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平脉辨证相濡医论(第2版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中医师承学堂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倡导“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汇集了作者对此学术观点的思考和论述。
本书作者李士懋教授与其老伴田淑霄教授,相濡以沫,共研中医。夫妻二人在半个多世纪的不断学习思悟、临床磨砺、相互切磋中,逐渐形成了“以脉诊为中心”的辨证论治方法。
他们的学术思想有三:精审病机(首分虚实,精细探讨,必以规矩),平脉辨证(以脉解舌,以脉解症),给邪出路(热则发之,寒则散之)。
本书所选医论,即为李士懋教授与其老伴田淑霄教授的学术精华论述。
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医生、中医教育者、研究者、中医医学生阅读。
作者简介
李士懋,男,1936年生于山东省黄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101中学,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现任河北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为第二、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8年获河北“十二大名医”称号。2014年获“国医大师”称号及终身成就奖。
目录
我对中医事业的思考
一、对中医的定位——实践医学
二、对中西医结合的反思
三、中医的出路何在
四、对中医教育的思考
中医教育的回顾与改革
一、加强经典著作的学习
二、开设中国古代哲学课
三、加强古文的学习
四、开设医案课
五、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六、加强临床实习
七、中西医比例问题
八、加强教材编写工作
九、开设中医实验课
十、重点和一般中医院校应有区别
谈谈中医临床诊治的方法
秦伯未教授讲课的启示
误诊分析:总结教训,精研医理,提高医术
一、阳虚身热误作热盛例
二、血崩止涩不效例
三、火郁误作阳虚例
四、鼻衄凉血无功例
论“火郁发之”
一、火郁的病因病机
二、火郁的临床特征
(一)脉
(二)舌
(三)神色
三、火郁证治
(一)伤寒
(二)温病
(三)内伤
宣展气机解郁透邪为治疗温病之要义
一、在卫汗之可也
二、到气才可清气
三、入营犹可透热转气
四、入血直须凉血散血
关于温病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一、温病的本质
二、温病忌汗又最喜汗解问题
三、温病下不嫌早问题
四、温热虽久,在一经不移问题
……
温病忌汗,又最喜汗解刍议
升降散及临床运用
栀子豉汤临床应用的体会
连苏饮应用及析义
读《伤寒瘟疫条辨》
再析薛生白《湿热论》传变规律
谈《温病条辨·解儿难》之论痉
衷中参西著名医家张锡纯
张锡纯温病学术思想探析
张锡纯妇科学术思想
对张锡纯用药经验的学习与应用
妊娠误诊两例报道
以中医药为主治疗鼻恶性肉芽肿2例
旋覆花汤治半产漏下刍议
活血化瘀疗崩中
暴崩验案举隅
月经过多与带下病的中医辨治
崩漏临床治疗的体会
桂枝汤将息法与测汗
白虎汤用于杂证的体会
吴茱萸汤临床应用体会
乌梅丸临床应用心得
桑白皮治鼻衄
蜈蚣息风之偶得
临床应用细辛的体会
山萸肉在内科急症中的应用观察
随余无言老师学习一得
论肺痿
“内闭外脱”辨析
几个西医病中医治疗体会
功能性子宫出血
麻疹治疗的体会
“烧伤四号”治疗烧伤517例临床观察
“夺血者无汗”实验验证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平脉辨证相濡医论(第2版李士懋田淑霄医学全集)/中医师承学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士懋//田淑霄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286930
开本 16开
页数 236
版次 2
装订 平装
字数 228
出版时间 2024-05-01
首版时间 2024-05-01
印刷时间 2024-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图书小类
重量 394
CIP核字 2024058253
中图分类号 R241.2
丛书名
印张 16.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4:3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