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成功圣经经典初版全译本)
内容
编辑推荐

英文版《思考致富》最初出版于1937年,由拿破仑·希尔亲自撰写,后来西方又出现了不少新的改编本。在初版的基础上,合作者又加入了自己的领悟与事例。

《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成功圣经思考致富》根据1937年初版完整翻译出版,是“百万富翁的制造者”拿破仑·希尔最具代表性、一直畅销至今的经典之作。它与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样,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年轻读者,帮助他们规划人生、激励自我,迈向更加美好的人生之路。通过本书读者将分享其智慧和秘诀,获取人生的真正财富。介绍的13个获取财富的步骤为人们提供了一部最简捷、可靠的成功哲学,那些正在寻求明确人生目标的读者将从中获益匪浅。

内容推荐

《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成功圣经思考致富》是拿破仑·希尔最有代表性、畅销至今的经典之作。它与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一样,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地的年轻读者,帮助他们规划人生、激励自我,迈向更加美好的人生之路。

《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成功圣经思考致富》根据作者1937年初版全文翻译出版,英文原版经多次改编,全球销量累计3000多万册。在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的授意和资助下,拿破仑·希尔用了25年时间,访问了500多位商界和政界名流,并总结出了一套完整的致富密诀和成功哲学。他指导无数普通人实践书中的原理和法则,获得极大成功,使很多人成了百万富翁,如克莱门特·斯通等。希尔由此被誉为“百万富翁的制造者”。

全书归纳了获取财富的13大要素:

1.欲望:成就一切的起点;

2.信念:想象成功并坚信梦想成真;

3.自我暗示:影响潜意识的媒介;

4.专业知识:个人经验与见解;

5.想象力:人的智慧工厂;

6.精心计划:化欲望为行动的具体过程;

7.决心:克服拖拉懒散的恶习;

8.毅力:坚持不懈的必胜信念;

9.智囊团的力量:事半功倍的灵验法则;

10.生理欲望转化的奥秘:身心平衡的法则;

11.潜意识思维:通往无穷的智慧;

12.大脑:思想的广播站和接收站;

13.第六感:通向智慧之门。

目录

作者序

如何阅读和使用本书

前言

第一篇 欲望:成就一切的起点

第二篇 欲望:想象成功并坚信梦想成真

第三篇 自我暗示:影响潜意识的媒介

第四篇 专业知识:个人经验与见解

第五篇 想象力:人的智慧工厂

第六篇 精心计划:化欲望为行动的具体过程

第七篇 决心:克服拖拉懒散的恶习

第八篇 毅力:坚持不懈的必胜信念

第九篇 智囊团的力量:事半功倍的灵验法则

第十篇 生理欲望转化的奥秘:身心平衡的法则

第十一篇 潜意识思维:通往无穷的智慧

第十二篇 大脑:思想的广播站和接收站

第十三篇 第六感:通向智慧之门

附录 自我分析问卷

试读章节

欲望:成就一切的起点

当埃德温·C·巴恩斯三十多年前在美国新泽西州的奥兰治市跳下火车上时,外表看去就像一个流浪汉,但他却有着国王般的雄心壮志!

在沿着铁路向托马斯·A·爱迪生的办公室走的路上,巴恩斯一直在思考。他仿佛看到自己就站在爱迪生的面前,请求他给自己一个机会,以实现那个梦寐以求的强烈欲望,能够和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一起共事,成为他的事业伙伴!

巴恩斯的欲望并非只是一个希望而已,也并非是一个愿望,而是一种热烈、激动人心的强烈欲望。这种欲望的力量超过了一切,清晰而明确!

