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权力的欲望(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传)
内容
编辑推荐

法国首位移民后裔总统!无论怎么看,尼古拉·萨科齐都是一位出众的政治人物。从他的历程来看:他是憧憬总统职位的人中,唯一从最底层开始,一步步地攀登权力阶梯的人。从他的执拗精神来看:“我一直把工作当作我生命的基本价值”,他这么说,三十年来,他一直不停地观察、倾听、学习、阅读、思考、分析、书写,从未间断过,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观点。从他的精力来看:他是一位政治运动员,他将人生历程当作是一场无止境的马拉松赛跑。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他进入了政治大人物的厅堂中。而最奇特的是“这位按最高职位要求来剪裁和规划自己的、雄心勃勃的人,却承认放不开对感情、尤其是对爱情的依附”。这就是这位法国人认为自己了解的人物最神祕、最离奇的一面。

本书在法国和欧洲有着不小的影响。出版后很快就成了畅销书,出版当月即告售罄,这在法国当代出版史上实属罕见。

内容推荐

尼古拉·萨科齐,1955年1月28日出生于巴黎,父亲是匈牙利移民,母亲是法国人。他曾先后在巴黎第十大学和巴黎政治学院学习,获法律硕士学位。毕业后,他曾担任律师。

萨科齐很早就从政,经历丰富。他1983年出任讷伊市市长,1988年当选法国国民议会议员,1993年担任预算部长兼政府发言人,2002年担任内政部长,2004年任法国经济、财政和工业部长,2005年再次出任内政部长。2007年5月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任期5年。

萨科齐喜爱文学,曾先后撰写了《政治僧侣》、《证词》、《团结起来》等书。

萨科齐经历了两次婚姻,共有3个子女。2007年10月18日,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发表声明宣布,萨科齐与妻子塞西莉亚正式离婚。萨科齐成为法国第一位在任期间离婚的总统。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幸运路/1

第二章 父亲的罪过/25

第三章 使命/35

第四章 平步青云/51

第五章 “我把他们全都给耍了”/63

第六章 社会生活和私生活/73

第七章 耐依王国/85

第八章 塞西莉亚/97

第九章 慰藉帕斯瓜批准麦当娜演唱/107

第十章 学徒和他的两位师傅/117

第十一章 终于当上了部长/135

第十二章 与雅克·希拉克的第一次决裂/149

第十三章 两位三十年的朋友/157

第十四章 魔鬼尼古拉/173

第十五章 党魁之争/191

第十六章 我成了自由人/201

第十七章 马蒂尼翁行动/213

第十八章 部长里的第一人/229

第十九章 《年度风云人物》/245

第二十章 三十年代价换来的一个加冕典礼/269

第二十一章 磨难/279

第二十二章 胆战心惊的一年/291

第二十三章 天蝎座/311

第二十四章 老鹿和他的年轻侍从/325

译后记

试读章节

林立的麦克风和摄像机把他团团围住。他并没有找过它们,更谈不上集合他们来。幸好事件的发展还算顺利,因为刚过去的这场悲剧,很可能会演变成一场二十多户人家的惨剧,并让这座城市长期笼罩在忧郁的气氛中,而十年以来,他一直在担任这座城市的市长。这次事件是对他的第一次重大考验。

1993年5月13日,星期四,尼古拉·萨科齐担任部长刚六个星期。他是新组成的爱德华·巴拉杜政府中的预算部长,同时兼任政府发言人,当然他也是部长中最年轻的一位,他对自己走过的路程非常满意。这天早上,他在总理府参加一次部际会议,这不过是一次例行会议。这不,一名门卫悄悄走到他身旁,低声对他说:要找内政部长夏尔·帕斯瓜,有紧急情况,一分钟也不能耽误。

他紧张起来了。得知在他的城市耐依市,刚刚发生了一起绑架人质事件。被扣作人质的是些什么人呢?21名三岁大的小孩,还是幼儿呢,还有他们的老师洛朗斯·德雷菲斯,就在农场路的夏尔柯学校里。

“人肉炸弹”(HB)事件开始了,人质劫持者就是让人这么称呼他的。他带着蒙面风帽和黑手套,穿深暗色的长裤和夹克衫,手持武器,还有一个装满爆炸物的包。他出示了一条由电线组成的腰带说,说是已经连接好了,随时都可以引爆。一进幼儿园,他就宣布他的条件,他的要价是:一亿法郎。这是迄今为止一个绑匪要求的最大数目。

这引起了巨大的不安,每个人都想起了美国的Waco悲剧。当警察最后向“世界末日”农场进攻,以结束这场人质事件时,一个邪教头目用大人和小孩的肉身,建起了街垒。在这次攻击中,他们中有74人付出了性命的代价,此事就发生在美国电视台的摄像镜头面前。所以,这次美国派驻巴黎的记者也很快就赶到耐依市的现场来了。

这个星期四下午三时,警察总局特警部队(RAID)的领导路易·巴容请求尼古拉·萨科齐去跟劫持者谈判。

“人肉炸弹”(人们开始这样称呼他了)已经把八名孩子放出来了。这是不是好的征兆呢?但这以后,情势并无任何变化。在学校门前,警察部队、恐慌的家长,还有媒体人员和人群,他们紧紧地挤一起。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下,萨科齐也只有采取行动了。

