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张九成哲学研究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以道学范围从南宋初期到朱熹掌握道学话语权的转变趋势为思想背景,从气论、天人关系、心性论、工夫论、经学、儒佛关系等方面,系统研究张九成哲学思想的逻辑构架和特点;同时注重思想史脉络的梳理,分析张九成对洛学的继承和发展,以及与其他理学家之间的论辩和冲突,尤其是与朱子学之间的差异、儒佛之辩等,以期呈现其思想原貌,并丰富对南宋初期理学传承与发展状况的认识,展现这一时期思想史的连续性。
作者简介
李春颖,1985年生,河北省承德市人。2003年至2012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师从张学智教授,获哲学学士、哲学博士学位。2012年至今,就职于中国政法大学国际儒学院,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儒家思想。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生平与著作
一、家世业儒
二、仕途坎坷
三、著作考证
第二章 气论
一、一气流行
二、恶气与和气
三、习气与气习
四、血气与浩然之气
小结
第三章 天人相感
一、生于其心,害于其政
二、念动于中,事形于外
三、气与天命
小结
第四章 性论
一、性善与人人可以为尧舜
二、性善之善不与恶相对
三、恶的来源
小结
第五章 心论
一、天人一心
二、人者天地之心
三、心与性
四、心与理
五、传心
小结
第六章 已发未发
一、未发为性
二、已发与时中
三、已发未发之间
小结
第七章 随独
一、慎独的基础
二、慎独的工夫
三、为学之方
四、内向体认本心
小结
第八章 格致之学
一、格物与致知
二、格物与穷理
三、格非心
小结
第九章 德福
一、天命必然
二、德福相符
三、天命在我
小结
第十章 《孟子传》注释特点
一、君臣之道
二、汤武革命
三、王霸之辨
四、性善论
五、发孟子遗意
小结
第十一章 横浦与佛教
一、往来僧侣
二、儒佛之辩
三、心与觉
四、以觉言仁
五、横浦本心与觉
六、以心识心
七、性与善恶
小结
附录 《横浦学案》门人补充
参考文献
后记
序言
张学智
中国哲学发展历史中,
重视主体自身的各种学说一
直是学术大端。加之思想方
法上对心灵体验的偏好,对
道德直觉的强调,对类比、
想象、譬喻等思维方法的重
视,都使心学处于强劲的势
头中。两汉之际佛教传人,
又为心学思想注入了域外元
素。因此中国心学内容丰富
,形式多样,具有突出的诠
释精神和人本主义特色。孟
子是先秦诸子中心学思想最
为鲜明的哲学家,此后的心
学家,多通过注释《孟子》
阐发其思想。两宋之际的张
九成,继承了二程学说中道
南一脉,又喜与禅僧交往,
他的儒家经典解释,援佛入
儒,受到当时许多喜好佛家
的士大夫的欢迎,但受到了
理学正统派特别是朱熹的抨
击,斥之为洪水猛兽,还在
《杂学辨》中对其《中庸说
》进行详细批驳。因此之故
,张九成之学在后世理学中
地位不甚显赫。其解经之作
特别是其中的《孟子传》,
虽当时传诵甚广,后世却逐
渐少人问津。《宋元学案》
有《横浦学案》,称张九成
为“二程再传,陆学之先”;
虽然援用朱熹的评论,认为
其学受禅学浸淫,较为驳杂
,但对张九成心学羽翼圣门
的作用则给予肯定,尤其对
其立朝行事之凛然风节,甚
为赞赏。目前学界关于二程
洛学、道南学派、陆九渊心
学研究成果极多,但对张九
成究心者却寥寥。
李春颖的这部《张九成
哲学研究》是在同名博士学
位论文的基础上用功夫反复
修改打磨而成。本书对张九
成著作《横浦文集》《孟子
传》《中庸说》《横浦心传
录》《横浦日新》等搜罗无
遗,将其思想细分为气论、
性论、心论、格致论、德福
论、经典解释之特点及儒佛
关系等,引述充分,阐发深
人,使张九成各方面的观点
及其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呈现
。相比前人的研究成果,本
书有以下几个新颖之处:
其一,对张九成心学思
想的独特提揭。二程特别是
程颢有突出的心学精神,经
过道南一脉、谢良佐等人的
阐扬,其中的心学因素更加
显明。至张九成,提倡天人
一心,心学思想得到极大张
扬。本书在与朱熹理学对比
的慕础卜提出,张九成天人
一心的内涵有两个重点:本
心同于天理,本心是参天地
造化的基础;张九成以心为
本体,心与理同,从而使得
天理不但具有万物根据的意
义,更能作为现实生活的指
导,活泼泼地呈现于人的具
体行为中。心本体既存有又
活动,其重要性超过了性。
由此把张九成心学与理学结
合,挖掘心的各种内涵并使
之统为一体这一特点鲜明地
提了出来。
其二,对张九成经典注
释特点的说明。张九成的思
想,最明显地存在于其《孟
子传》中。本书不仅从中总
结出张九成思想的重要内容
如君臣之道、汤武革命、王
霸之辨、性善论等,而且对
张九成《孟子》诠释的特点
,特别提出三个方面:理学
思想的加入,重视以意逆志
,及对时代背景的追溯。认
为张九成将理学的重要问题
如理气关系、心性情三者关
系、已发未发、主敬涵养等
加入注释中,由此拓展了孟
子思想的形上维度。“以意
逆志”旨在强调领会《孟子
》字面背后的深意,可以回
应疑孟、非孟者对孟子的浅
层次理解。“以时考之”强调
还原孟子发论的时代背景,
减少因时代隔膜造成的误解
,加深理解孟子对当时政弊
的抉发。这都是对张九成的
经典诠释的深入思考。
第三,对张九成与佛教
的关系及学派归属提出新的
看法。凡关于张九成的研究
,必涉及他与佛教的交游及
思想关涉。但浮光掠影、掩
袭口吻者多,实地考察、真
知灼见者少。本书设“往来
僧侣”一节,引据多种灯录
、禅僧语录、地方志等,详
细考察张九成与僧人特别是
大慧宗杲的交游,从中理出
他的思想所受佛教影响之处
。更针对朱子对张九成阳儒
阴释的判释,从心与觉,以
觉言仁、性之善恶等方面,
论证张九成心学思想的儒学
归属,认为张九成所谓心,
不是思维、知觉器官,而是
落实天道,与天为一的精神
本体;他所谓心之知觉,是
对本心所含天理的体认。这
一点与理学正统派并无二致
,不过强调体证天理时心的
不着相、常醒觉等方面,而
且这些说明是在与二程、程
氏门人、湖湘学者的对比中
作出的,故结论深入、可信

还有一点须得说明的是
,李春颖曾点校出版《张九
成集》,对张九成及其门人
的文献资料用过功夫。在此
基础上,她对《宋元学案·
横浦学案》中的“横浦门人”
作了补充。如根据《横浦心
传录》《横浦文集》之序跋
、诗文,补入刁骏及其兄文
叔、陶与谐、陈刚中;据《
宋元学案·玉山学案》,补
入吕祖谦、章颖。这些补入
的弟子其传文资料虽皆采自
原书,但作此移录之眼光,
却从熟读精思张九成及弟子
之文献而来,从中可见她好
学深思之一斑。有此数端,
故我乐为之序并向读者推荐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张九成哲学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春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101164794
开本 16开
页数 3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2
出版时间 2024-01-01
首版时间 2024-01-01
印刷时间 2024-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62
CIP核字 2023237409
中图分类号 B244.995
丛书名
印张 20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5
15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4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