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作家笔下的三明/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
内容
编辑推荐

三明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历史悠久。“南方金字塔”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文化一直保留2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的遗迹;宁化石壁是全世界一亿多客家人朝圣的“祖地”……三明还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和美丽的山水园林城市,被誉为“绿色宝库”。

本书设置了“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地方风情”等章节,分别从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著名人物、自然山水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层面,进行选文组合,将三明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风情、城市面貌生动展示出来。

内容推荐

该丛书所介绍的海峡27城,主要包括海峡西岸经济区的20个设区市和反映台湾发展历史沿革的7个代表性城市:台南、台北、台中、新竹、嘉义、高雄、花莲等。

该丛书对27城历史文化进行描绘,用历史眼光辩证审视,用现代感情勾画叩问,用精彩文字和富有表现力的图片生动展示,从一个层面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体现两岸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本册介绍的城市是三明。

目录

探寻历史遗存

 中国南方“金字塔”

 石壁抒怀

 宋代古窑址探秘

 尚书第里话尚书

 土楼之母——三明土堡

 忠山——有故事的古村

 狐狸洞·九龙湖

 书香酿在桂花中

 赖坊古韵

 贡川走笔

拜访古代先贤

 客家祖地开发始祖巫罗俊

 追寻龟山先生的足迹

 谒豫章祠

 寻访朱熹足迹

 好交权贵的黄慎

 从人间状元到天上神仙(节选)——邹应龙的生前死后

 叶祖洽的状元风波

 浮生若梦

 隶圣伊秉绶:停泊在客家山水的文化英杰

 爱国诗人张际亮

感悟绿色山水

 线谷·巷谷·峡谷

 探寻闽江源

 美丽的河流从城市流过

 桃源春色

 树王部落龙栖山

 寻幽五木湖

 山腹之旅——玉华洞印象

 天宝岩纪行

 君子峰真君子

 闽湖素描

品味地方风情

 带上吃喝去远方

 深山藏瑰宝——永安青水大腔戏发现记

 擂茶飘香情义浓

 傩舞之乡散记

 牧守龙的村庄——大田板灯龙

 沙县肩膀戏

 十番锣鼓音韵悠长

 将乐南词古韵悠悠

 古韵新声(节选)——“天下第一团”梅林戏巡礼

试读章节

中国南方“金字塔”

何少川

我把三明市郊的万寿岩称之为“中国南方的‘金字塔’”。参观过这座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以后,在返程途中不断地回味,萌发的灵感更为清晰。当然,这只是一种联想的比喻。埃及的金字塔是人工建造而成,万寿岩却是一座自然的山体,两者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是,我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联想,主要原因在于远远看去,万寿岩的形状十分像座金字塔;万寿岩蕴藏的古文化内涵,可以与埃及的金字塔相媲美。与埃及的金字塔一样,万寿岩依然留存着不少尚未揭示的谜语。

万寿岩,坐落在距三明市区西北方向近三十千米的岩前盆地上,由于早年遍体长满黄杨木,又称黄杨岩。我游览万寿岩时值冬至,虽然寒气已有些逼人,但山野四处依然林木葱茏,只是树叶开始镀上一层淡淡的金黄,点缀着些许的紫褐,色泽显得更加斑斓,全无肃杀之气。沿着山谷逶迤而行,当开阔的盆地一览无遗地展现时,我豁然开朗,不由地感叹天地造化变幻莫测,看似平常却无比奇妙。站在盆地的边沿,我眺望环顾,只见四周是起伏的山岭,峰峦参差巍峨,风光旖旎。而环抱中的盆地广袤平坦,阡陌纵横,幽静雅致,犹如一处世外桃源。尤其奇异的是在空旷的平地之间,一座独立的山体隆胸挺起,傲然耸立,与周边的群山毫无关联,盆景似的为大地添秀。我原以为相传中的万寿岩,该会像世上许许多多山岩那样,隐藏在群岭的深处,可意想不到的是眼前这座孤峰就是万寿岩。于是,我想起北宋名士邓肃到此登临绝顶,曾留下“群山透逸不能高,突兀独摩霄汉碧”这样的诗句,细细揣摩,觉得意境贴切。我把目光注视着万寿岩屹立的孤峰,一个非常有规则的、几乎是等边三角形的山体,让人仿佛间犹如见到一座古老的金字塔。埃及的金字塔突现在荒漠的沙地之间,万寿岩升腾于翠绿的旷野之上。我心中禁不住一阵欣喜,赞道:“那不是中国南方的‘金字塔’吗?!”