他不带武器单独走向教室时,并没有考虑到媒体效应。“毫无疑问。他必然会去那儿的。”他的随从这样说。四年后,在电视节目《世纪进程》中,他承认:“我的背上都湿透了,我好像听到了汗滴从我的背往下流的声音。这是因为紧张,生怕处理不好的缘故。”他想的是解救孩子们,同时还有一种非常现实的想法:有危险。这些与爆炸物连在一起的电线会引起灾难。而他,却必须跨进这间昏暗的房间中去。此外,他要面对的是一个情绪失控的人。这个人要得到他想要的一亿法郎,他还要求是小额票面的纸币,还要一辆汽车来运走这些钱。他又要求孩子们的家长团团围在他的周围,以确保他的安全。萨科齐反驳他说:一亿法郎就是一百亿个生丁,需要一辆大卡车来运送这些纸币,而且在现在这样的条件下,要凑齐这么大一笔现款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个人却不松口,不过,还是同意让部长再带走几名孩子。

在此次悲剧持续的四十六个小时中,尼古拉·萨科齐七次进入教室进行谈判。直到这一天为止,他是法国唯一了解这种情势的市长,他一直待在现场不走,只有两次例外:一次是参加内政部的一个会议;另一次是设法去凑齐赎金。除此之外,他一直与家长们待在一起,告诉他们情况,设法使他们放心。他和警察们在一起时,请他们不要妄动,他特别指出:他们的行动会给孩子们带来危险。

至于人质劫持者,他却非常高兴有媒体在场,他想要知道媒体是如何报导的。他索要一台收音机,后来又要了一台电视机,然后,他又提出要会见电视一台的记者让·彼埃尔·阿布。该记者当时正好在现场,而且也同意充当这个角色。

第一天晚上,对等在那儿的人来说是无疑是一个漫漫长夜。“人肉炸弹”没有睡觉,他在和女教师争论。女教师让孩子们相信大家是在做游戏而安静下来,但是第二天中午却完全倒过来了:“人肉炸弹”觉得媒体做得过头了,他不愿跟任何人说话了,他把女教师和医生埃法里纳·朗贝尔赶了出来。医生是人们原先为了监察孩子们的健康而成功引入的,自此,此人就只与剩下的六名小女孩待在一起了。“人肉炸弹”至少已有二十七个小时没有合眼了,他喝了很多咖啡,他显得越来越烦躁了。好几次,萨科齐给他送去装满纸币的钱袋,他全清点了。不过,离总数还远着呢,下午,又来了装满四千多万法郎的一些箱子。

到星期五晚上八时,还是没有进程,谈判一直在拖着,现在讨论的问题是绑架者如何离开。他要求有一名孩子与他一起走。尼古拉·萨科齐表示,愿意亲自陪他出去,却被“人肉炸弹”拒绝了。爱德华·巴拉杜不能接受一名共和国的部长被扣作人质。他要尼古拉·萨科齐不再与这个疯子接触。这六名小女孩又要在教室里度过第二夜了,如果再不为她们做点什么,她们可能挺不住了。夏尔·帕斯瓜不想再等了。星期六,也就是第二天,他决定要行动了。

午夜前不久,共和国检察官里昂·康作了最后一次尝试:劝说“人肉炸弹”离开时不要带爆炸物,并且把孩子们留下。他甚至还许诺向他提供一件武器。这次又遭到了拒绝,接下来的事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凌晨七时三十分,RAID的成员进行了突袭,此人被击毙了,没有孩子受伤。整个法兰西松了一口气,当然,争论又起了:难道不能避免击毙绑匪吗? 对尼古拉·萨科齐来说,讨论这个问题没有意义——稍后他对让他作证的巴黎上诉法院院长来里亚·埃拉蒂说。他说:“法官指责夏尔·帕斯瓜曾经下命令打死‘人肉炸弹’,这并不符合事实,绑匪是完全可以活着出去的。我曾经建议亲自陪他出去,我与他谈了很多关于钱的事,我给过他很多次安全离开的机会,虽然对绑架人质的人我一点也不同情,对这个人更是如此。问题是他不接受,这是他的选择。

在此类性质的事件中,总是有些人,他们不了解事情的严重性,自己没有经历风险,却热衷于指责别人。RAID的人,他们个个是英雄,是非常杰出的专业人士,在解救出孩子们以后,有好几次我看到他们在哭泣,我非常感动。这次人质事件对我来说是一个关键时刻,决定性的时刻:我懂得了什么是担惊受怕,又如何去战胜它,尤其我体会到了责任的重量。总之,我们运气不错。我没有想到结局会那么好,我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辞职信,因为我几乎确信会有人员伤亡的。”

