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的音乐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国音乐究竟有多好、有多美?作为中国人,你真的了解中国人的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里有多少中国人的伟大创造和赓续千年的品格与智慧吗?

※ 这是以中国音乐为脉,穿越时间与空间,饱含深情讲述的“中国故事”。从一本讲音乐的书里,读懂中国人五千年的精神气度与民族品格。
在流行音乐占尽风头的当下,让我们重新发现国乐之美。
※ 音乐学大家写给大家的中国音乐普及读本。这是一位爱音乐、懂音乐、琢磨了一辈子中国音乐的老教授与年轻人的交心之作:身为中国人,在判断喜不喜欢之前,请先走进中国音乐。
※ “我的中国音乐入门书”。若你不了解乐理或不识乐谱,没关系!
这本书会带你聆听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的“金声玉振”,走进南音、佛乐、道乐的神秘世界;领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歌的独特魅力;体会“长亭外,古道边”“风在吼!马在叫!”“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时代精神
——这是一本你接近能读懂且为之感动的书。
※ 知名学者、作家、艺术家诚挚推荐: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陈来×知名作家刘索拉×知名学者张振涛、王鲁湘×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歌唱家雷佳 一致推荐——“当代国人了解中国音乐与中国文化的之作!”
※ 精美装帧+大量插图+超长拉页:湖北省博物馆提供曾侯乙编钟高清拉页长图;另有近百幅精美乐器、文物和人物插图,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单位倾情提供藏品高清图;封面烫金工艺,裸脊双封装帧,高清大图无缝摊开看!
※ 定制36首国乐曲单二维码,购书免费赠:作者甄选36首颇能代表中国音乐的精品曲单,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中国音网—中华传统音乐数字文献图书馆及艺术家本人等倾情提供珍贵版本音源。
扫一扫内页二维码边听边读,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讲中国传统音乐的、具有艺术普及功能的书,也是一本通过中华传统音乐来讲“中国”和中国人的书;是以中国传统音乐、各地民歌为脉,饱含深情讲述的“中国故事”。
※中国音乐究竟好在哪儿、美在哪儿?如何代表中国?
※如何感受各民族民歌的魅力?新音乐的力量在哪里体现?
※我们中国人有没有自己欣赏音乐的逻辑?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了三个部分:中国传统器乐与乐器、民歌与民族声乐、新音乐,带领读者聆听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的“金声玉振”,走进南音、佛乐、道乐的神秘世界;领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歌的独特魅力;体会“长亭外,古道边”“风在吼!马在叫!”“一条大河波浪宽”的时代精神。从音乐层面、地缘及历史层面、人文层面,讲述了蕴藏在音乐里的民族情感。
中国音乐之独特,在于其蕴含着一种人文精神。中国的传统音乐之美,能触及心底柔软的一块,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和精粹。作者认为,我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在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面对西方音乐的强势冲击,以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和美美与共的态度,创造属于中国人新时代的新音乐。
目录
引子:一场惊艳世界的演出
第一乐章:乐器与器乐
序章:音乐,人类伟大的发明
8000岁高龄的贾湖骨笛
无与伦比的乐器——曾侯乙编钟
圣人之器:古琴与《流水》
孔子的乐器
徜徉在太空中的古琴曲
林黛玉看的“天书”
世界上使用时间最长、拥有自由度的乐谱系统
家国情怀:古筝与筝曲《崖山哀》
又好学又好听的乐器
一首充满家国情怀的筝曲《崖山哀》
来自西域的乐器——琵琶与《霸王卸甲》
丝绸之路传来的乐器
琵琶在中原的发展
音乐表现战争——用大炮?还是只用四根弦?
化凡为圣:二胡与《二泉映月》
瞎子阿炳与杨荫浏
从民间到音乐厅
呼吸吐纳皆是情——口弦与笙管笛箫埙
最私密的乐器——口弦
最悲凉的乐器——管
最早的簧类乐器——笙
“丝不如竹”——笛与箫
发自大地的声音——埙
中国最古老的乐种——南音
盛唐燕乐及其在日本的遗声
南音——这才是唐宋遗音
中国乐神——“郎君”与“田公元帅”
生命的律动与喧闹的田野——民间器乐
民间称为“细乐”的笙管乐
喧天动地的鼓吹乐
优雅细腻的弦索乐
此曲只应天上有——佛乐与道乐
中国的佛教音乐是印度的吗?
