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民族心理学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作者从民族学以及心理学的双重角度细致分析了我国民族群体的心理因素。作者从物质系统、文化系统、生物系统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有助于广大读者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心理及其民族意识有更清楚地认识。

目录

第一章民族心理学引论………………………………………(1)

第一节民族心理学与民族学……………………………(1)

第二节民族心理学研究之特质…………………………(7)

第二章民族心理学的多元历史源流………………………(17)

第一节民族心理学的产生及发展……………………(17)

第二节冯特的民族心理学思想………………………(35)

第三节弗洛伊德的民族心理学思想…………………(50)

第四节西方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启示…………………(69)

第三章民族心理学的研究方法……………………………(72)

第一节民族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72)

第二节民族心理学的跨文化研究……………………(78)

第三节民族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92)

第四章民族意识论…………………………………………(1lO)

第一节有关民族意识概念的相关观点………………(110)

第二节民族意识的理论与实践探讨…………………(114)

第三节 民族自尊、凝聚力在民族意识中的核心地位…(127)

第四节宗教对民族意识的提升作用--以中国西北伊斯兰教西道堂的"乌玛"精神为例…………………………………(141)

第五节当代民族意识发展特点………………………(149)

第五章民族认知结构………………………………………(157)

第一节认知活动的心理学研究………………………(157)

第二节民族认知与民族文化…………………………(165)

第三节影响民族认知特点形成的主要因素…………(175)

第四节民族认知特点研究的心理维度………………(184)

第六章民族性别角色社会化………………………………(194)

第一节社会化及其研究………………………………(195)

第二节性别角色与女性发展…………………………(217)

第三节宗教对妇女社会化的影响--以对西道堂回族妇女的生活调查为例…(224)

第四节民族性别角色社会化的思考…………………(232)

第七章民族群体人格………………………………………(235)

第一节民族群体人格的基本内涵……………………(236)

第二节群体人格的心理人类学研究…………………(249)

第三节群体人格形成的制约因素与体现……………(270)

第八章巫术与心理治疗的意义场域………………………(289)

第一节巫术与多元文化的心理治疗…………………(290)

第二节巫术与心理治疗的意义场域…………………(302)

第三节巫术与心理治疗场域同构及其民族学实例……(308)

参考文献………………………………………………(320)

试读章节

  在民族意识中,民族自尊、民族凝聚力居于核心地位,是构民族意识的主要成分。

一、民族自尊

民族自尊对民族成员在其他民族成员之间的形象、威望、平等、独立人格以及对他的承认、接纳、情绪、情感等个体自尊的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民族成员又总与他所从属的民族存在普遍的认同感。自尊是受人尊重和自我尊重的情感。一个民族他民族成员心目中形象的好坏,在世界社会事务中的威望、地位,民族成员在与他民族成员交往时,所受到的接纳、关心、承认和赏识及其程度,以及民族成员自身的信心、能力、本领、成就、独立和自由的愿望等都是民族自尊的表现。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A.Adler)认为,人的动机的主要源是为自尊的先天奋斗,自我完善是生活的主要目的,所有其的动机都是这种目的的表现。他认为:"自尊感与身体的生长行发展,它是生命本身的一种内部需要,它是生命问题所有答的根本所在,并在我们解决这些生命问题时表现出来。我们所的机能都按照它的方向,或以正确的方向,或以错误的方向,在为达到征服别人,获得自己的安全,为各方面的受益而奋斗。这种原动力从负到正永无休止,从低级到高级的强烈要求永无止息。"

以现在的视角看,阿德勒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偏激性,但岛尊与人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威望与安全之间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失去他人尊重的人,无疑就是一个孤独的人,被社会遗弃的人;同时,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会是一个自卑、绝望、孤独的人。因此无论哪一国家、哪一民族的人总会具有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尤其在一个多民族杂居的社会中更是如此,民族对自尊的需求更为强烈。不同民族的成员,最不能容忍的是外族人的侵犯及对其民族自尊心的侮辱与伤害。民族的自尊,在很多方面是以个人的自尊而体现出来的。可以说,民族个体自尊组成、铸就了民族自尊,而民族自尊又是个体自尊的升华与集中。作为民族意识重要内容的民族自尊,最明显的标志是不受他民族欺辱与控制的心态与心理。从宏观方面看来,民族自尊是一个民族希望在世界事务中各民族成员友爱、平等;从微观方面看来,民族自尊就是要求在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相互协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同时,民族自尊影响民族共同体个体的自尊和形象,可以说,民族自尊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民族共同体个体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出来。作为一个民族族体的成员总是为自己民族的繁荣富强而欢欣,为自己民族的衰颓而沮丧。因此,长居异邦他乡的海外游子做梦都在盼望中华民族的兴旺与发达。他们身处异国与他民族成员杂居,对民族自尊的重要性会体验得更强烈与深刻。  P.125-126

序言

现代学科发展的趋势,一是学科愈分愈细,二是学科愈来愈交叉,看似矛盾,实际上却相辅相成,促进学术深入发展,这反映了当前学术发展的内在要求。李静的《民族心理学研究》一书,就是民族学学科细化的结果,又是民族学与心理学交叉的成果,而这种交叉对研究民族学和心理学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对民族学的研究,这种交叉更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十分复杂的社会有机体,她的系统十分复杂,从大的方面来说,民族共同体的系统包括共同的物质生活条件系统、共同的文化系统和生物系统。每种系统都有多层次的结构。就以民族的文化结构来说,有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而从这些文化的形态上说,又可分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从当前民族共同体的发展来说,民族共同体的显性文化,即外在的文化特征,如衣、食、住、行以及其他一些生活方式,越来越不明显,日常生活的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但是民族共同体的隐性文化,即内在的特征,如民族意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历史情感、宗教信仰等民族特性不仅没有消失,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加自觉,更为强烈,而这种隐性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因素或基础,就是民族群体的心理因素。。对民族共同体心理因素的研究,在国内民族学界,总体上说是比较弱的,由于人们对民族的群体心理注意不够,往往在现实生活中造成对少数民族成员损害的事也经常发生,更重要的是,使我们对民族的认识和研究,处于一种比较浅显、比较表面的程度,这对民族学的发展是很不利的。因此,在当前中国各民族物质文化生活一体化程度加大的今天,更应加强民族群体心理的研究,深化我们对民族的认识,深化我们对保护民族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使我们提高保护我国各民族文化多元性的自觉性。李静过去曾专门研究过心理学,博士期间攻读民族学,她将这两种学科结合起来写出了这部专著,难能可贵。预祝她的这部专著在促进民族心理学的发展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

2005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民族心理学研究/西北少数民族学术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105068517
开本 32开
页数 3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70
出版时间 2005-04-01
首版时间 2005-04-01
印刷时间 2005-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C955
丛书名
印张 10.8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2
138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5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9:59:11