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讽喻:一种象征模式理论
内容
编辑推荐
★著名文学批评家的成名之作,开创全新领域的经典研究安格斯·弗莱彻师从文学批评大师I. A.瑞恰慈,本书是其1958年完成的博士论文,一经发表就产生深远影响,将作者推上“20世纪以来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之一”的地位。作为弗莱彻批评思想的起点和基石,本书全面爬梳西方文学谱系中重要文学手法“讽喻”,是现代英语世界关于“讽喻”主题的首部系统性研究。★体大思精的巨著,涵括整个文学地图的“百科全书”本书以超600页的体量,旁征博引,几乎涵括整个广义文学史。从柏拉图对话录、亚里士多德诗学、弥尔顿、但丁、莎士比亚、福楼拜、雪莱、惠特曼,到伊索寓言、弗洛伊德、弗莱泽以及法国新浪潮电影、视觉艺术,无数作者与作品,在仿佛信手拈来的精心结构下,建筑成作者心目中具备充分阐释力的理论大厦。★2012年全新修订版,哈罗德·布鲁姆作序推荐此次引入的是普林斯顿大学2012年新修版。作者在生前对此书做了最后的修订,增补了一篇3万多字的新后记,概述自身的心路历程、关于讽喻“六重结构”的核心观点,以及之后几十年对讽喻的新思考。书前有作者好友、著名文学评论家哈罗德·布鲁姆所作的“一则私人前言”,文中称“我把自己视作他(弗莱彻)的学生”。
内容推荐
从文明初兴直至当代,讽喻始终是人类意义表达的基本方式——文学、艺术、宗教、政治甚至商业广告中,它无处不见。讽喻究竟如何运作?我们又该如何在当下理解它?安格斯·弗莱彻的经典著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精彩的回答。阅读此书,不啻于一次思想探险,在文学地图里一点点探幽那或许已被遗忘和忽视的风景。
目录
插图表
一则私人前言
致谢
引言
1.灵力行动体
2.宇宙式图像
3.象征行动:进程与战斗
4.讽喻式因果关联:巫术与仪式形式
5.主题效果:矛盾感、崇高感和如画感
6.心理分析式类比:强迫心理与强迫行为
7.价值与意图:讽喻的局限
后记
2012版后记
插图
参考书目
索引
译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讽喻:一种象征模式理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安格斯·弗莱彻 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商品编码(ISBN) 9787100230469
开本 32开
页数
版次 1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24-07-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0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2: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