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安所以然--文佑谝西安(上下)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稿以西安特有的“谝”的形式,以故事性、趣味性的结构语言,对西安从古到今的各个方面用故事的形式予以讲述,力争让人们在中国一带一路的推进中全面认识古代辉煌的长安,今天奋进的西安。本书以周、秦、汉、隋、唐各个朝代为出发点,介绍了古代的西安作为各朝各代的都城所创造的辉煌文化,介绍了在西安发生的历史事件,遗留、保存完善的文物、建筑等。到了近代,作者以经济建设为重点,讲述了西安在城市建设浪潮中的改变与发展,包括科技发展、高等教育的领先等方面。
该书被官方媒体誉为:“一部西安的百科全书”,是独具特色的馈赠礼品!2020年8月,《西安所以然》出版首印,2023年3月,《西安所以然》二版再印;2021年9月《西安所以然》开始在“喜马拉雅”音频平台长期上线播讲。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西安所以然》是一部“登山手册”,它将带你攀登西安这座巍峨、博大、厚重的华夏之山,领你走进西安这座辉煌古今、七彩纷呈的千年大都,和你一起分享大西安那诸多的辉煌与灿烂!
目录
第一篇章 西安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
第一讲 西安中国古代建都条件最佳的都城
第一节 中国古代都城的不同概念
第二节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原则
第三节 西安天造地设的综合优势
第四节 西安封建帝都的代代沿袭
第二讲 西安中国古代建都时间最长的都城
第一节 华夏之朝建都西安
第二节 大秦帝国定都西安
第三节 大汉王朝定都西安
第四节 大唐天朝定都西安
第五节 数十都城三千年一千余年在西安
第三讲 西安唐代规模最大的城市
第一节 唐长安城的面积八十四平方公里
第二节 唐长安城的人口高达百万人以上
第三节 唐长安城的宫城被誉为千宫之宫
第四节 唐长安城的商市有十二万家商户
第五节 唐长安城的街道宽一百七十六米
第四讲 西安古代都城规划的典范
第一节 中轴纵横对称城市街线酷似棋局
第二节 宫城皇城郭城布局恢宏龙威尽显
第三节 城路居区住宅等级差异无处不在
第四节 壹佰零玖里坊市民居区密而有序
第五节 供水排水科学基础设施设计超前
第六节 四类园林共存不同群体各有所乐
第五讲 西安大唐时期的国际中心
第一节 受大唐恩赏做官长安的各国英杰
第二节 向大唐帝国朝拜进贡的各国使节
第三节 到文化中心学习交流的各国学者
第四节 来丝路之源贸易经商的各国商贾
第五节 在世界大都定居落户的“长安市民”
第二篇章 西安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
第一讲 百万年前的猿人头骨蓝田猿人
第一节 北京猿人头盖骨的世界疑案
第二节 蓝田猿人头盖骨的赫然问世
第三节 南京猿人头盖骨的好事成双
第四节 蓝田猿人头盖骨的世界意义
第二讲 六千年前的远古村落西安半坡
第一节 中国第一座史前村落博物馆
第二节 六千年前的远古华夏第一村
第三节 半坡遗址让世人大开眼界
第四节 “人面鱼纹”令学界惊叹不已
第三讲 中国的汉语之根在西安
第一节 汉语一词来自汉朝来自汉朝的都城西安
第二节 西安方言中国古代时间最长的汉语官话
第三节 西安方言中国大量古文典籍的书用语言
第四节 中国汉语世界至今最为优秀的语言之一
第四讲 中国的汉字之本在西安
第一节 半坡的字符开创了中国文字的功能使用先河
第二节 秦代的小篆统一了中国文字的标准形体写法
第三节 汉代的隶书奠定了中国汉字的永久笔划结构
第四节 唐代的楷书确立了中国汉字的永久通用字体
第五节 中国的汉字对周边国家的影响深远
第六节 中国的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一统文字
第五讲 中国的戏剧之源在西安
