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形之手(透视中国金融史)
内容
内容推荐
有形的手是指从外部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的各种手段。本书以时间为脉络,主要讲述了自古以来政府如何干预金融,系统梳理了古代中国政府金融治理的基本逻辑、形式及其衰落过程,深入探析了金融治理的近代化探索与变革,详细剖析了当代中国金融治理实践,有助于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政府干预金融的思路、逻辑和方法。同时本书从国际视角出发,横向比较苏联及美英等国政府干预金融的经验、教训,以及干预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致力于厘清政府干预金融的边界,为中国的金融治理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颜色,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兼任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世界经济史协会中国执委、中国人民银行青联委员、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青年学术委员。在北京大学获得经济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曾任渣打银行资深经济学家和宏观研究主管。研究集中在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和经济史等领域,并长期从事本科生、MBA、EMBA、博士生、国际合作项目和高层培训项目等各层次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曾获得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和光华管理学院教学一等奖。
目录
上篇 古代中国政府的金融治理
壹 “有形之手”是如何形成的
一、从“奉天承运”到“成王败寇”的政治文化演变
二、稳定压倒一切的治理逻辑形成
三、逐步伸向金融的“有形之手”
贰 从桑弘羊到王安石 国家金融干预的酝酿与确立
一、周礼、桑弘羊与王莽
二、崩溃和重塑:中古以来国家金融于预的解构与重组
三、宏观调控的最后准备:货币帝国的出现
叁 突围与彷徨 王朝金融干预尝试和挫折
一、惊鸿一瞥与一步之遥:政府金融干预框架的巅峰
二、尝试、挫败与退缩:元代金融干预的强度与质量
三、白银的涌现、货币化进程及政府管控
中篇 金融治理的近代化变革
肆 “最好且最坏的时代” 帝国金融的繁荣与萎缩
一、王朝的账本:国际贸易、国际收支与白银流动
二、抱着金砖沉没:货币主权的被动论丧
三、夕阳余晖:帝国政府最后的币制改革
伍 从晚清到民国 中国金融干预模式的近代化
一、惊蛰:民间金融机构的量变和质变
二、从大清户部到中央银行
三、变局和思路:从晚清到抗日战争之前的金融治理
四、蹒跚走向金融治理近代化
陆 金融干预的红色模式
一、苏维埃的金融故事
二、另外一半的中国
三、干预还是管控?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金融治理
下篇 当代金融治理实践与方向
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干预的变迁
一、改革的启动键
二、重塑干预框架:金融治理体系的建立
三、干预的章法:政府金融干预的两个趋势
捌 干预金融的精细化时代
一、寻找金融的位置
二、历史困惑:开放还是不开放
三、金融监管的实质
玖 敢问路在何方
一、别人的“有形之手”
二、“拿手”与“烫手”:中国政府金融干预的重点难点
三、“有形之手”将伸向何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形之手(透视中国金融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颜色//辛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578051
开本 32开
页数 28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6
出版时间 2023-12-01
首版时间 2023-12-01
印刷时间 202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图书小类
重量 398
CIP核字 2023082437
中图分类号 F832.9
丛书名
印张 9.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9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