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会因为忙于工作,把孩子丢给老人?你是否会总是滔滔不绝、循循善诱,却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你是否会把小孩子当成大人来要求,把大孩子当成小孩子来管束?你是否会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给“调皮”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你是否会给孩子他想要的一切,却没有意识到该如何给孩子获得一切的能力?你是否会试图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和他一直保持“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你是否会当众羞辱孩子,对孩子施以语言的暴力?你是否会斩钉截铁地命令孩子他应该做的一切,却从不解释原因?你是否会为孩子包办一切,让孩子失去长大的机会?你是否会言行不一致,要求孩子的事情连自己都做不到?
不管多么用心的父母,都难免会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在《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成功》一书中,金雅姝从上述十个方面入手,一一论述了父母该做出怎样的改变,才会让孩子的明天更灿烂。不要小瞧这一点一滴的改善,父母1%的改变,带来的可能就是孩子100%的成功。
有了孩子你就成了父母,但是,你知道怎样做一名智慧型家长吗?家庭是孩子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成长环境,请你扪心自问,你为孩子营造的这个环境达标吗?你知道怎样的爱才是真爱吗?如果你的答案很含糊,请翻开《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成功》这本书,开始你的“智慧家长学习之旅”,为孩子的幸福和成功做出1%的改变!要知道,父母1%的改变,孩子有可能获得100%的成功!
《父母1%的改变孩子100%的成功》由 金雅姝编著。
第一章 要把心放在孩子身上 1%的爱心让孩子更快乐
好的父母懂得给孩子幸福感
爱,从无条件地接纳开始
给予孩子和谐的家庭关系
爱孩子,就抽出时间陪他
溺爱是一种极端错误的做法
让你的爱和孩子一起成长
第二章 好父母就是好朋友 1%的交流能够打通彼此心灵
好父母应是孩子的好朋友
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平等交流
耳朵法则:倾听孩子的声音
用沟通指导孩子的一言一行
控制情绪,让孩子把话说完
批评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第三章 站在孩子角度思考 1%的理解能让亲子关系和谐
懂得换位思考,理解最重要
了解孩子的真正需求
放下架子,走进孩子心灵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
不同时期,孩子的主要问题不同
理解孩子的烦恼,并帮他们改善
第四章 赏识影响孩子一生 1%的鼓励会使孩子更努力
好父母会不断激励孩子前进
一句话,或许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成功时,告诉孩子“你真棒”
失败时,告诉孩子“你能行”
该不该给孩子物质奖励
帮助孩子学会激励自我
第五章 帮助孩子改善自我 1%的帮助可以让孩子少走弯路
帮助孩子与伙伴顺利交往
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优势
帮助孩子去除性格里的弱点
帮助孩子跨过学习上的障碍
帮助孩子改掉生活中的陋习
帮助孩子拥有多元思维方式
第六章 合适距离快乐成长 1%的距离给孩子带来成长空间
好父母会和孩子保持一点距离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点空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秘密”
不要私闯孩子的秘密花园
20码法则:恰当的距离是关键
当你遭遇到孩子的疏离时
第七章 把孩子看做大人 1%的尊重有利于人格的培养
爱孩子,请先尊重他们
相信孩子是尊重孩子的前提
用尊重的口吻和孩子商量
试着让孩子参与讨论家庭事务
尊重孩子的选择,他的童年他做主
孩子的任何梦想都值得尊重
第八章 命令不是最佳方式 1%的引导才是教育的最佳方式
引导孩子是好父母的教子方法
生动的引导方式是给孩子讲故事
道德的引导让孩子更有素质
做事的引导让孩子效率更高
心态的引导让孩子永远乐观
人际的引导让孩子懂得合作
第九章 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1%的放手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
让孩子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过度的保护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别把孩子当宠物一般教养
试着让孩子出去“闯一闯”
遇到问题,别让孩子先找妈妈
跌倒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
第十章 你的言行至关重要 1%的榜样力量让孩子学到更多
为人父母,你注意过自己的言行吗
你必须知道,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
在孩子人生中扮演不同角色
当心,孩子的劣习是你的翻版
父母是孩子性别角色的榜样
那些好父母做出的坏榜样
林语堂曾经说过:“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健康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在这条件之下生长起来,没有人会走错的。”
他这里所说的“充满家庭的爱情”,并非我们通常意义上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更像是一种亲情,“一个小孩子需要家庭的爱情,而我有的是很多很多。我本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也许正因这缘故,我父母十分疼爱我。我深识父亲的爱、母亲的爱、兄弟的爱和姐妹的爱。”当然,这种“爱情”,也包括父母之间的相互敬重与倾慕。如果说父母爱孩子,母亲也爱孩子,可父亲和母亲之间彼此不能相亲相爱,孩子会感到幸福快乐吗?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生活环境,是成长的基石,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对孩子身心发展影响极大。那么,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吧。
1.夫妻之间关系要融洽
现在,中国的家庭绝大多数是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和子女构成的小型家庭。夫妻关系是家庭的主体,在家庭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夫妻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决定性因素。因此,父母要形成和谐的夫妻关系,尽量避免冲突。
在日常生活中,夫妻之间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分歧、摩擦和矛盾。这并不可怕,只要善于处理和解决,最终是可以化解的。但如果处理解决不好、处理不及时,夫妻间的分歧、摩擦和矛盾会把家庭生活搞得一团糟。而子女由于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对父母和家庭有很大的依赖性。
“一团糟”的家庭生活,会对子女造成极大的伤害,使子女没有安全感、幸福感。另外,夫妻双方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要尽量保持一致性。不要总因为教育孩子的问题而争吵,这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如果夫妻二人恩爱甜蜜自然最好,但即便劳燕分飞,也并不意味着孩子一定有一颗破碎的心灵,关键要看父母怎么处理。
有一位女士,在她孩童时期,本来每天晚上临睡前给她讲童话故事的是妈妈,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讲童话故事的角色变成了爸爸,而妈妈,却从这个家庭中消失了。爸爸告诉她:每个人都是家中的天使。有一天啊,妈妈觉得这个家不再适合她了,于是,她就成了飞翔的天使,从这个家中飞走了。但你这个小天使还小,你还不能飞翔,所以只好留在家里,让爸爸保护你。 对于充满幻想的小女孩而言,这真是一则美丽而又浪漫的童话;而对于编织童话的父亲而言,这其实是一则聪明而又善意的谎言。此后,这位女孩快乐而又幸福地度过了她的成长时期!不妨想象一下,如果当初父母当着小女孩的面整天喋喋不休地互相指责、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如果当初父母离婚后小女孩问妈妈的去向而父亲对女儿说了实话甚至说了母亲的坏话;如果当初父亲不是用“飞翔的天使”这么浪漫而又神圣的美好形象来形容已劳燕分飞的母亲;如果当初……那么,这位小女孩还会在成长过程中感到快乐和幸福吗?
