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面、最详实的内部资料揭秘马化腾的商业智慧和经管理念!
激励人心的平民致富圣经,为你揭秘马化腾从程序员到成功企业家的终极蜕变之路和技术理工男的心灵成长史!
面对充满变数和诱惑的商业江湖,阡陌编著的《把每一天当成梦想的练习(马化腾的14堂成功课)》为你揭秘马化腾如何在安静中坚守,如何用“沉默”成就了腾讯QQ!
内部讲话、真实故事、心路历程,马化腾14堂成功课,全程讲述!
本书教你在安静中坚守,在平凡中坚持,在繁华时冷静,正如马化腾所说:“坚守梦想,成功就会不请自来!”
图书 | 把每一天当成梦想的练习(马化腾的14堂成功课)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最新、最全面、最详实的内部资料揭秘马化腾的商业智慧和经管理念! 激励人心的平民致富圣经,为你揭秘马化腾从程序员到成功企业家的终极蜕变之路和技术理工男的心灵成长史! 面对充满变数和诱惑的商业江湖,阡陌编著的《把每一天当成梦想的练习(马化腾的14堂成功课)》为你揭秘马化腾如何在安静中坚守,如何用“沉默”成就了腾讯QQ! 内部讲话、真实故事、心路历程,马化腾14堂成功课,全程讲述! 本书教你在安静中坚守,在平凡中坚持,在繁华时冷静,正如马化腾所说:“坚守梦想,成功就会不请自来!” 内容推荐 阡陌编著的《把每一天当成梦想的练习(马化腾的14堂成功课)》纵览腾讯15年的创业历史,摘录马化腾在创业15年中的讲话精华,从马化腾关于如何关注产品、服务用户,如何科学决策、推动组织变革,如何塑造QQ品牌、建设团队文化,如何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等一系列讲话中,传播腾讯企业的正能量,为众多创业者提供经验和蓝本,也为读者注入人生腾飞的力量。 目录 Part 1 到达藏宝之地的道路,没人送你前往 创业第一年,我们是总也喂不饱的小企鹅 专注地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终于有了回报 最初的成功需要点运气,后来就得靠打硬仗 创业前我炒股赚了100万,兴趣让我坚持了下来 Part 2 产品经理的心态,让我关注技术和细节 其实,我就是一个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的核心能力是获得用户认同 在腾讯,不允许说什么事情在技术上做不到 开发人员要用心来思考产品,而不是公事公办的态度 Part 3 腾讯要做的是互联网上的水和电 为用户搭建一个网络生活的平台 互联网产品设计的“马化腾法则” 用户体验的10/100/1000法则 2 把每一天当成梦想的练习 Part 4 我在决策时的“三问哲学” 我通常是第一个提出想法,但强硬推动不是我的风格 每当要推出一项新业务,我会让团队思考三个问题 在“冬天”过分谨慎会丧失机会,对未来发展不利 看准商机要尽早做决定,做出决定后就要全力以赴 Part 5 在大公司里安装小公司的灵魂 面对快速变化的互联网世界,既幸运又不幸 从大到小:重塑小公司的创业激情 老牌互联网公司的沉沦,让我们吸取到的教训 Part 6 不懂口碑的力量,就不懂互联网 腾讯的流量已经是第一了,但我们依然要转型 在“影响力经济”时代打造响亮品牌 “不精品,毋宁死”:精品是战略,也是生活态度 Part 7 带队伍:怎样把庸才变干将,把干将变领袖 人品低下的人,才能越大越有危险 企业能走多远,取决于对人才的培养 激情、大局观、担当:我评判管理人才的三个标准 让员工心无旁骛,前提是帮他们解决“世俗”问题 团队领导人要善于协调两种相互冲突的想法 很多公司走不下去,是因为内部问题 你有几流的企业文化,你就有几流的追随者 Part 8 创新从效仿开始 我曾是一个超级网虫:玩也是一种生产力 保持学习的心态,与行业一起进化 创新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研发团队没有实力做的,就交给腾讯研究院 Part 9 灰度法则:互联网时代的生存法则 怎样让创新不被扼杀,又不会走进死胡同 在互联网时代,谁也不比谁傻5秒钟 追求精准和可控制,很可能是错的 Part 10 用稀缺性对抗互联网的“免费”精神 渠道不再占有优势,稀缺性的内容将最终获胜 互联网将不再是个独立的产业,它将融入传统产业中 并不是一切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在市场中找到价格 Part 11 从“丛林法则”到“天空法则”:分享的价值 互联网新时代更崇尚“天空法则” 开放不仅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 只有共赢,才能共同走下去 开放是不可逆的,一旦打开,就不会关闭 目 录 目 录 4 把每一天当成梦想的练习 Part 12 “全民公敌”——腾讯全业务时代的产物 真正的全业务竞争是趋势 过去做生意,现在做生态 面对批评要有坦荡的胸襟 诚惶诚恐的心态要永远保持 Part 13 QQ和微信的目标是走向世界 让我们打开未来之门 “时刻做好准备”的忧患意识 腾讯会把利润投入到长远发展里 中国互联网可以走出去 Part 14 世界的改变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社会责任于我们是必须承担的义务 成立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 世界的改变是每个人都做了一点点 腾讯的价值观:正直、进取、合作、创新 做令人尊敬的企业 财富对我没什么影响 马化腾关于互联网的“义利观” 财富取决于你对它的态度 试读章节 最初的成功需要点运气,后来就得靠打硬仗 一定把目标放到最低,过完这关再说。