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李斯/读鉴小说轩
内容
编辑推荐

《扬州慢》:荀子门徒,佐于秦政,始皇称帝西出。诡谋诸侯破,拜相咸阳都。遇仓鼠、见微知著,良才用尽,谏逐客书。定文字,律法度量,社稷宏图。妒念成魔,可悲戚、韩子无辜。矫诏立新君,长刀刎颈,再害扶苏。进谏焚书之甚,不还被、夷尽三族?念黄犬逐兔,再难着、布衣服。

上蔡小吏,偶得仓鼠之悟,纵横捭阖,在大秦受封拜相。禁私学、统一文字;为国筹谋,力主各个击破。始皇帝中道崩殂,手足无措之际,受赵高要挟,遂合谋矫诏,迫杀公子扶苏,立胡亥为秦二世。国乱四起,最终……

请看由常万生所著的《李斯/读鉴小说轩》。

内容推荐

常万生所著的《李斯/读鉴小说轩》讲述了大秦帝国开创之际的丞相李斯的人生浮沉。作为事业,秦相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巅峰,李斯的光环当然艳艳夺目,作为一个生命个体,里斯后辉煌也有暗淡,他留给后人的思考,死者他对仓鼠和黄狗的著名浩谈而永载史册。小说丰富、深刻、生动,在描写李斯故事的作品中独秀一枝。

目录

引言:且说名缰利索

第一章 上蔡小吏

 一、惊骇中的启蒙:人生在世,当如此也!

 二、即便冻馁而死,也要与城中鬼魂为邻

 三、硕鼠,你在笑我吗?

第二章 儒门弟子

 一、走犬逐兔:岂止是人间一乐?

 二、奇人奇语:结下一段奇缘

 三、初见荀卿,犹如黑暗中见到光明

 四、先生,请恕弟子不恭

第三章 吕门舍人

 一、吕相国的葫芦里装的是什么药?

 二、希望,在若有若无之中

 三、汇文院闯进一位布衣青年

第四章 秦宫客卿

 一、谁说君子不言利?

 二、一只黄蜂蜇在持戟的手上

 三、富贵有“道”,“道”在何方?

第五章 逐客风波

 一、水工原来是间谍!

 二、与其引火烧身,莫如远而避之

 三、激愤上书:为秦国,也是为自己

 四、骊邑,无奈的逃亡

 五、召还令在黄昏后下达

第六章 攻赵灭韩

 一、臣有妙计,可得贤士

 二、秦之有韩,若腹心之病也

 三、韩王拒见秦使,难道他吃了豹胆?

第七章 同室操戈

 一、一位韩国使臣的迷失

 二、重逢,一个长长的梦

 三、釜底添薪:且观二虎相斗

 四、先师早有明论:只讲利害,不叙友情

第八章 横扫六合

 一、人臣本分:唯大王之命是从

 二、秦王政欣然置酒:爱卿功不可没!

 三、郡守,久违了!

第九章 大定天下

 一、始皇帝,黑色的起始

 二、李廷尉力排众议:分封不可行也!

 三、他伸出手掌,在掌心写了个“一”字

第一○章 刻石颂德

 一、峄山:献给皇帝的颂歌

 二、泰山:五色土下埋着一个谜

 三、琅琊台:圆一个神仙的梦

第一一章 寿陵总管

 一、尉缭临别留言:累于利禄,必致灾祸

 二、李丞相顿悟:“利”字也得蘸着血水写!

 三、殉葬俑中的血肉之躯

第一二章 焚书坑儒

 一、是谁背后插刀?

 二、淳于越,你活腻了吧!

 三、厌槌坡,大火映红了渭水

 四、劫火余灰未冷,儒生大难临头

第一三章 沙丘附逆

 一、秦始皇转忧为喜:爱卿,知朕心意啊!

 二、左丞相急中生智:秘不发丧!

 三、中车府令危言耸听:你可要三思啊!

 四、事不关已,尽可等闲视之

第一四章 “督责之术”

 一、“天下第一家宴”:左丞相酒后吐真言

 二、秦廷劫难:宫门失火,殃及相府

 三、只要能保禄位,谁管他尸积于市?

第一五章 误人圈套

 一、两副笑面孔,各怀心腹事

 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三、囚室鼠为伴:难道这是命运?

第一六章 腰斩咸阳

 一、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二、狱中上疏:一半是哀怨,一半是乞求

 三、迟到的醒悟:当个平民多好啊!