第一节 秦腔的年龄两千多岁
第二节 秦腔的剧目一万多个
第三节 秦腔的发展大唐天朝功劳最大
第四节 秦腔的传播催生北南各大剧种
第五节 秦腔的表演八大绝技誉满神州
第六节 秦腔的进京唱红清代中国剧坛
第六讲 西安秦代军事科技的世界奇迹
第一节 秦代至今无法破解的铸剑技术
第二节 秦代至今难以超越的防锈工艺
第三节 秦代至今叹为观止的加工精度
第四节 秦代威力最强的远距离射杀武器
第五节 秦代世界最早的标准化军工生产
第七讲 西安汉代民用科技的世界首创
第一节 西汉世界最早的造纸技术
第二节 西汉世界首创的提花织机
第三节 西汉世界最早的温室栽培
第四节 西汉世界首创的播种耧车
第五节 西汉世界最早的扬谷风机
第六节 西汉世界首创的指南皇车
第八讲 西安大唐文化的历史巨献
第一节 大唐文化的辉煌成就
第二节 大唐诗歌的文学传奇
第三节 大唐文化带给世界的巨大影响
第四节 大唐文化繁荣极顶的根本原因
第九讲 西安层出不穷的地下宝库
第一节 收容站的偶然“幸遇”
第二节 何家村的惊天新闻
第三节 大唐遗宝的旷世价值
第四节 两瓮一罐的千古奇谜
第五节 见怪不怪的“西安现象”
第三篇章 西安改变中国的历史事件
第一讲 商鞅变法开创古代中国历史先河
第一节 商鞅变法彪炳千古的伟大变法
第二节 商鞅变法对中国的伟大贡献
第三节 商鞅变法惊憾千古的悲惨结局
第二讲 横扫六合造就东方霸主大秦帝国
第一节 商鞅变法秦国脱胎换骨
第二节 力夺九鼎开启秦王纪年
第三节 横扫六合完成一统大业
第四节 虎狼之军威震东方无敌
第五节 千古一帝开创历史纪元
第三讲 刘邦立汉大汉罗马世界东西两强
第一节 西汉名垂青史的文景之治
第二节 西汉雄才大路的汉武大帝
第三节 西汉所向披摩的钢
导语
任何一个城市,都会有各种各样的书籍宣传她、赞扬她,但不可否认,这些作品,大多都是选取的某一个方面:或历史、或战争、或旅游、或文物、或经济发展、或文化教育、或城市建设、或风土人情等等。而《西安所以然》则完全不同,这是一部对一个城市进行全面介绍的“百科全书”,其内容包罗万象,无所不及,且目录引人,故事性强,受众面广,让人一但进入,便难以释手。
精彩页
第一篇章 西安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
历史的地位是由历史来决定的。有历史,才有历史地位;有悠久的历史,才有显赫的历史地位。西安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若以世界而论:西安和古希腊的雅典、古埃及的开罗、古意大利的罗马,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在浩瀚的世界城市之林,仅仅只有这四个城市享此盛誉,这是西安在世界上的历史地位。而本篇章要说的,仅仅只着重于她在中国的历史地位:暂且只以时间而论,3000多年的建都历史,1000多年的建都资历,是公认的华夏文明发源之地。作为千古大都,西安古代建都条件的最佳,西安古代建都时间的最长,西安古代城市规模的最大,西安是古代城市规划的世界典范,西安是古代万国来朝的世界中心,等等。诸多之最、诸多第一,决定了西安无可争议、无与伦比的历史地位。
第一讲 西安中国古代建都条件最佳的都城
一个国家的都城,就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古今中外,概莫如此。5000多年的中国历史,改朝换代,政权更迭,但其最大的标志就是都城的确立。只有有了真正的都城,才算有了真正的政权。一个强大的武装集团,长期征战,攻城夺地,横扫群雄,最终取得了胜利,夺得了天下,这时摆在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尽快为自己选择一个长久稳定的立身之处,确定一个条件最佳的建都之地。作为一个战胜者,征战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所有的形胜佳地,可谓知悉于脑,熟记于心。然而,泱泱华夏,广袤神州,佳地遍布,优势各异,哪里才是自已称心如意的都城之地呢?