大多数人都跟你一样面临各种小坎,只要埋头过完自己的坎,剩下的自然会有人分心落后,到时候你就跑到别人前面去了。不用怕别人多厉害,做好自己,和自己比就行了。 另外,首先看你做的事对不对、有没有用户价值,只要事情做对了成本就不会太高。其次,多考虑产品能不能琢磨得好用一点,慢慢用户自然会体会到你的心意。只要有价值、不放弃就肯定有回报。 我们的好产品全都是这样琢磨出来的。腾讯的成功最初是运气,后面就是跟整个团队一场场硬仗打出来的。 ——摘自马化腾在TechCrunch北京大会的专访 腾讯从未想过会成就一个现在这样规模的帝国,用马化腾的话来说:“从没想过一定要开公司当老板,我们几个同学只是想有个机会去发挥所长,最好有点儿小回报,仅此而已。”“只是感觉可以在寻呼与网络两大资源中找到空间,所有的判断是来自自己5年来的网龄和职业经验。” 1998年11月,马化腾和几个同学成立了自己的软件公司,当时公司很小,主营业务是为其他公司做软件外包。当时跟他很熟的丁磊在做邮箱系统,之后也卖了很多版本,马化腾说:“我也做过邮件,也给寻呼台做过互动系统,比如短信查邮件什么的,即时通信是其中一个项目。” 由于一直保持务实、低调的做事风格,与其他的互联网大佬相比,马化腾是一个另类。他基本不主动做杂志的封面人物,更不用说上娱乐节目或者做主持了。有关他的个人采访基本没有,关于他的故事更多的是据说和传言。 成名之后,马化腾依旧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即便是接受采访,更多的也是公司行为,诸如最开始的QQ与美国ICQ的关系,之后的域名风波和换标,再后来是QQ换标……上市之后因为公司股价的需要,马化腾的曝光率高了一些,但更多是例行公事而已。 2004年,盛大CEO陈天桥风头正劲,大规模收购了国内外数十家公司。相比自己老板的默默无闻,腾讯很多员工私下里有些怨言:“你看人家陈天桥,出手多快,我们的Pony(马化腾的英文名)却一直闷着头,一点魄力都没有。” 不过,这些小情绪在2007年年初迅速消失。当时,中国几大互联网内容服务巨头公布了2006年财报,但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唯独腾讯公布的全年业绩引人侧目:财报中全年利润10.6亿元人民币,劲升1.19倍。 “看人不能看一时,而是看结果。Pony虽然低调,但正是其背后的稳健、不冒进才能得到这样的数字。”加入腾讯游戏部5年的员工高峰说。 马化腾对自己的评价是:“我们开发人员、软件人员都这样,比较内向,比较喜欢做产品。对懂的东西,我可能说得多点,其他的事,我就不太知道怎么说。”除了性格因素,马化腾自称保持低调最主要的理由是“没有这个需要”。他认为,多数网络公司要靠宣传让中国移动这样的企业用户重视自己,但腾讯直接面对的是最终消费者,因此品牌必须建立在产品和服务上。 当然,现在的马化腾在公司一步步壮大后,有些时候不得不出席各种会议和论坛。作为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企业,他需要经常出现在镁光灯下。但是,他依旧不张扬,不高调。 拓展透析 什么叫务实?知人知己,知世知时,不求名利,不怕苦难,守信不欺人,守诚不欺心,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便是务实。 延伸到企业中,“不好高骛远,不见异思迁”的务实企业,能够认真做好自己的事情,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产品,脚踏实地地创造业绩。 由于真假之间势不两立、水火不容,求真本身也是“证伪”的过程。“务”是操作,是实干,是让美好愿望得以实现的一砖一石。正如人用两脚走路,迈出的每一步都不能落空,空了就会重心倾斜。 可以说,如果一家企业缺乏务实的作风,员工缺乏务实的态度,与其他企业竞争时,这家企业就会时时处处感到功力不足:正因为不够务实,正因为不能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做事业,才会出现工作效率低下,才会出现管理绩效上的巨大差距,才会使企业成为不堪一击的短命王朝。当然,我们不能把企业失败全都归因于缺乏务实,但缺乏务实至少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与国内企业和员工形成对比的则是国外的一些优秀企业和员工。比如在德国企业中,无论是高层的管理者,还是最基层的员工,他们都致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兢兢业业、踏踏实实地做事。他们不仅要完成工作,而且在完成工作之后还要自行检查,每一个细节都要仔细核对,决不放松。正是凭借这样的务实作风,德国企业才创造出众多世界一流的产品,将日耳曼民族特有的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和思维习惯推向世界。 