这种欲望并非是当他站在爱迪生面前时才产生的,而是在很久以前就充斥着他的思想。最初,在这种欲望刚刚产生时,或许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愿望,然而当他带着这个愿望出现在爱迪生面前时,就不再仅仅是一个愿望了。

几年之后,埃德温·C·巴恩斯再次站在了爱迪生的面前,就在他初次见到爱迪生的那间办公室里。这时,他的欲望已经变成了现实,他成了爱迪生的事业伙伴,那个支配他一生梦想的使命终于变成了现实。如今,那些过去曾经认识巴恩斯的人都在妒忌他,因为总觉得他受到了命运的眷顾。人们总是只看到他辉煌风光的一面,而不去探究使其获得成功的真实原因。

巴恩斯之所以获得了成功,是因为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进去,不遗余力地通过自己的一步步努力,最终去实现那个目标!在他刚刚抵达爱迪生办公室的那天,并没有立即成为爱迪生的事业伙伴,对一开始能做一些琐碎卑微的工作感到心满意足,因为这也是一个朝着自己心中目标更近一步的机会。经过了5年之后,巴恩斯才寻找到实现目标的机会。在这段日子里,他看不到一丝希望,也得不到任何实现其欲望的承诺。除了他自己之外,对任何人来说,他不过是爱迪生事业中的一个小人物而已。但在他心中,从开始在爱迪生办公室工作的第一天起,他每时每刻都是爱迪生事业上的伙伴。

这是一个证明欲望威力无穷的经典范例。巴恩斯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他想成为爱迪生事业伙伴的欲望胜过一切。他为达到这个目标制定了详细计划,同时破釜沉舟,切断了所有退路。他一直坚守自己的欲望,直到变成一生的执著追求,而且这一强烈欲望终于变成了现实。

在他去奥兰治的时候,并没有对自己说:“我要尽力说服爱迪生,让他给我一份工作。”反而心里想着:“我要见到爱迪生了,我要让他知道我能成为他的事业伙伴。”

他也没有说:“我可能会在那里工作几个月。如果没有什么进展,我就及时退出,去其他地方再找一份工作。”相反却对自己说:“我要从那里开始,我要做好爱迪生吩咐的每一件事,不过,最终我一定要成为他的事业伙伴。”

他没有说:“我一定要多留意其他机会,以防万一得不到爱迪生的认可就无法和他共事了。”而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想做一件事,那就是成为托马斯·A·爱迪生的事业伙伴。我要切断所有后路,义无返顾地贡献这一生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他没有给自己留下任何退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

这就是巴恩斯的成功秘诀!

很久以前,一个伟大战士所面临的环境促使他下定了决心,正是这个决心确保了战争胜利。他要指挥士兵与强大的敌人作战,要应付敌众我寡的局面。他让士兵全都上了船,然后来到敌人阵前。待士兵下船卸下所有装备和粮草之后,他下令将来时乘坐的船只全部烧掉。在第一次战役打响之前,他对士兵说:“你们看到那滚滚浓烟了吗,我们坐的船已被烧毁,如果此战不胜,我们就休想活着离开这里!我们已经没有任何退路了,要么成功,要么成仁!”结果,他们以少胜多,赢得了这场胜利。每一个想取得成功的人都必须抱着甘愿破釜沉舟、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持强烈的获胜心态,而这才是最主要的成功因素。

著名的芝加哥大火发生后的第二天早晨,一群商人站在斯泰特大街上,看着眼前仍在冒烟的残垣废墟,那里曾经是他们赖以谋生的店铺。他们开会商量是否应该在此重建,还是应该离开芝加哥,去国内更有前途的地方另起炉灶。

决定留下来在旧址重建店铺的一个商人指着废墟说:“先生们,我一定要在那里重新建造出世界上最繁荣的商店,不管发生多少次火灾,我都要完成这个心愿。”

那已经是几十年前的事,商店被重新建了起来,至今仍屹立在那里,像一座纪念碑一样,同时也象征着炽热欲望在燃烧的一种心态。对马歇尔·费尔德来说,最容易做到的,或许就是和那些商人朋友一起离开这里。当困难来临、前途一片黯淡时,他们全都选择了看似更容易走的道路。仔细观察一下马歇尔·费尔德与其他商人之间的区别,因为这和埃德温·C·巴恩斯与其他在爱迪生所在公司工作过的诸多年轻人之间所存在的不同之处一样。正是因为这种差异,成功者和失败者被明显地区分开来。