第一节 中国古代都城的不同概念
哪里是自己称心如意的建都之地呢?先不急,要说古代都城的选址,先要弄清古代都城的概念。“都城”二字,都为首都、城为城市,通常理解,它应是一个国家唯一的政治中心。然而,数千年的中国历史,群雄割据,王朝更迭,政权替换,诸侯林立,产生了纷乱如麻、五花八门,规模大小不一、时间长短悬殊、令人数不胜数的所谓都城:有天下共主之都、有群雄割据之都、有帝都与王都、有首都与陪都、有数月数年的县花短命之都,有长达数个世纪的大朝大都,等等,令人眼花缭乱,概念不清。
天下共主之都。 即天下共同臣服的君主所在之都。从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来看,周封诸侯、秦灭六国、大汉一统、隋定天下、盛唐帝国,以及元、明、清等。这些真正控制着全国大朝大代的都城,在当时,无不规模宏大、城市气派、建筑雄伟、宫殿豪华,不仅是国家共主之都,而且都有世界的巨大影响力。时至今日,这些古代曾经的显赫都城,仍然都是举足轻重的大型城市,不仅有着极高的历史知名度,而且有着无以估价的历史遗存以及难以磨灭的古都风貌。
群雄割据之都。 群雄刮据之都是中国历史上为时不短的无君无主、占地为王、厮杀混战的诸多割据中心。典型的有春秋五霸、七国争雄、三国鼎立、五代十国、南北对峙,等等。这些诸雄列强,你争我夺,攻城掠地,有进有退,有胜有输,但不管谁强谁弱、谁大谁小,均以国相称,均各控一方,均各有其都。然而,这些诸多的政治集团,因控城不大、条件有限,故所谓的都城,普遍城池狭小,建筑平平,并无豪华辉煌的大型宫殿及领先时代的城市设施等。
帝都与王都。 帝都是中国古代国家唯一的政治中心,王都则是君主所封侯王的诸侯国之都。分封列国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各地的有效控制,如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就封了70余个,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都城。主国与属国、帝都与王都并存,不仅在中国古代有,现代世界仍然大量存在。凡世界上的联邦制国家都有数量不等的下属自治国,这些自治国不仅有自己的首都,而且还有自己的总统。但不论是中国古代的帝都与王都、现代世界的联邦国首都与自治国首都,虽然皆称为“都”,但都与都不同,一个是主国、一个是属国,一个是主都、一个是属都,层次一主一从,概念截然不同。
从属于主都的陪都。 陪都是中国建都史上的重要创举,影响了中国以及世界几千年。陪都是在首都之外再行设置一个或数个副都,作为首都的辅助和伴陪。历史上的各朝各代大多都有陪都,就连近代的抗战时期,南京沦陷前,国民政府即选择了崇山峻岭环抱的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陪都,是中国历史上因不同时期的不同因素而考量设置,世界上也有不少的国家效仿至今.陪都与其他的城市相比地位显赫,但陪都与正式的首都绝不能相提并论,说确切一点,它就是正与副的关系。
以上的都城,五花八门、档次有别、概念不同。而本讲的题目是“中国古代建都条件最佳的都城”,主要说的是都城的选址条件,是否有些文不对题?其实不然,之所以介绍中国古代不同概念的各类都城,目的就是要强调:以下所涉及的都城,既不是以上的首都附设之陪都,也不是以上的诸侯王爷之属都,更不是以上的群雄割据之乱都,而是正儿八经的天下共主之都,是国家唯一的政治中心。这个都城的选址,选择的范围最大、考量的因索最多、要求的条件最严,是新生的政治集团建国立国的首要任务。
第二节 中国古代都城的选址原则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安所以然--文佑谝西安(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文佑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31205
开本 16开
页数 90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822
出版时间 2020-08-01
首版时间 2020-08-01
印刷时间 2023-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1680
CIP核字 2020129326
中图分类号 K294.11
丛书名
印张 59.2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