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要想逐渐缩小与世界知名企业之间的差距,尽快实现自己走向世界的梦想,就必须教育员工克服浮躁的心态,养成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做事习惯,并在这个过程中努力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成长。 另一方面,对个人来讲,务实是成就一切事业的基石。无论从事什么行业、什么职业,必须拿出踏踏实实、兢兢业业的态度,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据此不断地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积累宝贵的经验,才能使自己成为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使自身不断得到发展并最终收获成功。 P8-10 序言 你是否知道,从你身边走过的每10个人中,就有7个人在使用腾讯的产品;面世仅3年的微信对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已接近100%,海内外用户更是达到了惊人的6亿! 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的互联网领域,做产品没有人能超过腾讯。15年的时间里,腾讯从一个以憨憨的企鹅为标识的即时通信工具,发展为一家市值超过5400亿港元的行业龙头企业;业务从即时通信、电信增值、网络互娱延伸到电子商务、社交等全业务形态。腾讯的掌门人马化腾因此赢得了“中国互联网最大产品经理”的美誉,但当我们试着分析马化腾的个人性格及成功特质时,却发现相较于其他互联网公司的创业领袖们,马化腾要安静、低调得多:他没有马云那样舌绽莲花的口才、强悍的作风,也不像李彦宏那样外露的勃勃野心、中西合璧的潇洒做派…… 但是,谁说安静不是一种大智慧呢? “水静极则形象明,心静极则智慧生”,安静能够让人将心专注于一境,任风云变幻仍旧内心不乱。在事业起步时,入静能让人无视险阻,日复一日地坚守自己的梦想;事业越做越大时,入静可以给人以慧眼、慧心,更好地把握前进方向! 是的,正是这种安静的坚守成就了马化腾,成就了腾讯! 互联网是一个充满变数和诱惑的商业江湖:无数逐利资本“疯投”、各种创新商业模式不断引入,而身在其中的马化腾始终保持着“产品经理”的心态,从未被扰乱,这确实是得益于他安静的性格特质。在回应腾讯员工关于成功秘诀的提问时,马化腾用的大多是“专注”、“务实”、“注重用户体验”等词汇。一开始他想得也不是很透彻,到底要做成一番什么事业,但他静下心来创业,始终对机会保持高度的敏锐,同时始终对偏离的诱惑保持警醒。正是十几年如一目地关心产品,收集用户习惯,参与产品改进,15年的坚持和技术积累,才能做出微信,换来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张站台票。 马化腾的一言一行给这家企业注入产品第一、注重用户体验的产品基因,注入依靠团队、依靠人才的组织因素,注入持续改进、以变应变的文化基因,所以腾讯才能够在竞争中不断突围,并成为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龙头企业。 今天的马化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从没有迷失自己,他依然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体验公司产品上;他虽然年轻,却是中国慈善的先行者,很早就在腾讯成立了公益慈善基金;他虽然担任着腾讯董事会主席和cEo,但更多的是扮演另外两个角色:一个是首席架构师,一个是精神领袖。他始终清晰而又准确地告诉员工,腾讯在思考什么、需要做出哪些改变…… 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未来的腾讯和马化腾,会带给我们更多惊喜和期待!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把每一天当成梦想的练习(马化腾的14堂成功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阡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6805107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14 |
出版时间 | 2015-03-01 |
首版时间 | 2015-03-01 |
印刷时间 | 2015-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3 |
CIP核字 | 2014273123 |
中图分类号 | F279.244.4 |
丛书名 | |
印张 | 15.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0 |
宽 | 17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