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破产法上的担保权问题研究 |
内容 | 内容推荐 各国商事实践都表明,在企业濒临破产之时,大多数资产上都覆盖着各种形式的担保权。债权人实现担保的结果不仅关涉担保制度本身的效用,而且还影响着各类破产债权的整体清偿率,因此也与破产程序的成功密切相关。就此而言,破产法上的担保权问题既是法学理论的重大课题,又是司法实务的痛点所在。破产法作为规制工具,具有调节利益的功能,《企业破产法》及其司法解释对担保物权采取了既保护又的立场。本书系统考察了担保受限的法理渊源,通过揭示担保与破产的互动原理和行为表征,区分破产清算和破产重整不同场景,分析破产债务人企业、破产管理人、担保债权人、无担保债权人等主体的相互关系,着重在担保债权的受偿范围、自动停止与强制批准等方面作立法论和解释论上的探讨,提出应当改进限权机制,完善程序救济,最终平衡担保债权及时实现的“个体利益”和破产程序顺利推进的“整体利益”。 目录 目 录 导 论/001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担保与破产的冲突与融合/001 第二节 文献综述/003 一、国内文献综述/003 二、国外文献综述/015 第三节 研究范畴及主要问题梳理/018 一、民法思维的路径依赖,对破产法特定范畴未作考虑/018 二、对破产法再分配功能及私法定位未形成理论共识/019 三、对破产规则实施场所的根本性变化未予以及时关注/019 四、自动停止制度的缺漏:救济标准不明确/019 五、强裁批准制度的立法缺漏:强裁基本原则缺位/020 六、现有保全措施阻碍了担保物使用价值的发挥/021 七、对于担保价值减损的补偿范围研究不足/022 第四节 研究的性/022 一、研究视角的独特性/022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性/023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及结构/024 一、研究方法/024 二、本书结构/026 第一章 担保与破产的价值互动及法理/035 第一节 担保权在破产中的成本和效益/035 一、担保权的经济意义/035 二、担保权的立法价值取向/039 第二节 风险分摊与债权保障:破产法的应有之义/042 一、破产法中的风险分摊理论/042 二、破产法的多元目标与综合价值/044 三、担保债权的平行关系:零和博弈中的冲突与合作协调/047 第三节 破产法缘何而能:合理目标与应然定位/049 一、破产法的规范性目的与谦抑性/049 二、债权人协商平台的不接近自治机制/053 三、价值中立与我国利益调整规则的立法选择/056 第四节 本章小结/058 第二章 破产重整中的担保权:与保护/059 第一节 重整与清算的界分:重整特有的范畴及其当代意义/061 一、重整的范畴及功能:营业保留与价值创造/062 二、破产重整当代意义的嬗变及其对担保权的影响/066 第二节 担保权行使时机的:自动停止制度/070 一、自动停止的非实体性本质和行使条件/070 二、自动停止的解除及充分保护原则/071 三、延迟利益的有限保护:利息补偿与价值减损/074 第三节 担保权实体权益的调整:重整计划的批准制度/076 一、重整计划的实体价值:不接近意思自治下的利益分配/076 二、强制批准的正当性和实施现状/079 三、强制批准中对担保债权的保护原则/080 第四节 本章小结/082 第三章 破产清算中的担保权:受偿范围的厘定/083 第一节 别除权在破产法中的体系解释和实现机制/083 一、别除权的理论内核/083 二、别除权的规范意义和理论幻相/084 三、别除权、担保物权及优先权的理论界分/087 四、我国破产清算程序中担保债权的受限机制/089 第二节 担保财产的价值分配及清偿顺位/093 一、担保债权人的表决权限与实体权益的错配/094 二、税收债权与担保债权的顺位/097 三、劳动债权对担保债权的特殊/102 第三节 物权公示在破产法上的承认及其优先效力/104 一、未公示担保物权的优先受偿效力/104 二、预告登记的破产保护效力/106 三、让与担保的优先受偿效力/109 第四节 本章小结/111 第四章 作为动态博弈主体的担保权:权利配置与利益调整/112 第一节 破产公司治理的变更理由及其基本形态/114 一、常态公司治理与破产公司治理的论域及其同源性/115 二、担保权人参与破产公司治理的必然性/117 三、公司治理在破产法中的失范及成因/120 第二节 状态依存与效率目标共同作用下的债权人优位/123 第三节 从担保契约走向公司治理:破产法对变革的回应/128 一、由个人迈向集体的债权人会议机制/128 二、管理人中心主义下的破产管理人与管理人中的债务人/130 三、司法权和社会本位之引导与介入/131 第四节 担保权人参与公司治理的基本范畴/133 一、代理链条之断裂与弥合——破产企业公司治理的利益导向/134 二、股债矛盾是破产公司治理的基本范畴/137 第五节 本章小结/143 第五章 作为静态民事权利的担保权:担保价值实现路径设计与构造/145 第一节 担保财产的评估/145 一、模拟机制:评估的程序时点和意义/145 二、破产程序中的估值偏差及其原因/149 三、正确估值行为的认定标准/151 第二节 担保权的价值实现/151 一、担保权实现的主要途径/151 二、清算中实现担保债权的域外经验及我国立法取舍/152 三、在破产程序外实现担保权之可能性/154 第三节 本章小结/156 第六章 基于我国法的解释论再造及建议/158 第一节 担保别除概念的再认识/158 第二节 担保权利机制的调整和改进/159 一、设置暂停行使规则的例外条款/160 二、重整中担保债权的损害补偿/161 第三节 担保债权人的程序救济/162 一、正当程序的总体要求/163 二、担保权人的表决资格/164 三、财产处分的信息披露/167 四、破产财产的处分变现程序/171 五、设置利害关系人的异议救济制度/175 第四节 强制批准三大原则的完善/176 一、大力度优惠限度接受原则/178 二、清算价值保障原则/180 三、公平公正原则/182 第五节 本章小结/185 结 语/186 参考文献/18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破产法上的担保权问题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忠鲜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当代中国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541324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09 |
版次 | 1 |
装订 | |
字数 | 197000 |
出版时间 | 2024-11-01 |
首版时间 | |
印刷时间 |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2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