所以,孩子是否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孩子所感受到的家庭氛围是否和谐,完全取决于父母的做法。
2.亲子之间要相互尊重
小的时候,所有孩子都是尊重父母的。如果日后孩子不再尊重父母,那么责任绝大部分都在父母身上。要么是因为孩子觉得父母的行为不值得尊重,要么是因为父母没有教会孩子什么是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不例外。作为家长,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社会的人,如果孩子有哪些观点和自己的不一致,要心平气和地说明之所以如此的理由,采用商讨的方式,以理服人,使孩子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不能用成人的眼光、态度来教育子女,用命令式的说教进行批评。我们更要尊重孩子的社会需要,在客人面前树立他的威信,更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数落、训斥他,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心。
3.家庭氛围要民主平等
民主的家庭气氛对孩子是很重要的,它会让孩子天然的好奇心得到延续,影响其探究精神,还能使家庭生活愉陕,可增进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身为父母,应当关注孩子的精神世界,给孩子宽松的成长环境。但是,创造民主的氛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隋,这需要全体家庭成员的一致努力,特别是离不开父母的努力。
比如,家里如果有什么事情你能和伴侣、孩子一起商量,允许孩子发表意见;在请求伴侣、孩子做事的时候,把“你做”换成“我想请你做”;在与伴侣、孩子说话的时候,认真地看着对方的眼睛,倾听他们的说话。拥有这种气氛的家庭,孩子及父母可以学会如何巧妙地将自己的主张传达给对方。
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经过实验发现:“成年人有时会表现出毫无原因的恐惧,这种情况大多来自于幼年时期的暴力事件。”他告诫父母:“我们的一个行为就会对儿童产生影响,不仅会影响现在,而且会影响儿童的将来。”我们的孩子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只有在和谐的土壤中,孩子的心灵才有可能得到健康成长。如果我们为他提供的家庭环境不够和谐,就从现在开始改变吧。
P9-11
“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了两天。”如今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丝毫都不会放松。然而,做父母,很多人都是第一次,做好父母比做好自己的工作更难。这是因为对孩子的教育如果出错,我们可能根本没有改错的机会。那么,你是怎样做父母的?是出于天性?还是根据自己童年经历?你是否能确定自己的做法对孩子来说是对的?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一样的,他们光着身子、哇哇大哭、不会说话、不会写字。可长大后,他们却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这和孩子的智商没有直接关系,也不仅仅取决于孩子的家境,后天的受教育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
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很早就指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说:“家教的错误和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弄错了,不能指望用第二次和第三次去补救,它们的影响是终生清洗不掉的。”这种说法似乎有一点夸张,但事实真的是这样。
生了孩子,你就没有办法“退货”,不管他是天才还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你都只能接受这个天赐的礼物。你没有办法改变上天的馈赠,铁就是铁,钢就是钢,你不能恨铁不成钢,你只能改变自己。我们身上有很多改变不了的东西,但也有很多可以改变的,相信你自己。现在,让我们来想想看:
你是否会因为忙于工作,把孩子丢给老人?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要让孩子享受到来自父母的爱。
你是否会总是滔滔不绝、循循善诱,却不给孩子表达的机会?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让孩子也能向你敞开心扉。
你是否会把小孩子当成大人来要求,把大孩子当成小孩子来管束?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多理解孩子一些。
你是否会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唯一标准,给“调皮”贴上坏孩子的标签?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多给孩子一些鼓励。
你是否会给孩子他想要的一切,却没有意识到该如何给孩子获得一切的能力?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教给孩子各种能力。
你是否会试图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和他一直保持“亲密无间”的亲子关系?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空间。
你是否会当众羞辱孩子,对孩子施以语言的暴力?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
你是否会斩钉截铁地命令孩子他应该做的一切,却从不解释原因?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引导孩子主动进取。
你是否会为孩子包办一切,让孩子失去长大的机会?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用你的放手换来孩子的成长。
你是否会言行不一致,要求孩子的事情连自己都做不到?如果是这样,你需要改变,让自己成为孩子值得效仿的榜样。
不管多么用心的父母,都难免会有做得不完美的地方。在这本书中,我们从上述十个方面入手,一一论述了父母该做出怎样的改变,才会让孩子的明天更灿烂。不要小瞧这一点一滴的改善,父母1%的改变,带来的可能就是孩子100%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