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新儿童研究(第3辑) |
内容 | 内容推荐 《新儿童研究(第3辑)》汇编了来自国内外儿童相关领域研究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组织的科研人员与实践者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分为儿童哲学研究、儿童文学与艺术研究等板块,书中具体收录了《童年哲学潜在的思想空间》《少子化背景下日本儿童保育与儿童学研究的状况》等文章。 目录 笔谈一 儿童学的学科建设 童年哲学潜在的思想空间 少子化背景下日本儿童保育与儿童学研究的状况 儿童文学视野下的儿童学建设 中国儿童学的建设:视野、基点与理论自觉 童年哲学须成为儿童学建设的基础性学科 欧美儿童学建设的早期经验及对当代中国的启示 笔谈二 儿童友好研究 儿童眼中的儿童友好 在儿童友好视角下理解儿童 如何做一位儿童友好型教师:基于儿童友好幼儿园(学校)的标准 视角的转换:儿童友好型教师的内在要求 儿童友好幼儿园的建设经验及启示 儿童哲学研究 通往智慧教育之路——以有过程的归纳教学深描为例 走进儿童精彩的哲学世界 重思童年与哲学——在世的存在与生成 哲学家教学法 绘本、哲学与儿童 像儿童一样思考——论前语言时期儿童哲学的“做”与“思” 中国儿童哲学实践的历程回顾、现实经验与未来展望 儿童是谁,如何教育 ——三种儿童教育哲学的片段式考察 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充满精彩 ——天津市和平区幼儿园儿童哲学启蒙教育的实践探索 儿童文学与艺术研究 孩童应嬉游否 ——来自近世中国艺术领域的证据 我们需要能代表每个人的书 ——加拿大儿童文学专家贝弗莉·布伦娜教授访谈录 当代艺术与儿童 ——艺术展览与艺术博览会中视觉艺术鉴赏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当代3-12岁儿童诗性思维文本化现象研究 儿童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童年时代的探究与想象:当代儿童心理学的最新研究 基于儿童研究的理想学校 现代维果茨基研究的主要问题与方法 童年缺陷论的反思及其超越 学习在何处:儿童地理学的思考 裴斯泰洛齐的儿童观探析 书评 幻想、成长与抗拒的童心世界:《彼得·潘》导读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新儿童研究(第3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张斌贤//于伟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52540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72 |
出版时间 | 2022-09-01 |
首版时间 | 2022-09-01 |
印刷时间 | 2022-09-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68 |
CIP核字 | 2022150125 |
中图分类号 | G61 |
丛书名 | |
印张 | 17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60 |
宽 | 185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