P15-20

序言

“人的思想是物质性的”,的确如此,而且当思想与明确目的、毅力以及炽热欲望混合时,就会转变成财富或其他有形物质。大约在三十多年前,埃德温·C·巴恩斯发现思考致富是真实、不容质疑的真理。他的这一发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通过最初源于成为伟大的托马斯·爱迪生的事业伙伴这一强烈的欲望,然后点滴积累才形成。

巴恩斯的强烈欲望有一个鲜明特色,就是明确、坚定。他希望与爱迪生共事,而不是为他做事。不妨仔细看看文中关于描写他将欲望变成现实的过程,之后,你将会更加深刻地理解这13条致富原则。

当这种欲望或思想冲动第一次闪现在脑海中时,他还不具备将想法付诸实施的条件。有两大困难摆在他的面前:之一,他不认识爱迪生先生;之二,他没钱买火车票去新泽西州奥兰治市。这两个难题足以让大部分人望而却步,放弃自己的梦想。然而,他的欲望可是非同一般!他早已下定决心,千方百计地要实现这一愿望,于是他最终决定搭乘“闷罐车”前往奥兰治市,而不是甘于失败(没有过此经验的人,可以认为他是乘运货列车前往东奥兰治的。)

在爱迪生的实验室里,他进行了自我介绍,并宣称自己前来的目的是与这位大发明家一起做事。多年后,谈到第一次与巴恩斯的见面时,爱迪生说:“他站在我面前,看上去像个普通的流浪汉,脸上却流露出某种神情,让人感觉他有一种执著的追求。根据多年与人交往的经验,我知道,如果一个人真正渴望得到什么,他一定会愿意倾其一生所有来获得,而且必定会成功。我给了他这个机会,因为我发现他已下定决心,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事实证明,我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在当时,巴恩斯到底向爱迪生说了什么已经远不如他的思想更重要了。连爱迪生自己也这么说!能让巴恩斯在爱迪生的办公室里工作,肯定不是依靠这位年轻人的外表,因为这明显对他很不利。真正起作用的是他当时的思想。如果这句话所表达的真正含义被准确地传递给了每位读者,那么大家就不必再读其余内容了。

巴恩斯并非在初次见面时就实现了与爱迪生共事的愿望。他只是得到了在爱迪生办公室工作的机会,从事着对爱迪生而言无关紧要的工作,只能靠微薄的薪水度日。但对巴恩斯而言,这份工作却无比重要,因为这使他有机会向期盼已久的“合伙人”展示自己的“才能”。

几个月过去了。巴恩斯渴望已久的目标从表面看来仍不得实现,他的明确目的仍然如空中楼阁。但是,巴恩斯正经历着更重要的思想变革,他那想成为爱迪生事业伙伴的欲望正越烧越旺。心理学家说得好:“当一个人真心要做某事时,一定会流露出这种思想来。”巴恩斯时刻准备着成为爱迪生的事业伙伴,而且还下定决心继续做好这样的准备,直到自己实现这个目标为止。他并没有对自己说:“算了,这有什么用?我还是改变想法,去做一个推销员吧。”正相反,他对自己说:“我到这里来的目的是为了与爱迪生共事,我一定要实现,即便需要付出余生也在所不惜。”他已经豁出去了!如果人们都能树立一个明确目标,然后不遗余力地去追求,直到最终实现,那么我们一定能创造出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思考致富(拿破仑·希尔成功圣经经典初版全译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拿破仑·希尔
译者 邱宏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7700647
开本 32开
页数 2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4-02-01
首版时间 2014-02-01
印刷时间 2014-0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2013297995
中图分类号 B848.4-4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4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