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蚕宝宝引出来的眼镜蛇/弟子规国学今读现代德育故事/原创彩版儿童文学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弟子规>国学今读现代德育故事》是根据《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七个篇章内容,以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校园、家庭及日常生活所发生的琐事为原型,塑造了以咕嘟乐、嘎嘎超、叮当儿、哈哈贝和嘻嘻风等性格不同的孩子为主的故事形象,将《弟子规》的内容编写拓展成为一个个幽默、风趣而又感人的小故事。

本套丛书共20册,其中1—3册为孝篇故事,4—6册为悌篇故事,7—10册为谨篇故事,11—14册为信篇故事,15—17册为泛爱众篇故事,18为仁篇故事,19-20为余力学文篇故事。每个故事都独立成篇,故事内容更是妙趣横生,既充满生活乐趣,又将《弟子规》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内容融汇其中。朱良燕著的《蚕宝宝引出来的眼镜蛇》选取了《弟子规·信篇》中的16句,通过咕嘟乐与

同学们一起养蚕的小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弄清缘由,不要在未弄清真相之前就胡说乱传,令事情更加糟糕;通过咕嘟乐帮助嘎嘎超提高成绩期间发生的有趣故事,提醒我们自己做不到或很为难的事,千万不要轻易答应别人,以免失信于入等关于“信”的意义的有趣又感动的故事。

内容推荐

在朱良燕著的《蚕宝宝引出来的眼镜蛇》中,我们共选取了《弟子规·信篇》中的16句,分别为“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已,莫闲管”等篇目,通过在咕嘟乐、嘎嘎超、叮当儿等几个可爱的孩子身上发生的一些风趣幽默而又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信”的意义和重要性。

其中,“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通过咕嘟乐与同学们一起养蚕的小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弄清缘由,不要在未弄清真相之前就胡说乱传,令事情更加糟糕;“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通过咕嘟乐帮助嘎嘎超提高成绩期间发生的有趣故事,提醒我们自己做不到或很为难的事,千万不要轻易答应别人,以免失信于入;“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通过咕嘟乐和妈妈在菜市场好心帮助卖菜老奶奶防骗的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一定要有诚信,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通过咕嘟乐想帮助朋友,结果弄得两头不讨好的糗事,告诉我们不要随便参与别人之间的私事儿,以免损害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友情。

目录

蚕宝宝印出来的眼镜蛇

出卖小屁股

比骗钱还可怕的欺骗

做老好人的下场

试读章节

咕嘟乐拉着咪儿妹妹跑回去,跟着大人们来到蚕房。

李叔叔一边领着咕嘟乐和爸爸参观,一边给他们介绍养蚕的技术。

咕嘟乐听着李叔叔的介绍,听着不由得眉头一皱,仰起头来问:“叔叔,养蚕是不是特别难呀?”

李叔叔笑了笑说:“百般生意百般难,唯有叫花子最清闲!”

“唉,做叫花子也不容易,还怕被狗咬呢。”爸爸说。

咪儿妹妹一听,抢着说:“哥哥,你别听我爸爸的,他是在吓唬你呐!你想学养蚕吗?我也会的!”

“你也会养蚕?”咕嘟乐惊喜地问,“你可以教我吗?”

“那是当然了,走,我带你去看我养的蚕宝宝吧!”咪儿妹妹得意地说完,拉着咕嘟乐往住房走去。

来到客厅里,咪儿妹妹从电视柜上拿了一个小纸盒子,走到咕嘟乐面前,打开纸盒盖子大声地说:“哥哥,你看,这就是我养的蚕宝宝!”

“哇!怎么一个小盒子就能养蚕宝宝的呀?”咕嘟乐激动地问。

“那是当然了!”咪儿妹妹眉飞色舞地介绍起来,“你看,只要弄个这样的小盒子,捉一条或两条蚕宝宝放到里面,每天记得往里面放些桑叶,再给它们清理一下屎粒就行了。”

咪儿妹妹一阵介绍之后,停了下来,两个晶亮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咕嘟乐。

咕嘟乐看着咪妹妹,吃惊地问:“就这些吗?”

“就这些了,你说简不简单啊?”咪儿妹妹问。

“就这样,蚕宝宝怎么吐丝呀?”咕嘟乐还是不大明白。

咪儿妹妹说:“这你就不用担心了,蚕宝宝养大了,它们自己会把丝吐在盒子里的。”

“哦。”咕嘟乐好像有些明白了。

米儿妹妹又说:“蚕宝宝吐丝的时候,它们就不吃桑叶了。到那时,你可记着千万不要去动它们。你要是动了它们,你就会惊着它们的魂魄,它们就变不成小飞蛾了。变不成小飞蛾,就产不了小虫卵。没有小虫卵,就不会有小蚕宝宝了!”