尾声 寂寞身后事

试读章节

第一章 上蔡小吏

一、惊骇中的启蒙:人生在世,当如此也!

伴随着频频传来的马蹄声和铜铃声,两乘驷马车由远而近。前面是豪富出行用的辎车,上张伞形车盖,车厢四周围着褐色车帷,驭者站立执缰,神气活现。后面是妇女所乘的耕车,伞盖车帷色彩艳丽,并饰有翠羽等饰物。二车几乎是全速行驶,旁若无人,惊得路上的行人仓皇躲避,连在路边摆地摊的小商贩也禁不住将地摊上的货物匆匆后挪,唯恐被车轧上。

转瞬间,车子已驰至眼前。一位瘸腿老者因躲闪不及,被飞车带来的疾风冲倒,头磕在路边一块石头上,顿时血流如注。驾车的驭者竟毫不在意,只是用两眼的余光扫视一下,然后便若无其事地拽动了缰绳,仿佛什么事都不曾发生过。至于车内的主人更是毫无反应,他们或许正透过车窗欣赏着路边的景色,或许是靠在舒适的车座上,悠然进入梦乡。

街上没有发生大的骚动。人们只顾本能地躲闪着,寻找着自己的安全之地。离车远一些的地方,有人窃窃私语,面面相觑,悄声传递着压抑和愤怒,更多的人则是像傻了一样地呆愣在那里,直到两辆马车走远了,他们才从惊吓中醒来。随后,人群中传来怒骂声,并有两个年轻人上前将倒地的瘸腿老人扶起,替他擦干头上的血迹,搀着他离开了街市。

这一切,都被一个身穿葛衣、足蹬麻鞋、略显土气的十几岁的少年看在眼里。因为他正当年少,反应敏捷,躲闪得比谁都快,以至于险些把别人撞倒。他像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面,所以更显惊恐万状,骇然无主。他的眼睛睁得溜圆,脸上的肌肉绷得紧紧的,嘴唇有些发紫,禁不住喊了声:“啊,好险啊!”待他平静下来之后,好奇地凑近一位驻足路旁的中年男子,问:“车上坐的是什么人,怎么这样威风,这样无理,撞倒了人,竟扬长而去?”

中年男子愤愤不平地哼了一声,说:“什么人?上蔡郡守,叫熊缺,咱们这里的土皇帝。他仰仗着自己是此地的最高长官,又和楚国国君同姓,沾着点王亲,每次出行都是这样横冲直撞,像发疯似的,扰得鸡犬不宁,似乎不这样便不能显示他郡守的威风。后面车上是他的妻妾,都是上蔡城中的美人。咳,是个官就比百姓强,就高出咱百姓一头,难怪人们都削尖了脑袋要当官!”

少年听着,似有所悟,不住地点着头。他怔怔地站立着,认真咀嚼着这番话的含义,不由自主地转过脸去,倾听着那远去的车马声,陷入深沉的思索之中。

这少年叫李斯,字通古,来自上蔡乡间。他门第低微,祖祖辈辈都是普普通通的百姓,他的祖父曾在上蔡城中一家私营的漆器作坊里为人佣作,制造杯、卮、盒、盘等生活用具,挣点佣金养家糊口。李斯听父亲说过,祖父的手艺不错,不仅擅长设计制作漆器、竹胎,而且有很高的漆绘本领,可以在漆器上绘制出许多精美的图案和纹饰。那年曾与其他工匠一起制作了一件漆衣箱,黑漆地上朱绘着凤、鹿、蛇、蛭等几十个动物图案,形象生动而逼真。这件漆器后来被送到官府,作坊主人因此得到重赏。但漆器的真正制作者却没得到分文好处,祖父深感不平,一气之下还归乡里,发誓再不干这种受气的活计。

李斯的父亲是个小商贩,经营自家织的席子和麻鞋,小本小利,小出小进。李斯的父亲和他祖父的性格相反,他逆来顺受,无冻馁之苦就心满意足,他每天日出而作,日没而息,无怨无悔。在他看来,贫富都是命中注定,平民百姓吃苦受罪是上天和神灵的安排。人不能违背和改变自己的命运。命中一尺,难求一丈,有福的享福,有罪的受罪。

P1-2

序言

引言:且说名缰利索

人生多诱惑:名利、权势、美色……犹如行路旁的花草,烂漫缤纷,绚丽多彩,令人眼花缭乱。或心向往之,孜孜不倦以求;或不辞劳苦,攀缘采撷。其间,多有心力的倾耗、权谋的竞赛、激烈的角逐,甚至是血肉的厮杀,遂使这喧嚣的尘世无休止地上演出一幕幕人欲横流、你争我夺的闹剧。

