式来处理个人事务;在中观层面上,数字化技术对信息产业产生巨大冲击力与推动力,比特取代原子成为新的资源与经济增长点;在宏观层面上,数字化技术对社会结构变迁起着决定性的意义,它日益改变着整个地球的面貌。你可以把尼葛洛庞帝的很多设想看做是不可企及的乌托邦,但你却无法不受他那种浪漫气息的影响。尼葛洛庞帝有一句著名的格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本书出版到现在,尼葛洛庞帝和他的同事一起,已经把很多看似不可能的技术革新推到了我们眼前。

尼葛洛庞帝就读于麻省理工学院,1966年获得该院教授席位,此时他只有23岁。此后数年,他同时担任耶鲁大学、密执安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客座教授。1985年,他经历了人生中最具意义的一次转折。得到麻省理32学院院长杰罗姆·魏斯曼的支持,他和几位同仁一起建立起了数字媒体实验室。这是一个专门针对新媒体进行钻研的前瞻计算机科学实验室,同时也是个高科技练功房,在人机交互设备上进行研发投入。1992年,他以少数投资者的身份参与了《连线》杂志的创办,并在这家杂志上长期发表文章以推销自己的实验研究。这一切最终促成了《数字化生存》的出版。可以说,《数字化生存》决不是一本在书斋里精研细制的理论著作,而更像是一份极具煽动性的未来推销册。俯拾皆是的天才灵感,文采闪烁的幽默文风,深入浅出的技术介绍,都让这本书充满了非专业性的文学魅力。真的无法想象,该书的作者是一个从小就患有诵读困难症的科学家。或许,只有对数字化领域的热爱和对人类未来的强大信心可以解释,尼葛洛庞帝是怎样在这本薄薄的册子里灌注了这么多伟大的构想。

当然,如今已经是公元2007年,离尼葛洛庞帝出版《数字化生存》也有12年之久。他的预言有些早已变成现实,有些则迟迟未能实现,甚至有些已被证明不切实际。那么,我们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这本书呢?难道我们不该把它放到尘封的旧书架上,然后投入新技术、新思想的怀抱吗?可是,我们根本做不到像忘记诺查丹玛斯的《诸世纪》一样忘掉它。今天的数字化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不能摆脱《数字化生存》的思想框架。与其说,这本书的预言有多么精确,见地有多么高明,不如说,是尼葛洛庞帝对于数字化未来的美好愿望感动了我们。到现在为止,尼葛洛庞帝在第二章中提出的一些设想,比如人性化的输入设备、虚拟化的现实设备、一体化的家电平台、智能化的数字反馈等等,都还没有得到大规模的推广。我们今天,仍有很多时候像驾驭难以驯服的烈马一样,去操纵我们的电脑,并且忙于和计算机病毒作斗争。不可否认,技术在进步,计算机变得越来越快,但是,技术的进步难道不是为了给人类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吗?《数字化生存》的立足点是以人为本的,它告诉我们,在一味追求计算速度、显示分辨率的唯技术论之外,数字化未来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维度,那就是人类与计算机的和谐相处。如果我们还希望,有一天我们的电脑能够理解我们的喜怒哀乐,手机能像别针一样别在我们的衣领上,电磁炉和电冰箱能够就今天晚上的菜谱交流意见,我们就不应该忘记《数字化生存》为我们指点的方向。或许,就梦想和现实产生的巨大张力以及由此带给我们的期待来看,真的没有一本数字化的科普读物能取代这本书产生的影响。

这本导读写作之机,正值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的日子,而在不久前,苹果公司也把它们正在研发的iPhone手机公之于世。更新,更快,更智能,数字化的生活永远以它不知疲倦的姿态带给我们惊喜和改变。尼葛洛庞帝说,等《数字化生存》中的预言全部实现,人类才真正进入了数字化生存的新世纪。在此之前,我们所要做的,也许是阅读、思考,并且像尼葛洛庞帝那样投入到下一轮数字化革命的曙光中。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数字化生存导读/科普经典导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腾川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5749369
开本 32开
页数 1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4
出版时间 2007-07-01
首版时间 2007-07-01
印刷时间 200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17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301
丛书名
印张 4.2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南
215
140
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