一会儿是小飞蛾,一会儿是小虫卵,一会儿又是小蚕宝宝,咕嘟乐听得稀里糊涂:“你不是说挺简单的吗?怎么又这么复杂了呀?”

咪儿妹妹的两只大眼睛一瞪:“把桑叶放到盒子里,你会吗?”

“我会。”

“把蚕宝宝拉在盒子里的屎粒清掉,你会吗?”

“我也会。”

“那就够了!”

“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回去,那我也要养两条!”

“行,我叫爸爸送你两条蚕宝宝吧。”

“太好了!”

李叔叔听说咕嘟乐要养蚕,特意挑选了两条强壮的小蚕宝宝,用一个小药盒子装好了,送给咕嘟乐。之后,还说了许多养蚕要注意的事项。

技术不是什么大问题。咕嘟乐能否养好蚕的关键还是桑叶的供给。

咪儿妹妹带着咕嘟乐来到桑田,两人采了一大袋子的嫩桑叶。把这一袋子桑叶带回去,放进冰箱里保鲜,足够小蚕宝宝吃一个星期了。  

咕嘟乐一回到家,便把桑叶放进冰箱里。接着,找出一个妈妈的皮鞋盒子,把两只小蚕宝宝从小药盒子里迁到了漂亮的新家。再把鞋盒子往咕嘟乐房间的窗台上一放,那儿就成养蚕室了。

咕嘟乐按咪儿妹妹教的方法,每天给小蚕宝宝添加新鲜的桑叶,清理吃剩的桑叶梗和小蚕宝宝拉出来的粪便。

小蚕宝宝长得飞快。

刚开始那一两天,每当咕嘟乐打开鞋盒盖子,蚕宝宝都会迅速地藏到桑叶下面偷偷地吃桑叶。

咕嘟乐站在窗台前看蚕宝宝,有时候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蚕宝宝看咕嘟乐不会伤害它们,它们的胆子便渐渐大起来了。当咕嘟乐再打开盖子时,它们便不再躲藏了,有时还会把头微微仰起来,看看咕嘟乐,好像在向小主人问好哩。

看着蚕宝宝俏皮可爱的样子,咕嘟乐情不自禁地伸手想摸摸它们。

看看比自己的身子还大的手指头,蚕宝宝吓得赶忙往桑叶下面钻去。  

咕嘟乐不甘心,把一只手轻轻地埋藏在桑叶下面,另一只手在蚕宝宝的后面不停地赶。

小蚕宝宝大概以为咕嘟乐埋藏在桑叶里一动不动的手是可靠的安全地带吧,便一蠕一蠕地向咕嘟乐的手上爬去。

痒痒的、酥酥的、麻麻的,咕嘟乐又害怕又刺激地忍耐并享受着。

蚕宝宝一直到爬到咕嘟乐的手掌心,抬头一看,哟,桑叶怎么没了?它们才知道自己上咕嘟乐的当了。

哈,这时它们若想掉头逃跑,没机会了!

咕嘟乐看着那两个笨拙的小家伙吓得不知所措,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

作文课上,眼镜老师要木象小动物观察日记。

不少同学一听,便皱起眉头叫苦不迭。

的确,写动物观察日记没有实践就没有作文素材,不像有些文体,甚至可以天马行空地胡编。

咕嘟乐因为家里养了两条小蚕宝宝,对这次的作文几乎是信手拈来,他把养蚕宝宝的经过以及和蚕宝宝之间的逗趣、交流如实地写下来,就成养蚕日记了。

作文讲评课上,当眼镜老师把咕嘟乐的养蚕日记读出来时,同学们立刻骚动起来了,随着眼镜老师读出来的内容,时而啧啧惊叹,时而捧腹大笑,时而又嘘唏不已。咕嘟乐笔下的两条蚕宝宝是两只虫子么?不是,那简直是两个开心小宝贝呢!

下课后,嘎嘎超、叮当儿、哈哈贝和嘻嘻风拽着咕嘟乐急切地说:“咕嘟乐,你家里养了蚕宝宝怎么也不告诉我们啊?放学后,我们可以去你家里看你的蚕宝宝吗?”

