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地球的故事(精)
内容
内容推荐
《地球的故事》是著名通俗历史学家、科普作家房龙的经典作品,该书讲述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地球,以及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历史变迁。聚焦于茫茫宇宙中独行的地球,我们随着房龙的讲述体验了一场恢弘而精彩的环球旅行,从多姿多彩的欧洲到古老神秘的亚洲,从高山之巅到海底深渊,从历史到未来……房龙“始终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写作”,深刻而不枯燥,语言生动诙谐,寓教于乐,发人深思。
作者简介
房龙(1882-1944),杰出的美国通俗历史作家,出生于荷兰。他1931年开始写书,直到1921年写出《人类的故事》,一举成名,饮誉世界。房龙一生著述颇丰,写了30多部涉及历史、文化、文明以及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主要包括《房龙地理》《文明的开端》《太平洋的故事》《人类的艺术》《圣经的故事》《宽容》《美国的故事》《与伟人谈心》以及此书《人类的故事》等。房龙的著作文笔优美、知识广博、轻松风趣,真知灼见发人深省,贯穿着理性、宽容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具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世界各地广受读者喜爱。房龙是出色的通俗作家,伟大的文化普及者,他的目标是向人类的无知和偏执挑战。他采取的方式是普及知识与真理,使他们成为尽人皆知的常识。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地球上的人类
第二章 地理学的定义
第三章 地球的特点
第四章 地图:山高水长
第五章 地球上的四季
第六章 大陆:在水一方
第七章 欧洲的发现
第八章 希腊:古老亚洲和新兴欧洲的纽带
第九章 意大利:海陆两栖占地利
第十章 西班牙:非洲和欧洲的战场
第十一章 法国:一应俱全
第十二章 德国:蜗行牛步
第十三章 荷兰:沼泽变帝国
第十四章 英国:岛小人稠
第十五章 俄罗斯:非亚非欧
第十六章 亚洲的发现
第十七章 亚洲与世界
第十八章 中亚高原
第十九章 西亚高原
第二十章 阿拉伯:无所适从
第二十一章 印度:天人合一
第二十二章 中国:东亚的大半岛
第二十三章 日本
第二十四章 澳大利亚:天之养子
第二十五章 非洲大陆:莫衷一是
第二十六章 美洲大陆:天之骄子
第二十七章 新大陆
序言
前言
10年前,你给我寄了封
信,今天,我才给你回信。
你在信中写道:
我们学校很重视地理课
。我学了各种各样的国家及
其国界,各种各样的大城市
及人口数量,我还学了所有
大山的名称以及它们有多高
,每年输出多少煤。可是对
于这些,我学得快,忘得也
一样快。请你给我们写一本
有点用处的新地理书,好不
好?把所有的大山、大城市
、大洋都画到地图上,然后
只要告诉我们:住在这些地
方的是什么人,他们为什么
会在那里,他们从哪里来,
他们在做什么一把人感兴趣
的故事都写进地理书里。这
样我们才能都记得住……
而我与往常一样,一接
到你的要求就急于效劳。我
现在转过身来,说:“我亲
爱的,给你,这就是你要的
书!”
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导语
《地球的故事》不是一本简单的地理书,而是专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一本通俗读物,将世界各大洲、各个主要国家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语言生动,趣味盎然。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房龙,旨在普及地理知识,讲述地理故事,唤起少年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本书译者张白桦有丰富的科普、少儿读物翻译经验,译文准确简洁,通俗流畅,富有趣味,适合青少年阅读。
这本书力图展示,为了获得与自身有限的能力相当的舒适、饱足和幸福,人类是怎样去适应环境,反过来又是如何重塑自然来满足自我的。
精彩页
很久以来,人们对这个定义深信不疑:地球是一个小小的暗色物体,悬于宇宙之中。就让我们从这个定义谈起吧。
地球不是“球体”,也不是球形的,而是与圆球体最接近的、两极略平的“椭球体”。怎么找“两极”呢?你拿一根织毛衣的针穿过一个苹果或者橘子的中心,把它竖在自己面前,针穿出的地方便是“两极”啦。地球的两极,一个在深海之渊(北极),另一个在高山之巅(南极)。
也许你物理老师实验室里的一个装置就可以给你展示,一粒微尘自转的时候,两极也自然变扁。问问你的老师就行,省得你亲自跑到子午圈去量了。
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行星。“行星”这个词是从希腊人那里继承来的。希腊人观察到(或者说他们以为自己观察到),有些星星在宇宙中不停地运行,有些星星却纹丝不动。所以,他们把前者称为“行星”或者“流浪星”,把后者称为“恒星”。因为没有望远镜,他们无法跟踪到它们的运行情况。至于“星星”一词,我们无法考证它的词源,不过可能跟梵文的一个词根有关,而这个词根又跟动词“点缀”有关。倘若真的是这样,那星星就是“点缀”整个太空的小火苗,这个描述太美丽、太贴切了。
地球围着太阳转,从太阳那里汲取光和热。鉴于太阳的体积是太阳系内全部行星体积总和的700多倍,太阳表面的温度也高达6000℃左右,所以,地球向邻居借用这么一点舒适,完全不必感到不安,毕竟这么点光和热,对太阳而言完全微不足道。
古人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一小块平坦干燥的碟状陆地,周围被汪洋大海团团围绕,像小孩子手中断了线的气球似的高悬天际。少数更开明的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这是首批敢于违逆教士的教义进行独立思考的人)斩钉截铁地认定该理论有误。经过几个世纪艰难而执着的思考,他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地球不是平的,而是圆的。地球并非纹丝不动地悬在空中,确切地说,地球也不是宇宙的中心;相反,它围绕着一个比它的体积大得多的星球——就是那个被唤作太阳的星球在宇宙间漂流,飞行的速度还挺快。
与此同时,这些希腊天文学家和数学家还指出,其余那些以所谓“纹丝不动的星星”作为背景,好像是围绕着我们旋转发光的小星体,其实它们也是行星,是我们的伙伴,也是太阳母亲的孩子,也遵循规范我们日常行为的法则,譬如固定的作息时间,按照既定的轨道运行,万一出现偏差,便会毁于一旦,等等。
在罗马帝国濒临覆灭的200年间,知识分子已经接受了这个假说,视其为无须辩驳、不言自明的真理。然而在5世纪初,教会的势力日益强大,再宣传这样的观点,特别是“地球是圆的”这个观点,那可就性命难保了。可是我们对他们不必苛责,因为基督教最早的皈依者大多出身于鲜有机会接触新学说的阶层。不仅如此,他们还坚信:世界末日即将到来,届时耶稣即将为了他的子民重返受难地,对人的善恶做出末日审判。所有的人都将亲证耶稣在荣光中的回归。从他们的视角出发,这样推理没有错。这样一来(他们对此深信不疑),地球必然是扁的。否则耶稣就得现两次身了,一次去西半球,一次去东半球。这样荒谬绝伦、亵渎神灵的事情自然不会发生。
P9-11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地球的故事(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房龙
译者 译者:张白桦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20185436
开本 32开
页数 37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35
出版时间 2024-04-01
首版时间 2024-04-01
印刷时间 2024-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530
CIP核字 2024048236
中图分类号 C912.8-49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5
152
23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6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6:5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