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一分钟中国名士趣味小品
内容
编辑推荐

名士,一个意味深长的称谓。中国名士,一个耐人寻味的群落。何为名士?何以为中国名士?名士是散发着味道的一族。浓烈的味道,如愈臭愈香的绍兴臭豆腐,或如国人喝不惯的威士忌;淡淡的幽香,是春天泥土的气息,是刚沏的西湖龙井,是名山古刹飘出的一缕檀香。忽浓忽淡,时远时近,那气味,是用心才能品出的味道。本书通过真正的轻松阅读,透彻的人生智慧,精辟的妙语点评,让您领悟一个个人生的哲理和经验。

内容推荐

做名士不容易,做真名士更难。竹林七贤、江南四才子、扬州八怪算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名士了,他们才艺过人,每人各有自己的谋生本领,但他们的生平都是一本苦难经。嗜酒,清谈,善辩,逗乐。名士通常是智力过剩者,是趣味发现者。他们是味道,是如水似的人类生活的味道。不管那味道是否迎合你的味蕾,你得承认,名士或许是通向完美希望的跳板。

目录

中国名士的味道(前言)/001

老子犹龙/001

庄公之梦/004

鼓盆而歌/007

姜太公钓鱼/011

史实的颜色/014

文人的噩梦/017

略施小计/020

琴挑文君/023

绝妙好辞/027

小时了了/030

管宁割席/033

影子/036

真假隐士/039

玉山之将崩/042

穷途而哭/045

阮籍长啸/048

话说青白眼/051

酒精刘伶/054

戏言/057

汗不敢出/060

钟会见嵇康/063

与猪共饮/066

双料名士/069

阮咸骑驴追女/072

东山再起/075

不露声色/078

三个字官员/081

好色与好德/084

乘兴而来/087

如此官员/090

人琴俱亡/093

牛棚的由来/096

陷入玄中/099

谢尚跳舞/102

渐入佳境/105

隐士刘辚之/108

阿堵物/111

漱石枕流/114

廉者不求/116

皇家名士/118

傲者王忱/121

东床快婿/124

半截春联/127

和尚支道林/130

忍耐/133

周氏兄弟/136

衰门之宝/139

倚马可待/142

人如其名/145

小小名士/148

储藏玄理之窟/150

盛名之下/153

文人的宿命/156

礼乐东去/160

也是第一/163

名门之后/166

不忘曲盖/170

山山黄叶飞/173

陈子昂摔琴/177

谪仙下凡/180

一吟双泪流/184

山月不知心里事/187

米芾的怪癖/190

苏轼之不合时宜/193

有幸而言中/196

本来面目/199

忽隐忽现的刘基/202

聪明的商人/205

醒时才子醉后名士/208

生下儿女都是贼/211

三个耳光/213

文章长又长/216

在历史的峡谷中飞翔/219

无意得之/222

奇人纪晓岚/225

纪大锅/228

色难与容易/231

不可分梨/234

名士与弄臣/236

十足的怪人/239

试读章节

姜太公钓鱼

商周时的姜太公姜子牙大概算是中国最早的名士之一了,他也是中国五千年来名气最大的隐士之一。传说中的姜子牙,智谋过人,道术高深,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本事大得不得了,几乎是神不是人了。相比之下,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倒是人味很足,韵味很深,魅力无穷了。

姜子牙的真功夫是等待,在寂寞与无望中等待。其实等待不是一种无为状态,等待是与时间的对峙,与欲望的相持,善于等待是一种凡人不敢企及的境界。姜子牙自知也自信胸有治国平天下的雄韬方略,可是无识己之人,无用武之地,于是他决心等待,等待时机的到来。

可是时机迟迟未到。为了糊口,他借钱贩点面去卖,想赚点小钱,可摊子没摆上,一阵狂妄的西风就把面粉扬上了天。

那阵西风,预示着时机还未到来。

还是为了糊口,他尝试做过各种小生意,却总是以失败告终。

他乐观地把失败看做上苍的考验,但总敌不过肚皮的抗议。

他咬牙坚守着,为了展翅高飞的那一刻。

有一天,他突然萌生一念,从这天开始,他就一直坚持着,不管天晴天雨,风吹日晒。从那天起,在渭水河边,人们就常常看见一位老者用没有诱饵的直钩钓鱼。

垂钓的第一天,妻子看他两手空空地回来,远远地迎上前,好言相慰。

姜子牙仿佛歉意似的淡淡一笑。

第二天、第三天,姜子牙依然空手而回。

妻子有点沮丧,也有点恼怒。她借送饭名义去看姜子牙钓鱼,不看还好,一看大怒。她夺过鱼竿,弄弯鱼钩,挂上鱼饵,不一会就出了成果。她扬扬得意地给丈夫做着示范,心里却在犯疑:自己是不是犯下了女人的大错,嫁错了郎?