一首鲜为人知的伟大乐曲《行道章》
仙音缥缈的道乐
弘扬中华文化——走上世界舞台的佛乐道乐
第二乐章:民歌与声乐
序章:情动于衷 故形于声
专享可靠的古代歌曲——姜夔与《白石道人歌曲》
你说这是“古曲”,凭什么?
他作词是天才,偏偏还会作曲!
破译古谱,不比破译“密码”容易
《霓裳羽衣曲》中专享存世的旋律
千古宋词万首歌
民歌就是黄河水——《黄河船夫曲》与《东方红》
“老船工”的诘问与司马迁的预言
飞上太空的《东方红》
民歌恰是穷乡好——《走西口》与河曲民歌
每一首民歌,就是一粒钻石
不同的土壤不同的花
什么花香飘得最远?——《茉莉花》与《图兰多》
普契尼的“功劳”与西方人的偏见
美丽的《茉莉花》与可爱的“红娘”
天下民歌汇左权——“歌窝子”与“盲宣队”
桃花红杏花白
向天而歌的“阿炳”们
草原上的风天上的云——蒙古族民歌
民歌,一个民族的“名片”
凭着这首歌,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一个喉咙唱出两个声部——神奇的呼麦
绿洲之光——维吾尔族木卡姆
丝路上的歌舞
周吉:一位将自己融入民族文化的音乐家
西南歌舞乡——海菜腔与侗族大歌
央视青歌赛的“优选分”和“大力度优惠分”
田丰:一个非遗保护的“堂吉诃德”
飞扬世界的天籁之声——侗族大歌
白山黑水与世界屋脊——朝鲜族民歌与藏族民歌
一首分裂民族的和合之歌
离太阳最近的歌声
“唱念做打”与“说唱”里的“唱”——戏剧音乐和曲艺音乐
传统社会的“大学校”
第一个“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
被称为“国剧”的京剧
说说唱唱话曲艺
第三乐章:新音乐
序章:革故鼎新 面向世界
学堂乐歌——《祖国歌》与《送别》
从才子到高僧——李叔同与“弘一法师”
学校里的唱歌课——“学堂乐歌”
国歌的诞生——田汉、聂耳与《义勇军进行曲》
田汉与聂耳——命运让他们相识
从电影插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当黄河发出怒吼——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
又一个天作之合——光未然与冼星海
窑洞里诞生的伟大作品
钢琴的中国化——贺绿汀与《牧童短笛》
你知道康熙皇帝是钢琴几级吗?
齐尔品与第一首有名的中国钢琴曲《牧童短笛》
硬骨头音乐家贺绿汀
当小提琴唱起越剧——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谁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作曲者?
蝴蝶是怎样飞起来的
“身土不二”与《我的祖国》
“一条大河波浪宽”
四个汉字引起的震撼与思考
民族歌剧的诞生——歌剧《白毛女》
戏剧里的“西餐”和“中餐”
《白毛女》:中国第一部成功的歌剧
尾声:凤凰之鸣
后记
图片来源
精彩页
     圣人之器:古琴与《流水》
孔子的乐器
古琴原来只叫“琴”,因为琴在中国文化中无出其右的重要性,在汉语里,“琴”字逐渐成为所有乐器的统称。为了有所区别,人们才在“琴”字前加了一个“古”字,是名古琴。古琴是中国文人的乐器,因此,它也像中国文人一样,还有一些雅号,比如瑶琴、玉琴等,也有一种更直接的称呼:七弦琴。
在中国乃至世界上,人们发明和使用着许许多多的乐器,所有的乐器都各具特色,其中有许多乐器有着丰富的表现力和文化积累。但是,像古琴这样负载着如此众多文化内涵的乐器却少见。因为古琴不但有着3000多年悠久的历史,留下了3000多首古老的乐曲,
唐琴“枯木龙吟”(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文献馆藏品)
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从公元7世纪一直使用到现在的乐谱系统,涌现过许许多多有名的琴家,最重要的是古琴自诞生之日起,就与中国的传统文人与传统文化联系在了一起,因为孔子以琴歌“教化人生”,所以古琴被称为“圣人之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享有崇高的地位。2003年,中国古琴艺术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于2006年4月20日生效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宣布计划自动终止,重新设立的新名录包括“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古琴艺术于2008年被列入该名录。——编者注),成为全人类共同的骄傲与共同保护、传承的文化遗产。