确切地说,没有任何伤亡。就在这两天中,法国人发现了一位有胆量的人,他抱着孩子从一间装满爆炸物的教室里走出来。一下子,全法国都知道了这个人。他身负众望,他进入了索福雷斯/费加罗杂志的排行榜。但是,他对舆论及其变化不定太了解了,不能任其滥用这一新形势,他拒绝出席预定在星期天晚上播出的电视节目。那天出现在电视小屏幕上的不是他,而是内政部长夏尔·帕斯瓜,他表现出一种明显的腼腆。新闻界感谢他,但也要保护他,他让国务部长独自去面对批评。

对于这次名望的突然爆涨,耐依市的居民并不感到意外。十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努力了解他们的市长。最初,在他参选时,他们就在琢磨这个他们刚认识不久的人,在城里,在各家之间甚至不断有人说;萨科齐跟在贝芮蒂后面,他们是同乡之间的承传。有些居民甚至坚信无疑——谣言至今还有流传——他迷人的金发妻子玛丽是前任市长的侄女儿。

这十年以来,这位新当选上的市长本人也学到了许多东西。其实,当时在市政管理方面,他没有多少经验。而现在,他却处于一家真正企业领导人的地位:一千多名雇员,年预算为三亿五千万法郎。不过,他曾经有过两位老师。他从一位那儿听取建议:阿希也·贝芮蒂,部分学习另一位的榜样:雅克·希拉克。

P87-90

序言

无论怎么看,尼古拉·萨科齐都是一位出众的政治人物。

从他的历程来看:他是憧憬总统职位的人中,唯一从最底层开始,一步步地攀登权力阶梯的人。

从他的执拗精神来看:“我一直把工作当做我生命的基本价值”,他这么说,三十年来,他一直不停地观察、倾听、学习、阅读、思考、分析、书写,从未间断过,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观点。

从他的手法来看:他自认为是好几位年长者的门徒:阿希也·贝芮蒂、夏尔·帕斯瓜、爱德华·巴拉杜、雅克·希拉克。他吸取他们的经验,与自己的青春活力和创造精神相结合;再去创造机会,或抓住有利时机,去超越他们。

从他的精力来看:他是一位政治运动员,他将人生历程当做是一场无止境的马拉松赛跑。

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他进人了政治大人物的厅堂中。

而最奇特的是“这位按最高职位要求来剪裁和规划自己的、雄心勃勃的人,却承认放不开对感情、尤其是对爱情的依附”。这就是这位法国人认为自己了解的人物最神秘、最离奇的一面。

我觉得,所有这一切值得我去就近仔细观察。

卡·耐

后记

《权力的欲望》是本次法国总统选举前出版的一部新书。我们决定把它介绍给中国读者,是因为此书客观地叙述了萨科齐从一个匈牙利移民的后代,成长为法国政坛上出众的政治人物的历程。对了解其思想和为人,推测其今后的政策和走向等,有较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对当今法国的社会现实、政经关系、党派斗争、政治人物之间钩心斗角的内幕等有所了解;这是一扇打开欧洲政治的窗户。

本书作者卡特琳娜·耐女士是法国著名作家和评论家,目前是欧洲一台传媒集团主笔,对第五共和国多位总统有过较深入的研究,出版过多部有价值的著作,在法国和欧洲有着不小的影响。本书出版后很快就成了畅销书,出版当月即告售罄,这在法国当代出版史上实属罕见。

在本书译至尾声时,爆出了当上156天总统的萨科齐与第一夫人离异的消息。这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爱丽舍宫的首桩离婚案。萨科齐曾信誓旦旦地说过:他与塞西莉亚是不可分割的一对,他把她及其家庭放在一切之上,让人觉得为了塞西莉亚他可以放弃一切。是什么导致了他们的婚变?这事已成了全世界各大媒体关注的焦点之一。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就会把其真相告诉大家。

本书的翻译出版,得到过中法两国不少人士的热忱帮助,尤其是马夏尔夫妇(Jacques et Cecile Marchal)、戈蒂埃夫人(Benedict Gautier)、蔡健和朱晓娟诸位,我们在此一并向他们致谢。

蔡得誉 邵静芬

2007年10月于巴黎

书评(媒体评论)

萨科齐赢了,誓言重振法兰西荣耀。

——《华盛顿邮报》

他可以创造历史,迅速达到民众对于新路线的期许,替法国打造新世界角色。尼古拉·萨科齐当选法国总统将带来活力、朝气和胆识,大家最好系好安全带,准备上路!

——《华尔街日报》

法国人选择了改革!

——《欧洲时报》

预测萨科齐上任后将兑现竞选中做出的承诺,推行一系列改革,包括提高就业率、变革劳动法等经济领域的改革。

——《回声报》

在对大选结果的评述中同样预测萨科齐未来将大力推行改革,并把这位传统右翼执政党领导人比作“没穿裙子的撒切尔”。

——《解放报》

把萨科奇的胜出评价为“闪光的胜利”,并对萨科奇在今后五年内锐意改革、重振经济,带领法国走出低谷做出乐观展望。

——《费加罗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权力的欲望(法国总统尼古拉·萨科齐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卡特琳娜·耐
译者 蔡得誉//邵静芬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2286252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0
出版时间 2008-04-01
首版时间 2008-04-01
印刷时间 2008-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57=6
丛书名
印张 2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京权图字01-2007-3938
版权提供者 Grasset&Fasquelle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3: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