“行!”咕嘟乐爽快地答应了。

放学后,嘎嘎超、叮当儿、哈哈贝和嘻嘻风家也没回,背起书包便跟着咕嘟乐直接去他家看蚕宝宝。

回到家,咕嘟乐把大家领进自己的房间里,打开放在窗台上的鞋盒盖子。

……

P7-11

序言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物质文明社会,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可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受其影响,自私、狭隘、偏执、无礼,也在时时腐蚀着人们的心灵。

人生成败一世,不可重来,所以人生需要智慧,需要谨慎的态度,走好每一步。这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生活目标,正确的行动方向,也就需要有良好的教育。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孩子的品行和德育教育也显得尤为重要。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导孩子,应懂得启蒙养正。真正贤明的父母和老师,懂得在孩子幼小、心性非常纯洁的时候,给孩子以最好的教育。所以,教师和家长们要把握好孩子可塑性最强、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给孩子以圣贤的经典,让孩子在幼小的成长骱段就培育出很多良好贤明的智慧德行来。那么,孩子未来的人生也定会是幸福的人生、造福人类的人生。

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都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在孩子年少时,就应牢记前辈的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并烂熟于心。尽管此时他们还不能理解其深刻含义,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理解能力也在增强,到了一定年龄便自然酝酿发酵,从而对年少时熟记的经验和智慧产生深刻的理解和领悟,为日后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在我国悠久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弟子规》可谓集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之精华,是贤德学问的根基,其中的道德修养、礼仪规范等更是做人的根本。《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由清代康熙年间著名学者、教育家李毓秀根据宋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所改编,后来经过清代儒生贾存仁认真修订,遂改名为《弟子规》。

全文分为“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几部分,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礼仪和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既有文采,又很实用,三言成句,合辙押韵。

《弟子规》中的“规”,也就是规范的意思。因此,这本书也是教导为人子弟者尽守本分、克己守礼、约束邪念、保持诚实、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传承忠厚家风的最佳启蒙教材。故而作为一种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对启蒙儿童的智慧和品德大有裨益。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伦理失纲、人心不古、有志之士呼吁重新定位教育的时候,教育更应突出入本思想,突出入文关怀,这也让学习经典显得更为重要。

然而,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认同的过程,对自身产生影响更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要孩子背诵《弟子规》很容易,但要真正使其对孩子产生有益的影响,还需要将《弟子规》中的内容和内涵贯彻到日常生活当中,落实到生活的一言一行中,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之中提高孩子的道德修养和品行。

为了让孩子们能更好地学习、理解,并能真正体会《弟子规:中的规范、礼仪对自身成长的重要性,我们特精心创作了这套《<弟子规>国学今读现代德育故事》。

《<弟子规>国学今读现代德育故事》是根据《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七个篇章内容,以孩子们再熟悉不过的校园、家庭及日常生活所发生的琐事为原型,塑造了以咕嘟乐、嘎嘎超、叮当儿、哈哈贝和嘻嘻风等性格不同的孩子为主的故事形象,将《弟子规》的内容编写拓展成为一个个幽默、风趣而又感人的小故事。

本套丛书共20册,其中1—3册为孝篇故事,4—6册为悌篇故事,7—10册为谨篇故事,11—14册为信篇故事,15—17册为泛爱众篇故事,18为仁篇故事,19-20为余力学文篇故事。每个故事都独立成篇,故事内容更是妙趣横生,既充满生活乐趣,又将《弟子规》中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等内容融汇其中。让孩子们在快乐阅读的同时,心灵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洗涤与升华,从而深入浅出地领悟到《弟子规》中的精华,学会为人处世的道理。  

另外,为了便于更准确地为孩子们阐明故事中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我们在每个故事的开头都将该故事所要阐述的《弟子规》中的内容列举并给出注释;在每个故事的结尾还设置了“小启示”,用通俗简练的语言揭示了故事所阐述的深刻道理,让孩子们从中得到启发和帮助。

愿这套凝聚我们辛勤汗水的《<弟子规>国学今读现代德育故事》能够让孩子们发现阅读的乐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家长解决启蒙教育中遇到的难题;更愿《<弟子规>国学今读现代德育故事》能够成为孩子与家长的良师益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蚕宝宝引出来的眼镜蛇/弟子规国学今读现代德育故事/原创彩版儿童文学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良燕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延边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3467730
开本 16开
页数 15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06-01
首版时间 2014-06-01
印刷时间 2014-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小学生(5-10岁)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286
CIP核字 2014120839
中图分类号 I287.5
丛书名 弟子规国学今读现代德育故事
印张 10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26
166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16: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