万寿岩召唤着我们靠近它。我从植被的空隙中看得出,这是一座由灰岩构成的山体,属于喀斯特地貌。据考证记载,它生成的时间约在两亿年前,岩体内有二十多个大小不一的溶洞,洞洞连通,景观干态,极具欣赏价值,因此留有不少历代文人骚客的吟咏。除此之外,山顶宋朝时还建过书院、庙宇等许多人文景观,后山有瀑布、一线天、七重门、侍郎岩等自然景观。但是,现在许多人文景观已不复存在,十分可惜。幸好这些溶洞仍然较完整地保存,因此万寿岩在不断地考古发掘中,成为一处身价倍增的稀世宝地,是人们追溯远古、探索人类发展历程难得的场所。特别是1999年秋天的发现,证实几十万年前人类曾在这里栖息,是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在万寿岩出土的一些遗物和遗迹中,有的在全国尚属首次,弥足珍贵。

洞是万寿岩的生命。正因为有了这些洞,还有岩前的平川和流经而过的渔塘溪,造就了一处古人类理想的居所。也正因为这些洞,使万寿岩才有了永久保存的价值。洞都是一些天然的洞,天然洞本是无名的。山脚与山腰处那几个叫什么船帆洞、龙井洞、灵峰洞、碧云洞,都是多少年后宋人给起的名字。这些名字,或因状物而得,如龙井洞,据说洞里有口井,如船帆洞,洞口有三支柱状岩石撑住,形似帆;或因意象而得,如灵峰洞,宋时曾在其间筑寺庙供奉观音,如碧云洞,大概是揽青云而纳瑞气之意吧!但似乎也是必然,树大招风,名盛招人,才有了今人的挖掘和发现。

那天,我兴趣盎然地探访了两个洞,一个是船帆洞,一个是灵峰洞。

船帆洞在万寿岩的底部,洞口几乎与平地在同一水平线上,人们进洞无需攀援,最为便捷。走进这个旧石器时代晚期古人类居住过的洞穴,空间之高之宽之深,都给人一种宽敞舒缓的感觉。我曾想,如果加以装饰,置以必需的设施,对于现代人来说仍不失为一处舒适的家居。洞穴里有四样东西吸引着我。首先是,人工大面积铺设的碎石板地面,全部采用石炭岩角砾,大小不等,多数稍加磨圆,作用大概在于防止地下水的渗透。地面略向南倾斜,预防洞口季节性雨水浸入洞内。其次是,在石铺地面与岩壁交接处,有四条沟槽状的遗迹,从沟槽的布局和走向看,其排水功能甚为明显。经过权威考古专家的论证,史前居住洞穴里的人工石铺地面和排水沟槽遗迹的发现,在全国尚属首例,世界也极为罕见。第三样是,一方留在现场供人们参观的石制砍砸器。从洞穴里整理出来的780多件原始石器和200多件哺乳动物化石,现在收藏在三明市博物馆,我们来万寿岩之前参观过的石器中有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还有加工石器的工具石锤、石砧等。器物类型较为简单,形体粗硕,加工简略,鲜有精细者,但从中也突显它那原始古朴的风貌,真实地反映这个史前洞穴遗址的文化特点。

P3-6

序言

唐国忠

“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即将付梓出版,并在海峡两岸同步发行。这是两岸出版业界携手合作的又一个重要成果,很有创意、新意、意义,可喜可贺。

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和福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推出的“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城市(福建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浙江的温州、衢州、丽水;广东的汕头、梅州、潮州、揭阳;江西的上饶、鹰潭、赣州、抚州)和台湾7个代表性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台南、新竹、嘉义、花莲)的历史文化,进行审视梳理和系统介绍,充分展示了两岸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丛书的出版,融合了两岸文化人的智慧,开创了两岸出版业界合作的新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海峡、紧扣时代。丛书抓住海峡两岸27城市历史文化的精彩片段进行遴选还原,用历史的眼光加以辩证审视,用现代的情感进行勾画叩问,用精彩的文字和富有表现力的图片予以生动展示,使时代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表现。

二是选文精当、点面结合。丛书设置了“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地方风情”等章节,分别从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著名人物、自然山水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层面,进行选文组合,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风情、城市面貌生动展示出来,让读者不仅感受到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俗等两岸共同文化之根的深远影响,而且也感受了海峡城市群多姿的历史风貌和独特的现实魅力。

三是形式活泼、图文并茂。丛书以散文的手法探寻历史,注入现代人的情感,赋予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书中辅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既可作为散文佳作来品,也可作为乡土历史教材来读,还可成为外地读者了解一个城市的旅行读本。

四是两岸携手、创新合作。丛书从文化寻踪入手,由两岸业界携手,在图书的编写、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建立紧密合作,在推动两岸合作上具有典范性意义。

海峡两岸各界对本丛书的出版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为丛书题词。台湾知名人士连战、吴伯雄、宋楚瑜、王金平、江丙坤、蒋孝严、黄敏惠以及胡志强等也为丛书出版题词祝贺。

当前,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和平发展处于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机遇期。希望两岸出版业界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文化为纽带,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不断谱写两岸出版业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作家笔下的三明/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莱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7194781
开本 32开
页数 16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5.25
印次 1
出版地 福建
209
149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3 11: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