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7卷)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

委员会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7卷)

》收入了张南生、张祖谅、张至秀、张翼翔、迟浩田、阿沛·阿旺晋美、陈彬、陈康和陈仁洪等9位高级将领,本卷主要较为详细地记叙了各位传主的人生追求、远大抱负、主要生平和主要活动。较为翔实,文字较为流畅通顺,评价较为客观。

内容推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编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7卷)》再现了军事家和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精英群体。通过《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7卷)》,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品格;百折不挠,不懈追求,对共产主义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高风亮节。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的新的实践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并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目录

张南生

张祖谅

张铚秀

张翼翔

迟浩田

阿沛·阿旺晋美

陈 彬

陈 康

陈仁洪

试读章节

青少年时期

张南生,1905年8月24日生于福建省连城县新泉乡北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张志瑞,勤俭朴实,为人厚道,以耕田、养鱼和夜里放木排为生。一年下来,收成仍不够交租,备受富人欺凌。张志瑞听说花钱可以捐官,为求得不受压迫剥削的名分和出路,一狠心将半幢房子卖了,买了个“武秀才”。房子卖了不久,妻子黄清凤因产后风不幸去世,这对张志瑞打击很大,几乎成了个疯疯癫癫的人。为了养活刚刚出生的儿子泉生,又娶了贤惠、善良的妇女黄巧凤为妻。在黄巧凤料理下,张志瑞很快振作起精神。几年后,连续生了南生、德生、犹生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满玉,本来就吃了上顿无下顿的生活,日愈艰难。张志瑞夫妇多次合计,只好将出生才14天的女儿满玉忍痛送给人家。

张南生6岁时.拉着父母亲的手哀求说:“你们让我上学堂去吧!我一定听先生的话,好好念书。”张家几代人没有识字的,听到张南生要求上学,张志瑞夫妻俩特别高兴。虽然上学要到邻近三四里远的新泉镇东山楼小学。每年需交两担谷子的学费,他们还是决定让张南生去读书。

上学那天,父亲把张南生拉到住房正厅“思源堂”。向祖宗上香祭拜。张南生当时并不懂这些规矩是干什么的。但他还是乖乖地跪在祖宗的神牌前发誓:“我保证发狠努力学习,不考上前三名,甘愿受罚……”从此.张南生启用张氏族谱上的名字张履勋。毕业后,村里的乡亲们没人叫他的学名.他干脆又改叫了张南生。10岁那年,为了帮助家里减轻点负担,张南生自作主张进了一家半工半读学校。一下课他就上山砍柴、割草。晚上还帮助大哥磨豆腐。在家里,深受父母及哥哥的疼爱。  1918年,张南生该上高小了,看到家中确实无法支付学费,便向父母提出辍学劳动。张志瑞夫妇看到孩子期盼的眼神,下决心宁愿逃荒要饭,也要支持张南生上学。为此,他们又将家中4担田典给了地主。

1921年8月,连城旧制中学招生发榜,全县数百名考生中共录取54名,张南生名列前茅。消息传来,北村几十户人家顿时沸腾了,称赞张南生就是有出息,人人都夸奖张志瑞家培养出一位中学生!张志瑞更是喜气洋洋。

张南生进中学后,学习更加发奋努力。他在住校期间,早上第一个起床,晚上最后一个睡觉。在中学,他最感兴趣的是中国近代史,从中逐渐明白了当政者的腐败,穷人为什么穷?中国人为什么受外国人欺负等道理。当时,连城中学有十几位老师,张南生几乎都向他们借过书籍阅读。特别是黄颖成、黄光济、杨怀祖、李宝来几位老师都是新泉一带的人,他更是经常向这几位同乡老师讨教一些自己不太明白的道理和学问:中国的出路在哪里?政府为什么不反抗外国的欺负?为什么会有富人和穷人之分?什么样的人才是好人等等。老师们对有些问题虽然也讲不清楚.但都能很热情地和他一起研究探讨,使他受益匪浅。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起来革命,中国才有前途,人民才能不再受苦。

1927年7月,张南生中学毕业,由于家境贫寒,无法继续学业,回到家乡找了个替人管账的差事,帮助家庭维持生活。

1928年暑假,在长汀七中上学的张瑞明、张斌、张文炎等人回乡开展革命活动。他们宣传共产党的宗旨和主张,不久又在新泉成立了中共新泉支部。在与这些学生的接触中,张南生开始认识、了解了共产党,并立志要跟着共产党干革命。

1929年5月20日,毛泽东等率红四军主力二次人闽作战,途经张南生居住的北村。村口的河旁有棵300多年的大榕树,树冠方圆数亩,树下是人们平时聚会乘凉的好地方。红四军到这里时,北村男女老少都自发地来到大榕树下,欢迎红军。那天,毛泽东在这棵大榕树下向欢迎的农民作了简短的演讲。毛泽东言简意赅地阐述了共产党的性质,红军的宗旨,号召贫苦农民起来干革命。听了毛泽东的演讲,张南生和几个进步青年在红军帮助下,当天就组织并参加了村里的农民协会和自卫队。