古琴虽是一件乐器,但其基本结构却反映了中国古典哲学的一些认识,反映了中国人基本的自然观和天地观。古琴由两块木板合在一起,上面是面板,有弧度,下面是底板,是平的,象征“天圆地方”。一张典型的古琴的长度是旧尺三尺六寸五分(约为1.22米),暗合一年的365天。琴表面有13个徽,是取音的标志,暗合12个月加一个闰月。琴弦据说原来只有5根,即宫、商、角、徵、羽,代表五行中的君、臣、民、事、物。后来,周文王、周武王各加了一根弦,遂成七弦。琴有琴额、琴项、琴肩、琴身、琴尾,象征人身,于是天、地、人三才具足。琴额附近架弦的叫“岳山”,琴首有“凤舌”,琴尾有“龙龈”,琴底支撑的两只脚叫“雁足”,两个发音孔一个叫“龙池”,一个叫“凤沼”,都是祖先所看到或想象的大自然中好看好的事物。
中国传统文人历来强调古琴有两个功能,其一是“琴者,禁也”(古琴,是约束),弹琴是为了约束自己,是修身养性的礼器。其二,才是李贽所说的“琴者,心也”(古琴,是心声)。古人弹琴不是为了娱人,首先是为了和自己的心灵对话,和自然、天地交流;其次,是为友,为三五知己,为极少数可称为“知音”的朋友互相欣赏。
古琴结构图
白居易《好听琴》诗曰:
本性好丝桐,
尘机闻即空。
一声来耳里,
万事离心中。
白居易的这首闻道诗,是一个古代文人闻乐知空、听琴悟道的实例,古之大德谓“通音声为小悟”(懂音乐的人,已经开始悟道了),也许大部分人没有白居易这么高的悟性,但许多人都有过在舒缓、平静的古琴声中感到心灵安适的经历。古琴作为个人修养的工具,是儒家一直提倡的,也正是由于这个功能,古琴才和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精神连接在一起。
“琴棋书画”四艺,在中国古代的文人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而琴居“四艺”之首。似乎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古代,不善琴棋书画,就不能被称作文人,起码不能被称作优秀的文人。从魏晋南北朝时开始,“左琴右书”就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基本修养,因此,“竹林七贤”一直是中国文人敬仰和羡慕的对象。嵇康弹奏《广陵散》更是至今为中国知识分子所津津乐道的典故。这位玉树临风、傲岸不群、正直、洒脱,极富理想主义、反叛精神和个性色彩的大艺术家代表了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独立人格与自由主义理想精神,不但在思想上是那个时代最深刻、拥有批判精神的精英人物,在行动上,也堪称当时士人中最富献身精神、最有气节和政治操守的一个。他因为口“非汤武而薄周孔”(妄议商汤、周武王,贬低周公和孔子)、身“越名教而任自然”(不遵守礼教规范而顺从自然)而被当权者判了死刑。
当时,有三千太学生赶到刑场为他请命。他临刑之前先“顾视日影,索琴而弹之”,通过太阳投射的影子知道行刑的“午时三刻”未到,于是便现场索要他人携带的古琴,弹了他生命中最后的一曲《广陵散》。弹完后,他说了人生优选的一件憾事:昔日袁孝尼多次想跟我学《广陵散》,我没有教他,“《广陵散》于今绝矣!”从此,在中国的传统语境中,“广陵散”就成为失传文化的代名词。世世代代,嵇康最让人尊敬的就是他独立的人格,以及他不惧权贵、舍生赴义的精神。他的独立人格、独立精神,也正是古琴的精神。 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他人的人,他人也永远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永远尊敬他。)而“仁者爱人”,一个仁爱的君子,更要从爱己推广成为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的音乐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田青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1743487
开本 16开
页数 312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52000
出版时间 2022-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音乐舞蹈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607.2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5: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