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外电影艺术比较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将中外电影史分为无声电影时期、现代电影时期、当代电影时期、后现代电影时期四个阶段,并在每一阶段中结合丰富的案例分析外国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影响,以及二者之间的互动。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发展的、比较的观点分析中外电影不同时期艺术现象之间的联系和影响,重点透视中国电影在不同时期对外国电影的借鉴。本书还力求将中外电影不同时期重要的电影作品置于一个相互联结的文本链上,揭示作品与作品的内在联系、文本的传递与交流的方式、电影创作上的传承与流变的关系,进而建立一个广义的“中外电影艺术比较”的理论框架。
目录
第一部分  无声电影时期(1894—1927) / 001
第一章  电影的起源和形成 / 003
第一节  电影的物质、技术基础与电影的发明 / 003
第二节  世界早期电影艺术的发展 / 008
第二章  电影叙事形式的确立 / 012
第一节  好莱坞的崛起与格里菲斯的艺术贡献 / 013
第二节  美国早期喜剧电影学派代表查理·卓别林的
喜剧片创作 / 018
第三节  苏联蒙太奇电影学派 / 020
第三章  中国电影的萌芽、探索与发展 / 033
第一节  中国电影的萌芽期 / 033
第二节  中国电影艺术的初步发展 / 035
第三节  “影戏”:中国主流电影传统的形成 / 038
第四节  中国电影目前的“第一代导演” / 042
第四章  西方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 / 048
第一节  殖民历史语境与中国早期电影 / 048
第二节  美国电影对中国早期电影的影响 / 052
第二部分  现代电影时期(1928—1959) / 063
第一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 065
第一节  电影“新大陆”的发现:从理性到非理性 / 065
第二节  欧洲各国先锋派电影的探索 / 066
第二章  好莱坞的“黄金时代”:风格与原则 / 070
第一节  制片厂制度:好莱坞商业化的电影产业模式 / 070
第二节  好莱坞的类型电影 / 074
第三章  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与蜕变 / 082
第一节  法国诗意现实主义电影 / 082
第二节  让·雷诺阿:诗意现实主义电影的良心与象征 / 083
第三节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电影的发展 / 086
第四章  20 世纪 30 年代的中国电影 / 090
第一节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创作主潮 / 090
第二节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电影的多元化艺术探索 / 092
第五章  抗战时期与抗战胜利后的中国电影 / 095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国电影的整体艺术风貌 / 095
第二节  抗战胜利后中国电影创作的新成就 / 098
第三节  中国电影目前的“第二代导演” / 101
第六章  新中国电影 / 106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电影艺术的发展概况 / 106
第二节  十七年电影的艺术探索历程:献礼片与隐抑的电影
    新浪潮 / 107
第三节  中国电影目前的“第三代导演” / 110
第四节  中国电影的曲折与磨难 / 115
第七章  苏联电影对新中国电影的全面影响 / 117
第一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指导下的苏联电影 / 11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中国十七年电影的
     影响 / 120
第三部分  当代电影时期(1960—1990) / 123
第一章  意大利:“直面人生”的新现实主义 / 125
第一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产生 / 125
第二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特征 / 127
第三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的导演风格 / 129
第四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衰落的动因及美学流
    变 / 132
第二章  法国:非电影人的电影新浪潮 / 137
第一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崛起的背景 / 137
第二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概念界定与主要特征 / 139
第三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的代表导演 / 140
第四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电影运动及各国电影艺术革
新 / 142
第三章  部分亚洲国家的电影演变 / 145
第一节  日本电影 / 145
第二节  韩国电影 / 150
第三节  印度电影 / 154
第四章  中国电影的反思、创新与崛起 / 156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发展概况 / 157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第四代导演”和“第五代导演” / 160
第三节  新时期中国电影美学观念的形成与嬗变 / 166
第五章  西方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影响 / 178
第一节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响 / 179
第二节  法国电影新浪潮对中国当代电影的影响 / 181
第四部分  后现代电影时期(1990 年至今) / 185
第一章  欧洲第二次现代主义电影 / 187
第一节  第二次现代主义电影产生的历史语境 / 187
第二节  新德国电影:怀乡——失去了的精神家园 / 190
第二章  新好莱坞和后现代主义电影走向 / 196
第一节  新好莱坞电影简述 / 196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电影简述 / 199
第三章  中国电影的现状与趋势 / 214
第一节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概况 / 214
第二节  美国电影对中国新生代电影的影响 / 223
参考文献 / 226
后  记 / 230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外电影艺术比较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中外电影史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846720
开本 16开
页数 228
版次 1
装订
字数 220000
出版时间 2020-04-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202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大中专教材-大学教材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J905.1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9: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