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西方经济-金融前沿译丛:全球经济的系统脆弱性
内容
内容简介

金融市场与劳动市场重构的根本性变革,致使由金融脆弱性、家庭消费脆弱性和政府资产负债表脆弱性构造并强化的全球经济的系统脆弱性与不稳定性,已经无法通过传统的财政手段和货币手段消解。

事实证明,决策者越依赖甚至沉迷于大规模的流动性注入,经济越严重脱实向虚、金融化程度越高,不但不能产生持续的经济复苏,反倒恰恰会加剧全球经济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即将“史诗般的衰退”演变成真正的萧条。

《全球经济的系统脆弱性》作者在批判和扩展主流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尤其是明斯基的“金融脆弱性”理论),将历史经验熔为一炉,构建了以金融脆弱性、家庭消费脆弱性、政府资产负债表脆弱性为核心的经济的“系统脆弱性”理论,并解释了为什么全球经济增长持续放缓而且变得更加不稳定,而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什么基本上都归于无效,以及下一次危机为什么可能会比2008-2009年金融危机更加严重。

《全球经济的系统脆弱性》的理论可算是对当今因“沉沦”于“停滞陷阱”而动荡的全球经济的一个精当而深刻的分析与描述。

作者简介
杰克·拉斯穆斯,美国“另类”经济学家,已经出版的著作主要有:《史诗般的衰退:全球大萧条的序曲》和《奥巴马的经济:少数人的复苏》。
目录

前言

基本趋势和基本决定因素

脆弱性的关键变量和形式

实体经济中的不稳定性

全球经济体系中的金融不稳定性

本书内容提要

第一部分

第1章 预测实体经济和金融行业的不稳定性

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官方预测总是过于乐观

2014年:全球经济的转型之年

欧洲

日本

中国

全球石油价格持续下跌

新兴市场经济体

美国

预测困境:灰天鹅还是黑天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全球经济的预测

世界银行对2015年的预测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预测

各国中央银行的预测

预测金融不稳定性力有不逮

第2章 “死猫反弹”式复苏

“死猫”与“史诗般的”衰退

2007年至2009年金融危机后的“五大危机后现实”

长期停滞成了“新常态”?

工业生产和贸易的衰退已是既成事实

通过重新定义GDP高估全球经济增长

再一次反弹,何时?

第3章 新兴市场:完美风暴

“新兴市场经济体”意味着什么?

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不稳定的各种外部因素

中国因素

发达经济体提高利率

全球货币战争

全球石油价格持续下跌

是谁摧毁了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济增长模式”

导致新兴市场经济体经济不稳定的内部因素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资本外逃

新兴市场经济体货币崩溃

国内通货膨胀

巴西作为新兴市场经济体的代表——“煤矿中的金丝雀”

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金融脆弱性与不稳定性

第4章 日本:“永久性经济衰退”

……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附录 系统脆弱性的初步方程

英文索引

译后记

前言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已经过去了一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全球经济正在变得越来越脆弱。无论是从既有的事实来看,还是从潜在的趋势来看,都是如此。无论是在金融行业,还是在非金融行业(也即所谓的“实体经济行业”),也全都如此。

有人认为,2008年至2009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早已风平浪静,可能导致金融不稳定性事件急剧爆发、造成实体经济严重萎缩的各种因素也已经被我们远远地抛在身后了。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2008年至2009年爆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尚未结束,它只是改头换面,有了新的形式,或者说,它的主要轨迹发生了变化。金融危机最初集中在美国一英国经济体中,到了2010年至2014年,它转移到了其他发达经济体,比如欧元区和日本的局部脆弱处。从2014年开始,它又再一次转移(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转移到了中国和其他新兴市场经济,并且一直在持续发酵和蔓延中。

确实,到了今天,经济不稳定性的主要来源已经不再是房地产行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也不再是与次级抵押贷款市场深度融合的信贷和衍生品市场。从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虽然实体经济并没有处于迅速萎缩的状态,但是问题重重。实体经济开始陷入停滞状态,全球贸易和实体经济投资都放慢了脚步,通货紧缩的幽灵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在衰退的泥淖边缘爬行。然而,往往刚刚爬出又重新掉进去——从日本到巴西和俄罗斯,再到南亚和欧洲的许多国家,甚至连加拿大等国也不能幸免。另一方面,从金融行业来看,企业的、政府的和家庭的严重过剩的流动性和持续上升的债务,正在助长一系列新的金融泡沫,中国的股票市场、各国企业的垃圾债券和杠杆贷款、美国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欧洲的政府债券、全球无处不在的外汇兑换产品和金融衍生产品,全都充斥着泡沫。

当然,金融不稳定性事件、金融崩溃以及通常会随之而来的实体经济灾难,并不一定像某些一再重复播放的电视节目那样会一成不变地重复出现。从这次危机到下次危机,不同危机中的具体剧情和细节总会有所不同。在某些时候,危机会出现在房地产和所有权市场上(例如,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和90年代的日本经济危机,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而在另一些时候,危机则会出现在股票市场上(例如,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和2015年的中国股市泡沫)。当然,它也可能会出现在货币市场上(例如,1997年至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或者也有可能出现在政府债券中(例如,2012年的欧洲)。但是,导致所有危机的基本因素却几乎总是相同的。

那么,导致危机发生的基本因素究竟有哪些?这些基本因素是如何产生和发展的?它们又是如何相互作用和互相反馈的,以致使得全球经济系统变得愈加脆弱,从而导致这个系统极易爆发金融危机并出现经济紧缩?而且,在出现某些突发的事件时,金融不稳定性紧随而来的实体经济的萎缩会发生得更快,经济会下滑得更深,而且比一些其他更“一般”的金融不稳定性事件的后果更严重,金融衰退持续的时间更长,那么,这种情形产生的基本因素又有哪些?在危机发生时,启动正反馈效应、强化不稳定性、加剧危机的各种传导(传动)机制又有哪些?这些基本因素又是如何限制或否定那些旨在恢复金融稳定和推动实体经济复苏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的?说到底,我必须先回答:何谓“全球经济系统的脆弱性”?为什么“系统脆弱性”如此重要?为什么大多数经济学家在预测和分析中都没有提到或试图解决这个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西方经济-金融前沿译丛:全球经济的系统脆弱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 杰克·拉斯穆斯(Jack Rasmus)
译者 译者:贾拥民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95097
开本 16开
页数 5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37
出版时间 2023-06-01
首版时间 2023-06-01
印刷时间 202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世界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842
CIP核字 2018146176
中图分类号 F11
丛书名
印张 3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4: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