古往今来的人们大多难以抗拒这种诱惑。思想家们将此归结为人的天性使然。《礼记·礼运》篇云:“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孔夫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荀子则认为人之天性便是好利多欲,“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去也,是禹、桀之所同也。”(《荀子·非相》)由于人人都“好利”、“有嫉恶”、“好声色”,且为与生俱来,因此得出了“人性恶”的结论,认为只有经过后天教育才能变善、行善。

另一种观点与此相反。孟子说,人人都有恻隐、羞恶、礼让、是非之心等“善端”,即善的萌芽、开端。人心有善端,就表现为人性之善。善端若能不断扩充发展,就成为仁、义、礼、智的“四德”,把“四德”发展到完美的程度就可以成为圣人、君子,即所谓“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

此外,还有无善恶论、性善恶混论等。但不管持何论调似乎都承认人多好利,分歧主要是天性使然,还是后天所致。于是又引出义与利的争论,孟子反对人们泛言利,主张“舍生取义”,墨子强调义利并重,商鞅提出“权而索利”,苟子宣称利欲不可去,求利有天然的合理性。

思想家们的争论认真而又执着,力图使世人的行动规范于他们的说教之中。然天下之事利弊存焉,人群之中贫富有别,身份等级贵贱有差.所以,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逐中,在你争我夺、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上,人们并未置身于这争论的漩涡,却更注重他们面临的现实。为了求取优越的生存条件,获得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他们醉心名利、巧设心计、百般钻营、不择手段,一旦功成名就,权力在手,则羊狠狼贪、敲骨吸髓,尽情地享用他们自以为来之不易的一切,同时,为了保住这一切.又惨淡经营、明哲保身,或结党营私、排除异己、趋炎附势、为虎作伥。于是,名利成了捆绑他们的绳索,成功化作束缚他们的桎梏。他们成了功名利禄的奴隶和附庸,在既得利益中迷失,在迷失中走向罪恶和毁灭。

这是一条畸形的生命轨迹。它勾勒着腾起和沉沦,描绘着尊贵和卑劣,书写着一段可叹可悲的人生。旧时的官场上,一批又一批的人们蹈循着、重复着这样的生命轨迹,全然不顾前车之倾覆。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受制于此,他们无法回避,也无法选择。

让我们翻开尘封的历史,寄目于两千二百年以前。此时,中国封建社会正值少年,统一的封建国家尚未建立,中华大地列国纷争。战车交驰.兵戈不息。绵延无休的战争、错综复杂的争斗如风行于水上,激起了追名逐利的狂波大澜,同时也为各色人物的脱颖而出和施展才华提供了机会和活动舞台,于是,风云人物应运而起,决心摆脱贫贱,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

他首先选择了求学。他千里迢迢,拜师求教,潜心钻研“帝王之术”。但他并未将自己的抱负止于书斋,而是不失时机地化理论为实践。他将满腔火热和不懈追求投注在强盛一时的秦国,大胆而谨慎地驾驭着求仕的航船,一程一程地稳稳前行。他毫无顾忌地追求名利,费尽心机地博取功名,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仰望已久的高位,在血色中筑起生命的辉煌。

他称得上是一代名相,他以出色的才能和巧妙的运筹成功地辅佐了“千古一帝”秦始皇,在兼并六国,统一中国的赫赫伟业中建立了殊勋。此后,又以超凡的智慧和积极的开拓制定了一系列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措施,使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起堪称严密的封建秩序.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史的新纪元。

然而,随着雄主渐变为暴君,他个人性格中的卑下和丑恶也迅速膨胀、发展。他太看重自己的禄位和名利,唯恐得而复失,以至于为其所累,将迎合昏主、保全禄位视为唯一的要旨。于是,他良知泯灭。是非混淆,助纣为虐,行酷刑峻法于天下,令举国黔首遭涂炭,亲手摧毁了他历尽艰辛建造的丰碑,他自己也可悲地滑落到命运的泥潭。

他的结局很惨,腰斩于市,夷灭九族。

他得之于名利,又失之于名利。

他叫李斯,一个荣辱交织、功过并著的历史人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李斯/读鉴小说轩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常万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088105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9
出版时间 2016-06-01
首版时间 2016-06-01
印刷时间 2016-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6
CIP核字 2016096477
中图分类号 I247.53
丛书名
印张 16.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6:5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