6月20日,北村乡成立苏维埃政府。张南生被推举为乡政府委员。从此他走上了革命之路。当了乡苏维埃政府委员后,张南生像换了个人,心情非常好,干劲十分足,总有一股使不完的劲头。他每天忙于抓土豪、斗劣绅、分田地,组织青年帮工队为缺劳力、畜力的红军家属帮耕帮种帮收割.经常几天回不了家,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当地群众都夸张南生是苏维埃的好干部,贫苦农民的贴心人。

12月,红四军再次驻到新泉,就贯彻“中央九月来信”指示精神及如何提高全军指战员思想政治觉悟、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等事项,开展政治、军事整训。这期间,张南生及时组织农协会员、自卫队员协助红军站岗放哨,还组织女赤卫队员帮助红军缝补、拆洗衣服。一天,他发现一个红军战士穿着磨得没了底的草鞋,心里很难受。红军战士为人民打天下.穿没底的草鞋,冬天怎么行军?他有意地到军营转了转,看到不少红军战士的草鞋都破了底。于是他马上跑回乡里,向苏维埃政府的领导报告了这一情况。根据张南生的建议,乡苏维埃政府全体干部连夜分头到各村各户,宣传动员群众为红军赶制草鞋。不几天,驻新泉乡的红军战士人人都穿上了崭新的草鞋。红四军在这里得到了休整和扩充。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就是在新泉“望云草室”完成的。P3-5

序言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经历过繁荣昌盛,也蒙受过屈辱和欺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胜利与发展,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弱的面貌,开辟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新纪元。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无数优秀儿女背负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赴汤蹈火,出生入死,英勇抗争,锐意进取,创造了惊天动地的伟业。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他们中最杰出的群体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创建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下,为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付出了巨大牺牲,建立了不朽功勋。伟大的事业造就伟大的人物。中国人民解放军80年的光辉历史,记载着数以百万计的先烈英名,也在千百次奋斗牺牲中锻造出璀璨夺目的一代将星。他们为人民军队的创建和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为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作出了历史性的巨大贡献。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斗争,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光辉历史的重要篇章。他们所创造的伟大业绩和不朽功勋,谱写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解放和繁荣振兴的英雄壮歌。他们所展示的理想情操和胸怀气度,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品格和精神风貌的生动体现。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是我党我军历史上第一部全面记述人民军队高级将领生平业绩的大型传记丛书。入传的军事家和高级将领,有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有人民军队功勋卓著的战将,有领导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的高级指挥员。革命战争年代,他们遥筹帷幄,决胜千里,统率雄师劲旅,驰骋大江南北,横扫千军如卷席。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他们长期担任重要领导职务,是重大国是的决策者或参与者,以卓越的领导才能治党、治国、治军。改革开放新时期,他们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勤奋工作。这些军事家和高级将领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感人至深的精神风范、脍炙人口的传奇故事,组成了一幅幅漫卷烽火硝烟、浓缩我军战斗历程的生动画卷,谱写了一曲曲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的华彩乐章,铸就了一座座传之久远、光照千秋的历史丰碑。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再现了入传军事家和高级将领的生平业绩,通过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向世人展示了一个高大伟岸的精英群体。通过这套传记丛书,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一种震撼心灵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品格;百折不挠,不懈追求,对共产主义理想“虽九死而犹未悔”的坚定信念;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高贵品质;不怕牺牲,一往无前,敢于压倒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顾全大局,维护团结,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的宽广胸怀;克己奉公,清正廉洁,永葆普通一兵本色的高风亮节。这种精神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党领导人民继往开来的新的实践中,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支柱,并将代代相传、永放光芒。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的编撰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坚持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和可读性相统一。撰写中重调查研究,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为依据,把握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结论,力求多侧面、多角度、客观生动地再现入传高级将领的奋斗历程和光辉业绩。

我们党历来重视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干部和人民。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只有铭记历史,特别是铭记我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中国革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编撰出版《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系统反映高级将领的革命史、奋斗史、创业史,是学习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史的需要。对于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新长征的征程上,发扬光大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革命传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相信广大读者一定能够从这套传记丛书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营养,获得有益的感悟、借鉴和启迪。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

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撰委员会

二○○七年五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第27卷)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审委员会//中国共产党史人物研究会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编撰委员会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565714
开本 32开
页数 54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60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2013-08-01
印刷时间 2013-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676
CIP核字 2013153395
中图分类号 K825.2
丛书名
印张 17.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8
149
2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5: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