姜子牙旁观了一会,上前把鱼放回河里,又接过鱼竿,恢复了直钩,解释说:“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顺其自然,不能勉强。”

妻子此刻完全相信丈夫出了毛病。不久,她离开了姜子牙。

姜子牙不改初衷,一直在等待着大鱼的出现。

就在他已近八十,几乎绝望之际,正在伐纣的武王来了。武王听见过各种版本的姜子牙传说,他半信半疑地来请姜子牙出山了。

姜子牙等待的就是这一天。但他抑制住内心的狂喜,佯装不为所动,继续在渭水边表演直钩钓鱼。

周武王一站就是几个时辰,他实在难以肯定这白发飘飘的老者能为他的伐纣大业出力,那如雪的白发,干枯的四肢,佝偻的腰背。他久久凝视着,犹豫着,不敢定夺。而这恐被姜子牙误读为求贤若渴的至诚之心。

姜子牙拿捏了周公几次后,终于同意跟周公走了。据说,这老儿屡立奇功,颇得周公赏识。

不过,我想,若是没有周公的出现,姜太公钓鱼的故事会更耐人寻味。周公一出场,仿佛中国戏剧突然有了大团圆的结局,看客很过瘾,但了无趣味。

有时人生就是在莫名其妙地等待,谈不上悲剧还是喜剧。

P11-13

序言

中国名士的味道(前言)

名士,一个意味深长的称谓。

中国名士,一个耐人寻味的群落。何为名士?何以为中国名士?我常自问,但我找不到答案。

或许,名士是不容于当时的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名士是名于世的特立独行之士? 

是,也不是。泱泱文明古国,谁能解释清楚什么叫悲观的乐观主义——这刺目的黑底红字?为何要特立独行,难道智者是人类中的怪物?

或许,名士是造化恩赐人世的一杯鸡尾酒?亦或,名士仅是一种象征或一个符号?

是,也不是。否则一定是一杯散去的盛宴的残留物,酒已变味;一定是某个顽童随手涂抹的玩意儿,被大愚若智的成人读为凶兆。

味道,是的,味道,这突然冒出来的词汇解救了我。

名士是散发着味道的一族。浓烈的味道,如愈臭愈香的绍兴臭豆腐,或如国人喝不惯的威士忌;淡淡的幽香,是春天泥土的气息,是刚沏的西湖龙井,是名山古刹飘出的一缕檀香。忽浓忽淡,时远时近,那气味,是用心才能品出的味道。

名士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西方的所谓绅士和嬉皮士就离名士不远,套起近乎来不是远亲就是近邻,可以粗粗地归为一个大家族。但中国名士绝对是这大家族的长者,只因受累于代代相传的堆积如山的存货,那形体有些佝偻,那面容有些苦难,那言语有些躲闪。中国名士竟有着西方黑咖啡的苦味,苦难而神秘,所以西哲洛特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宣称,中国人,东方人,全是名士。肤浅而天真的洛特啊,你又不是鱼,你怎能知鱼的苦与乐呢?你是一条淡水鱼,你哪里知道海水的深浅?但愿托洛特吉言,真有那么一天,同胞们都成了名士,那真是民族之福。

的确,中国名士有着别样的难言之隐,苦不堪言,不如不言,又何如饮酒谈玄?也正因为如此,名士才显得尤其珍贵。中国文化大概因为经历了数千年的风剥雨蚀,总是摆出一副凝重而忧虑的严肃面孔,缺乏趣味,遑论幽默?旧制官员以礼压人,旧时文人常背负自命的责任,旧治下的百姓疲于奔命。如果他们的脸上还有笑容,你也不必诧异,你去翻翻祖上遗存的破烂。你瞧,多半与人类本能有关,动物式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时坏笑,渴望满足时开起了不堪入耳的玩笑。光棍哭妻与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是本土派笑话的范例,这是幽默吗?幽默是人类健康体质的标志,是衡量文明文化有无价值的准绳。西哲库斯说,人类是否长进应以笑声多少来判断,人类文明史应是一部幽默的历史。此言可信也。

名士是文化糅造打磨出的尤物,有如河床上历经磨难的鹅卵石。正如鹅卵石的多少证明了河床的历史和河水的劲道一样,名士的数量则测试了文化体质的强弱。以此而论,中国文化堪忧。名士是我行我素的天马行空者,名士展示了另样的生活范式。对于过分端庄的文化来说,名士起到了一种纠偏和补偿的功效。

历史太长,名士太少,真名士更是屈指可数。上下左右前后,多是名士的赝品,吐沫横飞,酒气扑鼻。真名士生活在未来,他们身上散发着沁人心脾、勾人魂灵的幽香——他们自己却闻不到;他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们是历史的悠然自得、从容不迫的漫步者;他们无所畏惧,无所欲求,有的只是大爱,只是默默地等待——等待一个未知而崭新时代的到来。

历史太长,名士真少,少得有些令人失望。或许,名士太多,挤不上正史野史这条独木桥?或许,史书之桥也有看护者,要留下买路钱?一切皆有可能。不然如何做得无所事事却衣食无忧的名士,但捉襟见肘又怎能有心思去做什么名士?

做名士不容易,做真名士更难。竹林七贤、江南四才子、扬州八怪算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名士了,他们才艺过人,每人各有自己的谋生本领,但他们的生平都是一本苦难经。毕竟不是餐风饮露的神仙,要做彻底的名士,难哪。生活在俗世上,名士是猛虎,可怜落难平阳;名士是陈酒,唯惜街巷深深。

嗜酒,清谈,善辩,逗乐。名士通常是智力过剩者,是趣味发现者。他们是味道,是如水似的人类生活的味道。不管那味道是否迎合你的味蕾,你得承认,名士或许是通向完美希望的跳板。

一个没有名士的世界将是一个不完美的世界,而一个只有名士的世界同样不是一个完美的世界,两种世界都太累,非我所愿。我仰慕名士,但做不来,你知道,除了较为雄厚的物质资本外,名士是酒、是烟、是葱、是大蒜、是生姜……

唏,那味道……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一分钟中国名士趣味小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张辉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26628
开本 32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06-01-01
首版时间 2006-01-01
印刷时间 2006-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03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13: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